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为官之诫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李飞龙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前面反复谈到,一个国家或组织犹如一个人,也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所以我写下“向身体学管理”这个题目。

人类科技史上的许多发明其实都是受动物的各种特征启发而产生灵感的,后来大家管这些发明叫作“仿生学”。管理何尝不是如此?人体的结构、运行原理及病理,和一个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何其相似。于是,我大胆提出一个名词:管理仿生学。

这绝对不是今人的发明。翻开《黄帝内经》会看到,先人早已对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做了形象定位:“心者,君主之官;肺者,相傅之官;肝者,将军之官;……脾胃者,仓廪之官;大肠者,传道之官;小肠者,受盛之官;肾者,作强之官;……膀胱者,州都之官。”读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高明,人家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把五脏六腑和政府部门一一对应起来了。固然他们当时是为了解释身体各部位的功能,那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反过来用身体来形容、比对、参照一个组织机构甚至社会呢?

谁都不会否认,人的身体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已经是一个最科学最精细的组织机构,它比我们现在的很多机构远远科学得多。从最简单的现象来说:第一,人的身上的“零部件”都长得那么是地方,该长哪儿长哪儿。再看看咱们自己的社会组织和一些政府机构,里面的各个零部件有没有长歪的?第二,人身上没有多余的“零部件”。有人讲:有。什么呢?阑尾,后来我请教了一下医学专家,阑尾也有用。咱们再看看组织里有没有多余的机构或人员?绝对有。比如什么“西瓜办”“馒头办”这样的机构。第三,人的各个部位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就像《黄帝内经》里描述的。哪怕就是两条腿在行动时也是有先有后,而在当今的组织里有没有职责交叉、缺位、越位的现象?第四,人体各部位虽然职责分明,但又相互配合,而且配合得非常默契,如“肝胆相照”“表里如一”。可是我们再看看社会上的不少机构,有多少推诿扯皮的现象?  除了以上几点,我们的身体还有一个极为可贵的特点——这要从我的一个老朋友的经历讲起。老人家今年七十多岁了,不幸罹患胃癌,把胃切除了。可是老先生现在依然满面红光、吃嘛嘛香。这当然首先取决于现代医学的发达。但我仍然纳闷,于是向他请教:“您老人家没胃了,怎么消化食物呢?”他神秘地笑了一下说:“这你就不懂了吧?别看我没胃了,但是小肠的前端起了胃的作用,帮助我消化吸收。”听完这话我突然悟到:这不就是管理当中的“补位”吗?也就是说,当组织里面的哪个岗缺位时,另外一个岗应该自动补上来,管理学中不是都强调这一点吗?可说归说,现在的企业、政府组织里当一个岗缺位时,有几个人会自动补上来?说句不好听的,不幸灾乐祸就算不错了,有不少组织机构甚至死在了内耗上。

我们还可以说得再具体一点:企业组织里的系统,在人身上都能找到对应的“部门”。比如,头相当于决策者,而五官相当于市场系统,神经系统像不像组织里的信息传递系统?心血管的作用就是能源系统;至于消化系统,则属于原材料供应部门;手脚四肢就相当于生产一线了。在身体中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免疫系统,我把它称作“纪委监察”或“安全检查系统”,一旦发现癌细胞,它马上全力以赴进行灭杀。不信,我们看看那些得了癌症的人都和免疫系统失灵有关系。

打个比方,一个小区里如果保安尽职尽责,或者一个部门里的纪委敢于监管,那么小偷和各种坏人、贪官污吏(他们就是癌细胞)便不会得逞。相反,如果保安、纪委不负责任或渎职,坏人立刻泛滥、肆虐,那就成了癌细胞扩散。

下面再讲讲人的身体与团队的关系。现在到处都在讲打造团队,可现实中有多少是真团队?有人把团队说得神乎其神,而我对团队的定义非常简单,只有两条:第一是目标一致,第二是少了谁也不行。两条缺一不可。用这两个标准来判断,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最好的团队。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在宏观上已经没有继续分割的可能,一个人身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以及这个人的每一个行动,都目标一致。总体来说都是为这个人谋求利益的,但身上的零部件谁也不能只强调自己最重要,而是少了谁也不行。因为一旦把它们分割开来,就只能算是一堆肉。

最后再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一下。中国的哲学讲究阴阳,也就是常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要讲究阴阳平衡,用到身体上同样如此。我们讲一个人身体好就是“阴阳平衡”,如果得了病肯定是“阴阳失衡”了。而我们每天做保健、养生即“维持平衡”,一旦得了病去调理就是为了“恢复平衡”。这十六个字处处与“平衡”二字密切相关,可见在管理当中,平衡是多么重要。遗憾的是,我们在经济建设当中,在组织运行当中,有多少不平衡的现象?失衡则乱,无序更乱,至于相关部门不作为或乱作为,则直接导致机体的溃烂。P8-11

目录

序言 也说说“无欲则刚”

第一章 发展之诫,功成不必在我

 盛世离“和谐”有多远

 该“向身体学管理”了

 实现平衡,还需“乾坤大智慧”

 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

 从来打败我们的,不是别人

 劝君莫忘《过秦论》

第二章 改革之诫,从来改革非易事

 托克维尔之问

 商鞅变法为什么成功

 奸臣怎么成了改革派

 革卦和鼎卦的启示

第三章 文化之诫,数典忘祖最可怕

 最核心问题,将是文化问题

 “软实力”被忘了

 “穷”得只剩下钱了

 我们何时没了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合理在哪儿

 文化必须复兴

第四章 信仰之诫,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个领导“我什么也不信”

 他们究竟信什么

 让一部分人先信仰起来

 别让“不战而胜”成为现实

 “全民趋利”何时休

第五章 官德之诫,有德才能为官

 德者才之帅也

 常存敬畏之心

 是官员,不是演员

 领导一定要“三戒”

 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无为”也是无德

第六章 学习之诫,古之学者为己

 灵魂的“豆腐渣”工程

 有人在传播“病毒”

 “全民娱乐化”很流行

第七章 用人之诫,胜任力模型是把纸剪子

 欲知人,先正心

 莫让“能力”迷住你双眼

 用“六正”“六邪”考核干部

 “三严三实”是把硬尺子

 近君子,远小人

第八章 功名之诫,淡泊明志最养生

 冀文林二姐的感叹

 三十功名尘与土

 康百万庄的启示

序言

过去,写了一些有关领导与管理的书,都是讲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如何的。这次写的却是讲不应该如何的,姑且叫作《为官之诫》吧。写下这个题目后,心中多少有些忐忑。因为按照常理,所谓“诫”,都得由领导的领导来写才是,而“臣本布衣”,让一个平头百姓来告诫“父母官”,似有不知天高地厚之嫌。不过话又说回来,咱还是有资格说的。有这样一句歌词:“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世间的事,不正是这样吗?

话说近一年来,在党中央雷霆万钧的反腐风暴中,一批大小“老虎”“苍蝇”“硕鼠”纷纷落网进笼。当一双双罪恶之手被牢牢捉住的时候,他们那曾经辉煌或还将继续辉煌的政治生命就此戛然而止,这些往日的人中之“龙”,也就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百姓们额手相庆,庆幸我们的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清除了自己躯体上的一颗颗“毒瘤”。庆幸之余,许多人都像我一样在反思:这些“毒瘤”是怎样由一个原本正常的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并恶变为“恶性肿瘤”的?除了机制环境的外因外,应该说内因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所谓内因,指的是那些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各种贪欲邪念。这些东西被聚焦放大后,就变成了烈焰浊浪,烧毁了一个个锦绣般的前程,吞噬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摧毁了一个个幸福的家庭。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同时也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掐指算来,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六年了。子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在改革事业接近不惑之龄时,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反思一下这几十年的历程了。应该说,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但任何政策都有其两面性,当正能量被释放出来的同时,那些隐藏在潘多拉盒子里的各种邪恶,也如魔鬼一样乘机钻了出来。它们犹如毒罂粟一样,披着改革的美丽外衣,开始蛊惑人心,并冲击着道德和法律的堤坝。这些见不得人的劣根性被“正式化”,并被巨量放大,逐渐演化为横流的物欲,变成了作恶人间的巨魔。正如一些心理学家所分析的:时下,有不少人就是生活在各种欲望和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当中。这就是佛教里常说的“心魔”。

人心是大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有句广告词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殊不知,这个舞台是有规矩的。人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动物,其欲望按层次划分,便有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按道德划分,便有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之说。所谓“本我”,指的是人如果活在最低级、最原始的本能当中,没有社会的约束,那与动物无异。每个人都有欲望,但这些欲望一旦越界,便成了恶。为了防恶,道家主张“淡泊人生”,儒家主张“欲而不贪”,也就是必须对个人那些不符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欲望加以约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在道家来讲就是规律,在儒家来讲就是道德规范。其实,细想起来也都一样,坏了道德,自然就毁了规律,那就只能自取其咎了。所以,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不同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就官员来讲就是“官德”。

自古以来,统治者尤其重视“官德”的养成,因为它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关系着政权的存亡。历史上的兴盛时期,最高统治者都要和臣下讨论前朝灭亡之因,如唐太宗李世民;并且谆谆告诫子孙和臣下为官之道,甚至定下各种训令,如明太祖朱元璋。理学家们也跑出来凑热闹,嚷嚷“存天理,灭人欲”。其实,“人欲”是不能彻底灭除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要求会越来越多,这就要不断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求。不过,要满足这些需求,千万别坏了天理,没了良心。

作为一名官员,尤其是一名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更是要以身作则,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洁身自好。有不少东西,看起来是诱人的,一旦对其起了贪念,便毁了一生。比如,钱是个好东西,但当了领导千万别贪,否则就违背了党的宗旨;比如,美色固然诱人,但千万别说什么“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因为那是流氓。一个人一旦有了这些贪念,心里就虚了。

之前我写了一本书,名字叫《领导的底气》,总觉得有些东西还没有说透。作为一名领导,怎么着才能有底气呢?技能?魄力?上面有人?这些都不是根本。还是古人说得好:“无欲则刚。”我们共产党员是没有什么私利可追求的,所以才无所畏惧。这就叫“心底无私天地宽”。唯有“无欲”才能接地气,才能聚人气,才能有豪气。

随着反腐斗争的深入,据说有些官员“抑郁”了。我们不排除一些人由于工作压力比较大,导致了心理疾病。但是老百姓们并不傻,怎么你早不抑郁,晚不抑郁,偏偏在这时候“抑郁”了呢?而且还跳楼了、割腕了,晚节不保,不能善终了。人生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连命都不要了。说来归去,还是心里有了“魔”,有了鬼,有道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他们有没有鬼呢?俗话讲:鬼才知道,因为他们已然成了鬼。那么还有谁知道呢?天知,地知,党知,人民知。

不管是儒家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还是佛家的“戒定慧”三学,其实都在说一件事:“知止”的戒,才是一切修为和善果的根本。而这种“知止”需要毅力和勇气,更需要智慧。虽然官员的“人欲”不能彻底灭除,但要戒掉内心深处的各种“魔鬼”,“有所为”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所不为”于追逐各种私欲邪念。只有这样,才会做到真正有底气,在这片丰美的中华大地上安身立命、善始善终,做一个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子孙后代的官员。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为官之诫》。

内容推荐

为官从政,真的很难。虽然说来权力大,可任务重、事务繁,更要提防各种明枪暗箭,以及不可预知的仕途陷阱和危险。那么,如何才能少点失败隐患、多些上下点赞?这不是简单地说说就成的事儿,需要领导干部真正做到头脑清醒、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李飞龙编著的这本《为官之诫》从发展、改革、文化、信仰、官德、学习、用人、功名八个方面入手,着重阐述了领导者在人生、事业中应努力避免的问题和应积极追寻的方向,是对领导者如何提高领导能力、强化领导魅力、加强自身修养、造福社会民众的真诚告诫。

通过阅读本书,领导干部将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紧迫性,并切实感悟实干兴邦、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编辑推荐

李飞龙编著的这本《为官之诫》从发展、改革、文化、信仰、官德、学习、用人、功名八个方面入手,着重阐述了领导者在人生、事业中应努力避免的问题和应积极追寻的方向,是对领导者如何提高领导能力、强化领导魅力、加强自身修养、造福社会民众的真诚告诫。

通过阅读本书,领导干部将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紧迫性,并切实感悟实干兴邦、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