罗曼·雅柯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是音系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他同时从东欧和西欧两种迥异的语言学传统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后又成功地联接了欧陆结构主义和北美结构主义,并为结构主义音系学向生成音系学发展做出重要理论贡献。他充当了音系学发展史中的重要桥梁,其思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今音系学的面貌。
整个20世纪,在从个别性到普遍性的过渡中,罗曼·雅柯布森是位核心人物。这一变革不仅限于语言学领域。相信人类条件具有普遍性,已为结构性普遍现象带来了更多具体论断,文学研究领域如此,社会科学领域如此,人权与民权领域亦如此。曲长亮编著的《雅柯布森音系学理论研究:对立、区别特征与音形》追溯的是西方思想中的嬗变,我们期待,中国的这部雅柯布森解析所造就的东方与西方的汇合点,能够激发起对我们的人性的更加深入的新洞察。
曲长亮编著的《雅柯布森音系学理论研究:对立、区别特征与音形》是国内首部全面介绍雅柯布森音系学理论的语言学史专著,系统解析了雅柯布森自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间用俄、德、法、英等语言撰写的百余部(篇)音系学著述,勾勒出一幅从功能对立思想到区别特征系统,再到语言音形理论的全景图。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雅柯布森著作鲜有汉译之憾,为语言学研究者、语言教师理解雅柯布森的思想提供方便途径。
上篇 雅柯布森音系学的背景与基本概念
1 雅柯布森音系学及其文本
1.1 导言
1.2 雅柯布森的生平、社会背景与音系学思想
1.2.1 莫斯科时期
1.2.2 布拉格-布尔诺时期
1.2.3 北欧时期
1.2.4 美国时期
1.3 雅柯布森的音系学著作
1.4 雅柯布森著作所使用的语言
2 19世纪中后期的语音研究思路
2.1 导言
2.2 自然科学领域的语音研究
2.3 新语法学派的语音研究
2.4 共时语音学思想的兴起
2.4.1 语音学与语言教育
2.4.2 文字改革家、方言学家的语音研究
2.4.3 实验语音学的兴起
2.4.4 叶斯柏森的语音学观
2.5 博杜安对音系学的贡献
3 雅柯布森音系学与未来主义思潮
3.1 导言
3.2 拉扎列夫中学的氛围
3.3 未来主义艺术创新
3.4 赫列勃尼柯夫未来主义诗歌中的对比词对
3.5 雅柯布森语言学思想的早期源头
4 功能对立与语音学-音系学二分法
4.1 导言
4.2 《论捷克语诗歌》中语音学-音系学二分法尝试
4.3 索绪尔、博杜安和音系学的名与实
4.3.1索绪尔与音系学之名
4.3.2 博杜安与音系学之实
4.4 语音学-音系学二分法的标准化
4.4.1 《标准化方案》和《奥托百科》中的语音学-音系学二分法
4.4.2 语音学-音系学二分法的理论基础
4.5 语音研究的各种标签
4.5.1 音系学、音测学、功能语音学
4.5.2 音系学、音位学、声位学
5 雅柯布森的音位概念及其理论源头
6 超音位、相关关系与标记理论
7 韵律问题研究
中篇:时间、空间与音系对立
8 雅柯布森的历时音系学观
9 语言联盟与音系学
10 儿童语言和失语症对音系学的启示
下篇:从区别特征到语言音形
11 区别特征理论的源头
12 区别特征理论的纵深发展
13 语言的音形
14 语音象征与语音的非媒介功能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