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国梦萦--母亲廖梦醒和她的时代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湄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何香凝在十二个孩子里排行第九,原名何谏。她到底是哪年出生的,说法不一。1972年她去世的时候,我妈妈和我舅舅就有不同说法。妈妈坚持说,外公廖仲恺是1878年生,外婆比他小一岁,因此是1879年生。舅舅则说,我外婆属虎,因此是1878年生。其实外公、外婆出生的时候,我的妈妈和舅舅还不知道在哪儿呢,连外婆自己都搞不清楚的问题,他们哪里搞得清楚?争来争去,不用说,自然是舅舅得胜。于是在南京紫金山外公外婆合葬墓的墓碑上刻的是:“廖仲恺出生于1877年”,“何香凝出生于1878年”。

陈二的女儿,除老二早年夭折外,老四、老八都很听话,很小就缠脚,很早就出嫁,只有这位九姑娘不是省油的灯。关于她如何与兄弟们一起爬树;跟男人一样抽水烟筒;不顾父亲的禁令偷偷去读书;羡慕太平天国的女兵,一次次剪开母亲给她裹上的缠脚布……这些离经叛道的事人们早已熟知。素有“茶叶西施”之称的何香凝,举止可不像西施那么斯文。

何炳恒喜欢打“十五和”。这是一种长方形的纸牌。广东人把原来木造的骨牌天九变成纸牌,为的是禁赌时在家洗牌外面听不见。他们几乎人人都会玩。何炳恒喜欢让妻妾儿女陪他玩。我外婆偶尔也玩玩,但她并不愿在这上面花太多时间。她经常是让婢女替她去陪老爷子,输了算她的,赢了算婢女的。我外婆从小就淡泊金钱。也许正因为这一点,何炳恒在众多子女中惟独相信她,把家里的财权交给她。管理一个有着六房人,主仆共二十来口的大家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外婆出生在一个吃喝玩乐的商人家庭,却出污泥而不染,从来没有为金钱折过腰,一生清清白白。她在题画((石,牡丹》中的诗正是她自己的写照:

皎洁无尘石作家,

枝清叶净弃繁华。

前生错种朱门下,

却被人称富贵花。

由于大脚,外婆直到二十岁仍待字闺中。一个比她大一岁的美国华侨青年、皇仁书院的学生要成亲,由于他是客家人,不兴女子缠足,他的叔父打着灯笼给他找大脚女。当时女子人人缠足,找没有缠足的姑娘谈何容易?找来找去,最后找到我外婆。外婆和他正好配成一对。他就是我的外公廖仲恺。廖仲恺的叔父廖维杰是招商局的总办。相亲的时候,会看相的陈二发现廖仲恺眉中有一颗很大的痣。按照迷信的说法,这样的痣是凶兆,预示将来会死于非命。但何香凝并不迷信,因此这颗痣没有断送这段姻缘。不过“死于非命”一说,却不幸被陈二言中。

关于廖仲恺的出身,也有各种说法。我妈妈说,廖仲恺的父亲廖竹宾从小过继给叔叔,后来叔叔有了自己的孩子(即廖维杰)后待他不好,他就自己“卖猪仔”到美国去了。显然这些她都得之于外公。我想,这个“卖猪仔”不一定是直意,也许是指他自己出走美国的意思。但是比外公年长十二岁的胞兄廖恩焘则对人说,廖竹宾在香港圣保罗书院毕业后,先在香港汇丰银行工作,后来才去的美国。前几辈的事,我们这些后辈有些也搞不清楚,只能由历史学家去研究了。一般靠自己奋斗立足的华侨大都受过洋人欺负,因此都很爱国。廖竹宾从小就教育儿子不要忘记祖国,要学好中文。廖恩焘十七岁被父亲送回国读书。外公在美国时,每天课余都要到华人开的书馆去读古文。因此外公和他哥哥古文根底都很深厚。

刚结婚的时候,漂亮能干的外婆看不上外公。外公貌不惊人,个子矮小。但是外婆很快发现,这个目光炯炯、衣着整齐的男人与精神萎靡的何家男人完全不同。她的父亲妻妾成群,一个哥哥好赌,一个哥哥爱嫖。而外公不嫖不赌,只爱读书,不仅有学问,还很有头脑,有理想。她开始和他切磋学问,交谈国事,彼此逐渐产生了感情。后来外婆告诉我,她是“先结婚,后恋爱”。

当时,正好戊戌变法失败,有志青年痛感清朝腐败,纷纷到国外寻找救国真理。日本离中国最近,赴日留学成了时尚。外公也想到日本留学,可是没有钱。去日本留学须有三千元作旅费和学费。外婆本有私房钱两千余元,再变卖了红木桌椅香案等嫁妆和珠宝首饰,终于拿出三千元供外公留学。1902年秋,外公东渡日本。两个月后,外公的哥哥廖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驻古巴领事,取道日本去上任,外婆便搭他便船也去了日本。外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外婆不会日文,先入女子大学日语班。P4-6

后记

本书原名《梦醒——母亲廖梦醒百年祭》,是2004年为我母亲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而作。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的修订本,将书名改为《家国梦萦——母亲廖梦醒和她的时代》。

当年为赶在母亲冥寿之前出版,时间仓促,书中史料上有些不准确之处。幸蒙友人曾宪新等不吝赐教,现趁修订之机一一改正。曾宪新是党史专家,对史料熟悉,经他校正,本书质量上更有保证。在此特向他表示谢意。

本书初版到现在已过了十年。十年间发生了许多变化。原作引用了宋庆龄给我母亲的一封信(见初版270页),由于当时有关情况尚未公开,我未能看出其中的奥妙。如今对照有关史料才发现其中大有文章。为此,修订版特增加了一章《一份重要的文献》,抛砖引玉,供读者探讨。此外,其他地方也多有增改,照片重新制版编排,比较初版更为清晰美观,希望读者能够喜欢。

李湄

2014年2月

目录

香港老家族

大家族中的异类

参加同盟会

童年回忆

宠儿

炸弹惊魂

“肥仔”不肥

在东京上学

“地震”

孙中山结婚

回国

何香凝救夫

廖仲恺教女

热海之行

定居广州

民国十三年

无忧的少女

风云突变

廖仲恺遇刺

廖案之谜

大革命失败

被日本警察打聋耳朵

私定终身

“流放”巴黎

香港交通站

入党

爸爸被捕

爸爸在狱中

蛰居

烽火连天

团聚三年

保卫中国同盟

西摩道

香港沦陷

澳门的饥荒

“只知何逊是名流”

长途跋涉

山城安家

联络员

何香凝赴渝受阻

运X光机去延安

改名李少石

李少石遇难

柳亚子

中国福利基金会

命运中的偶然性

南京扫墓

转手的巨款

胡风给党送情报

何香凝提前做大寿

接宋庆龄去北京

艰难的转型

去重庆视察

斗病日记

渴望工作

红卫兵砸宋家坟墓

独自在家

一百六十封信

一份重要的文献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痛失周恩来

宋庆龄骂“四人帮”

故地重游

一件和服

回到出生地

宋庆龄的晚年

“一伙有趣的中国人和外国人”

心理治疗

另类高干

价值观

温馨的晚年

“可惜太晚了”

最后的日子

身后哀荣

后记

补记

内容推荐

《家国梦萦--母亲廖梦醒和她的时代》为廖梦醒之女,廖仲恺、何香凝外孙女李湄女士以其母廖梦醒为主线,撰写的一部家族传记。其内容丰厚,可读性极强。绝大多数为第一手材料,系作者亲见或亲闻,早期同盟会的历史,孙中山的婚恋风波,廖仲恺被杀疑案,抗战时期香港、重庆国共两党的活动,宋庆龄文革期间的境况、晚年生活及逝世,廖梦醒本人的家世、婚恋、事业、生活等,均在书中淋漓尽致地得以体现。可以说,这部书稿是20世纪现代中国史的侧面浓缩。

编辑推荐

一个女性,她的一生,自我常与时代交汇,家事总与国事相通。女儿回忆母亲,写她的亲情,写她的爱情,写她的家国未了情!

本书原名《梦醒——母亲廖梦醒百年祭》,是2004年李湄为母亲廖梦醒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而作。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的修订本,将书名改为《家国梦萦--母亲廖梦醒和她的时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