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禅真逸史/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清溪道人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清溪道人编著的《禅真逸史》讲述了东魏缜南将林澹然,因得罪相国之子,避祸出家,从此以法号澹然示人而隐去原来身份。他在相国寺出家修炼中申张正义,匡世济人,铲除邪恶。他偶然得到一部天书《天枢秘箓》,从此法力大增,神功附体,可呼风唤雨,调神遣将。后来澹然收得杜伏威、薛举、张善相三人为徒,传授其神功法术。这三人结成一体,扩展势力,在天下动乱之际偏隅一方,自立为王。后被李世民招安,助其成就大唐基业。唐兴隋亡后,澹然圆寂,杜、薛、张三人弃家修道,羽化成仙。

内容推荐

清溪道人编著的《禅真逸史》,全称《新镌批评出像通俗奇侠禅真逸史》,八卷四十回。这部小说的情节十分曲折,它描述的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将军林时茂禀性忠直,因事与丞相高欢之子高澄结仇,他深恐高澄日后报复,就削发为僧,改名澹然,逃奔梁国。路上为民除害,以武艺高强、材德兼备,被荐为建康宝刹妙相寺副住持。正住持钟守净贪鄙好色,不守清规,澹然好言相劝,反结怨怀恨,并以谗言说动武帝,欲加迫害。澹然得报,连夜潜出,历尽艰辛,死里逃生,重返东魏。在张家庄,澹然因除妖得到仙人所授三卷天书,从此定居研习,修真授徒,拯世济民。这是前二十回以林澹然为中心人物的一条情节主线。后二十回,人物与情节都有变化,林澹然已退居幕后,他的三个门徒杜伏威、薛举、张善相走到台前,情节转而叙述他们的家世以及成长、结义的过程,以浓笔重墨描述北齐时代,四海滔滔,他们竟联络各路英雄,高举义旗,替天行道,劫富济贫,攻城夺府,于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不久受段韶招降,列士封王,镇守西蜀。至隋末,复归降李世民。唐初,澹然圆寂,杜、薛、张经仙人点化,大梦顿觉,遂弃位学道,云游方外。唐高祖各敕赠灵圣大禅师及普化真人、普利真人、普济真人封号,一释三真,均成正果。故事翻腾变化,条分缕析,至最后方豁然开朗,点明题意。

《禅真逸史》的整体构架是一个佛教故事,它先写澹然的德行,意在强调佛家的精神修炼,其后专叙杜伏威诸人之事,以展示澹然的事业和高风。

目录

第一回 高丞相直谏辟邪 林将军急流勇退

第二回 钟爱儿圆慧出家 梁武帝金銮听讲

第三回 林长老除孽安民 丘县尹荐贤礼释

第四回 妙相寺王妃祝寿 安平村苗二设谋

第五回 大侠夜阑降盗贼 淫僧梦里害相思

第六回 说风情赵尼画策 赴佛会赛玉中机

第七回 绣闺禅室两心通 淫妇奸僧双愿遂

第八回 信婆唆沈全逃难 全友谊澹然直言

第九回 害忠良守净献谗 逃灾难澹然遇旧

第十回 贪利工人生歹意 知恩店主犯官刑

第十一回 弥勒寺苗龙叙情 武平郡杜帅访信

第十二回 都督巧计解僧头 守净狠心验枕骨

第十三回 桂姐遗腹诞佳儿 长老借宿擒怪物

第十四回 得天书符救李秀 正夫纲义激沈全

第十五回 佞子妙相寺遭殃 奸党风尾林中箭

第十六回 夺先锋诸将斗勇 定埋伏陈玉鏖兵

第十七回 古崤关啜守存孤 张老庄伏邪皈正

第十八回 梁武帝愎谏纳降 虞天敏感妻死节

第十九回 司农忠愤大兴兵 梁武幽囚甘饿死

第二十回 都督冥府指翁孙 阿丑书堂弄师父

第二十一回 窃天书后园遣将 破妖术古刹诛邪

第二十二回 张氏园中三义侠 隔尘溪畔二仙舟

第二十三回 清虚境天主延宾 孟门山杜郎结义

第二十四回 伏威计夺胜金姐 贤士教唆桑皮筋

第二十五回 遭屈陷叔侄下狱 反囹圄俊杰报仇

第二十六回 山径逃踪锄秃恶 黄河访故阻官兵

第二十七回 计诈降薛举破敌 图霸业伏威求贤

第二十八回 汤府丞中计被俘 杜元帅纳言正位

第二十九回 轩辕庙苏朴遭擒 延州府伏威遇弟

第三十回 沈兰劫寨陷全军 牛进迎街惩大恶

第三十一回 报仇沥血祭先灵 释怨营坟安父骨

第三十二回 张善相梦中配偶 段春香月下佳期

第三十三回 计入香闺贻异宝 侠逢朔郡庆良缘

第三十四回 善相破法斩冯谦 士开解围推段帅

第三十五回 元帅兵陷苦株湾 众侠同心归齐国

第三十六回 双玉人重逢合卺 三义侠衣锦还乡

第三十七回 罗默伽肆凶受戮 尹氏女尽节还魄

第三十八回 土地争位动阴兵 孽虎改邪皈释教

第三十九回 顺天时三侠称王 宴李谔诸贤逞法

第四十回 禅师坐化证菩提 三主云游成大道

试读章节

林时茂听说,激得怒气冲天,嚷道:“高公子忒没分晓!他的田禾被你人马踏坏了,人若无粮,岂不饿死?他来哭诉,出乎不得已。你们知事的,就当赔偿安慰他才是,为何反打他这般模样?忍心害理,不体民情!”高澄骂道“你这狗职,也与村牛一样。汝在我父王麾下为将,是何等样抬举。你得到今日,不思报本,反与村牛分疏,抵触俺,可恶可恶!”众棍徒一齐嚷道:“这是什么鸟官,敢来触犯公子!”林时茂骂道:“都是你这伙无籍棍徒引诱公子,明日对丞相面讲,把你这干人尽行驱逐,方豁俺胸中之忿!”高澄喝众人:“与我打这厮!”众军士见说,素知林时茂手段高强,都不敢动手。林时茂发话道:“今日不与你角嘴,明日早朝后,同你到会议堂高爷处说个明白!”回头吩咐齐德道:“你且去,俺明日将些银两赔偿你便了。”齐德磕头道:“深谢老爷恩德!”爬起来一步一跌,叫苦连天地自回去了。林时茂策马带苍头向西而行,这高澄带领军士扛着大鹿,漫不为意,一头笑一头骂,也进城中去了。众人领赏散讫。

次日,林时茂同众官早朝已罢,齐赴会议堂,参见高欢,共议朝政,至巳时皆散。高欢将欲退堂,林时茂向前道:“总参有事禀上主公。”高欢问:“有何事说?”林时茂将高澄打猎,踏坏民田,打伤齐德之情,从头至尾细说一遍。又道:“公子终日游荡,不理正务,淫人妻女,僭人产业,为害不浅。不知何处寻来一伙无籍恶少,引诱公子,无所不为,若是圣上闻知,主公面上须不好看。速宜把这班棍徒流徙边远,晓谕公子改过,不唯主公之幸,天下亦幸甚矣。”高欢听罢道:“孤已知道,将军请回。”林时茂拜辞自回。

高丞相上轿回府,厅上坐定,唤管门官进来,问:“公子在外,一向作何事业?”管门官道:“公子在府则攻书史,出外则习弓马,并无他事。”高欢怒道:“总是你一班蠢材蒙蔽引诱,若不直言,先斩汝首!”管门官见丞相发怒,惧怕,只得跪禀说:“公子近来与一伙花拳绣腿、无赖之徒,终日饮酒作乐,出猎游戏,常打乡村百姓,坏了田中禾稼,吃了人家鸡犬。这些百姓,一来感老爷德政,二来惧老爷法度,敢怒而不敢言,街坊上乱纷纷说公子的过失。此事是实,余者不知。”高欢将管门官喝退,当下怒发冲冠坐大堂上。

午牌时分,只见高澄醉醺醺回来了,高欢骂道:“你这畜生,在外做得好事!若非林总参禀知,几被汝所误!”喝令军士;“拿下斩首!”原来高欢的军令极严,众军士不敢不遵,只得将高澄松松缚了,且未动手。早有人报入衙里,只听得当地一声云板响,传出堂来;“夫人请老爷议紧要话。”高欢带怒退人私衙。原来这高欢的夫人娄氏,所生四子,独爱高澄。当下闻报,惊惶无措,急请高欢劝道:“丞相差矣!父子天性之恩,况儿子不犯军法,何故致之死地?只是训诲一番,教他改过便了。”高欢道:“夫人不知,这畜生带领一起棍徒,在外生事害民,非止一端,为祸不小。异日干出事来,孤与夫人为他所累。今日不若早除,免致后悔。”言罢,即传令刀斧手速斩报来。娄氏双膝跪下道:“看妾薄面,饶他死罪,但重责这畜生,戒他下次。把这些无籍之徒重治,连夜配发远方,无人引诱,便没后患。”

高欢思想一会,道:“夫人请起,孤自有处。”即出堂叫军士:“拿转不肖子来。”开了绑跪下,喝道:“你这畜生,罪不胜诛!且看夫人之面,把你这头权寄在颈,以后再蹈前辙,必然诛戮!今日死罪既饶,活罪不恕!”教军士行杖。众军士跪下道:“公子虽然犯罪,小的们焉敢行刑?”高欢喝散军士,令虞候带进衙里,自打至数十余下,怒气不息。夫人又力劝,方才住手。随将高澄监禁在书房,不许足迹出门。当晚升堂,凡是高澄平日亲近的军士、相随的棍徒,尽发有司问罪,驱遣刺配。又着虞候赍白银十两,送与齐德。因此,乡村百姓互相传扬,感叹林时茂的恩德。

且说高澄监禁在书房中,闷闷不已,又无一个心腹人在身畔,咬牙切齿,深恨林时茂,痛入骨髓。只待身子挣扎些,决寻衅隙害他性命,方泄此恨。不提。

再说林时茂已知高澄被父责打,棍徒俱已赶逐,心时暗想:“是我一时路见不平,将此事对丞相说知。这伙凶徒赶逐,却也罢了,只是他父子至亲,高澄虽然被责,日后相合时,必进谗言,终须有祸。不如及早寻一个避祸计策。”心下踌躇半晌,点头道:“是了,是了!俺如今妻妾双亡,又无男女,单只此身,平生不知害了多少生灵性命,罪业深重。今此一计,一者避祸保身,二者消魔解瘴。想这魏国里安身不得了,闻知梁武帝最重佛教,不如走入中国,削发为僧,逃灾躲难,免遭暗害。”当下预将金银财物藏顿匣内,随身衣服包裹停当,又修下一封辞职的文书。次日,聚集本衙虞候军士人等,吩咐道:“俺今日要去访一亲故,路途遥远,来往须费月余。若辞丞相,必定羁留不放。俺今不辞而去,汝众人须要谨慎,各守执事,如丞相爷差人问时,有书一封,着个精细的去呈上,自然明白,不可有误。”吩咐毕,即改换衣妆,扮做道人模样,令一苍头向上,挑了行囊,一主一仆,悄悄离家,出了城门,径望东南而进。

且不题林时茂主仆二人远行,再表往事。梁朝建康城外,有一村民,姓钟名子远,娶妻朱氏,两口儿极是好善,年至四十余,并无子嗣。典田卖地,斋僧塑佛,不吝施舍,愿求子息接续香火。梁武帝晋通二年,朱氏忽作一梦,梦一猛虎入宅,因而有孕。于十二月初五日丑时,产下一子,生得眉清目秀,相貌奇俊,人人称羡可爱,就取名叫做爱儿。年至七岁,聪明乖巧,无所不知,读书过目成诵,只是禀弱多病。一日,钟子远在家无事,与朱氏商议道:“我与你两个年纪许大,求神拜佛,生得这个儿子,虽然聪明,却是常有疾病,未知养得成人否?毕竟我夫妻二人命里不该招子,以此多恙。闻得过继在外,改姓易名,便养得大。不如将爱儿送与近村寺院出家为僧,不但他有所倚靠,抑且我和你存这点骨血,死亦瞑目。未知你心下何如?”朱氏道:“儿子是你生的,由你主张。但是千难万难,止得这点骨血,如今送他出家,心下一时怎地割舍?倘有缘遇得个忠厚的师父,庶可度日;若撞着不知冷热的人,朝捶暮打,教我如何放心得下?”子远道:“浑家,你的言语也说得是,且不必性急,慢慢地打听,择一个忠厚老成的师父,送与他便了。若无好的,且留在身边,另作区处。”

也是这爱儿命该出家,子远夫妇商议之后,未及半月,一日子远往地上灌种。将及巳牌,朱氏闭上门,正要到厨房内整治午膳,只听得有人敲门,朱氏笑道:“老人家终不耐饥,出门不多时,就回来吃午饭了。”走出来开门看时,原来不是丈夫,却是一个年老的和尚。朱氏看那长老时,生得:

眉长耳大,体健神清。手持小磬,项挂数珠。身穿一领不新不旧褊衫,脚着一双半黑半黄僧履。却似阿傩降世,犹如弥勒临凡。

P7-9

序言

《禅真逸史》又名《残梁外史》、《妙相寺全传》,是明朝天启年间刊印的一部带有武侠传奇色彩的历史小说。该小说成书后,曾多次翻刻。全书共八卷四十回,原书中还有八十幅画工精细的插图,正文前原有十五篇序跋,皆为当时的官员及文人所作,又有爽阁主人履先甫作的八则《禅真逸史凡例》。该小说问世后,曾轰动一时,有人甚至认为该书“当与《水浒传》、《三国演义》并垂不朽”。

《禅真逸史》的作者是个谜。原书署名为“清溪道人编次”、“心心仙侣评订”。后世学者有考证,这部小说的真正作者应是方汝浩,清溪道人只是他的托名。方汝浩,字履先,号“西湖渔叟”,洛阳人(也有人称是杭州人)。其生平已无可考据。作者除著有《禅真逸史》外,尚有《禅真后史》、《扫魅敦伦东度记》等书(也有学者对此有导议)。

《禅真逸史》写的是明清之前南北朝时期发生的故事。书中人物如高欢、高澄、侯景、丁和、萧正德、谢举、朱异、和士开等,都史有其人;主要人物薛举、杜伏威、张善相都是当时著名的将领,三人在新旧《唐书》中都有传记可表;只有两个主角林澹然和钟守净为串连故事情节而虚构的。小说故事内容,以南北朝南梁与北魏的对立为时代背景,前半部大致参照史实,后半部则与史实有较大出入。总体上说《禅真逸史》属于历史演义中带有武侠传奇色彩的通俗小说。

《禅真逸史》讲述了东魏缜南将林澹然,因得罪相国之子,避祸出家,从此以法号澹然示人而隐去原来身份。他在相国寺出家修炼中申张正义,匡世济人,铲除邪恶。他偶然得到一部天书《天枢秘箓》,从此法力大增,神功附体,可呼风唤雨,调神遣将。后来澹然收得杜伏威、薛举、张善相三人为徒,传授其神功法术。这三人结成一体,扩展势力,在天下动乱之际偏隅一方,自立为王。后被李世民招安,助其成就大唐基业。唐兴隋亡后,澹然圆寂,杜、薛、张三人弃家修道,羽化成仙。

《禅真逸史》情节复杂而主线清晰,人物众多而主角突出,生动而人景式地展现了南北朝末期至隋唐初期这段社会动荡的历史,成功塑造了林澹然这一侠义英雄及一批侠骨丹心的豪杰。全书看似冗长,但文笔洗炼,叙述活泼,很多诗赋也颇具文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各社会阶段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不乏儿女情长、神怪斗法及一些情色场景的描写。由于清政府崇尚佛教,此书中对佛教住持淫秽和诞妄的描写多有犯忌,因此,在清中期时曾多次遭到禁毁。以现代的审美观和文学欣赏角度来看,《禅真逸史》虽然无法与古典四大名著相媲美,而且书中又有大量的封建糟粕,但对我们了解古人的生活和社会的变迁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禅真逸史》的这次再版,经由一些学者进行了校勘和补正,以方便读者阅读,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也希望专家和读者对其遗漏之处进行指正。

编者

2011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