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钱学森/大科学家的小故事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隋倩编著的《钱学森》是“大科学家的小故事”丛书中的一种。面向中小学学生读者群,以详细生动的笔墨记录了钱学森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励志故事,比较全面地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一生的奋斗历程,重点介绍了他在工程控制论等领域的开创性贡献,特别是他回祖国后在火箭、导弹、航天事业建设与发展上对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

本书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好的激励、榜样作用。

内容推荐

钱学森兴趣广泛,除了主修的理科,还痴迷于许多人文学科。当时的北师大附中开设了许多的选修课:音乐、绘画、文学、诗歌……钱学森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师大附中这片充满生机的知识海洋中遨游,为自己未来的科学研究事业和精彩人生奠定了坚实的人生基石。

隋倩编著的《钱学森》是一本引人入胜、让读者受益无穷的书,在轻松的故事叙述中阐释深刻的哲理,引导青少年步入科学殿堂。本书不仅介绍了科学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思想历程,还阐述了科学家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基本知识及其意义,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基本原则。同时,考虑到本书面向的是青少年读者群,编写者有意跳过了那些深奥难懂的技术细节,在对这些大科学家别样人生的讲述中,注重诠释科学精神,展现大家风采,激励读者登攀科学高峰。

目录

一、幸福童年

 屈辱的年代

 华丽家族

 父亲

 母亲

 青梅竹马

 老北京的记忆

 少年励志

二、人生基石

 思想启蒙

 人生道路的第一次选择

 两个100分

 人生第一场风暴

 改变志向

 幸遇伯乐良师

三、他乡求学

 崭露头角

 突闻噩耗

 重新抉择

 师从卡门

 “三年出货”

 最年轻的正教授

 琴瑟和鸣

四、五年归国路

 回祖国去舛

 障碍重重

 牢狱之灾

 闪光的论著

 秘密的信中信

 漫漫旅途中的动人故事

 回归

五、十年两弹成

 “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能造得出来!”

 与彭老总的晤谈

 三次演讲与“第二炮兵”

 严师出高徒

 艰难起步

 蒋英“索夫”

 第一枚“争气弹”上天

 亚洲上空的巨响

 “飞天”梦想

六、金色的晚年

 两封不被批准的辞职信

 创立大成智慧学

 “我为什么不去美国领奖?”

 三次激动的时刻

 100万港元奖金

 钱学森之问

 最后的日子

试读章节

青梅竹马

钱均夫夫妇一生只有钱学森一子,而钱学森却有四位姐妹。原来,十分喜欢孩子的钱氏夫妇先后认过四个干女儿。最大的干女儿名叫钱学仁,是钱均夫兄长钱泽夫的女儿,比钱学森年长1岁,是姐姐;第二个干女儿叫钱惠英,是钱均夫堂弟钱家澄的女儿,也就是钱学森的堂妹,比钱学森小5岁;第四个女儿是钱均夫夫妇收养的贫苦农民的女儿,取名钱月华。那么,第三个干女儿是谁呢?她就是蒋英——后来与钱学森相伴一生的妻子。这其中的渊源还要从蒋英的父亲蒋百里以及他与钱均夫的深厚情谊说起。

蒋英的父亲名叫蒋方震,字百里,后来多以字传世,人称蒋百里。蒋百里是浙江海宁人,同样出身于当地望族。他与钱均夫在求是书院学习时结识,又先后前往日本留学,一个学教育,一个学军事,一直是莫逆之交。蒋百里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时,还特别拜托钱均夫照顾家中病弱的母亲。钱均夫不负好友重托,待蒋母像亲生母亲一样,经常去蒋家看望照顾,代蒋百里尽儿子的孝道。

蒋百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1905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日本的学业,又前往德国见习一年。归国后,年仅30岁的他就被任命为保定军官学校校长,授少将军衔。当时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是中国仅有的两所军官学校。蒋百里雄心勃勃,要把军官学校办成一流学校,但是无奈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一再申请,均无着落。一怒之下,蒋百里向大总统袁世凯提出辞职,又被拒绝。性格刚烈的蒋百里在一天清晨的师生集会上,当着全校2000多名师生的面,悲愤地拔出手枪,对准自己胸部开枪自尽,以示抗议。众人震惊之余,连忙将他送往医院救治。袁世凯火速请求日本公使馆派出水平最高的医生和护士前往保定。还好子弹并未伤及要害,蒋百里侥幸脱险。然而心病未除,蒋百里依然郁闷不堪,偷偷地在枕头下藏了许多安眠药。细心的护士长佐藤屋子发现后,诚恳地劝慰开导,生活上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时间一久,二人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1914年,蒋百里和这位佐藤屋子小姐结婚,因蒋百里十分喜爱梅花,便为佐藤屋子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左梅”。后来,蒋百里作为中国的抗日将领,因娶了一位日本妻子,在抗日战争期间备受风言风语之苦。但也足见这位将军的独特个性和特立独行之风格。婚后,左梅夫人再也不说日语,也不教孩子们说曰语。

蒋百里与左梅共有五个女儿,人称“五朵金花”。这令钱均夫夫妇羡慕不已。两家聚会之时,这夫妻俩常常望着嬉笑追逐的孩子们出神。一次午饭后,蒋百里慷慨激昂地发表着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却半天得不到老朋友的回应,仔细一看,原来钱均夫正盯着院子里捉迷藏的孩子们微笑,全然没听见自己讲的话。过了好一会儿,钱均夫才转过脸来,对蒋百里请求说:“给我们一个女儿做干女儿吧!”一边的章兰娟也忙不迭地点着头,恳求地看着蒋百里夫妇。

蒋百里为人豪爽:“那你们就挑一个吧!”

“我们就要老三!”章兰娟连忙说道。左梅也欣然答应了。

这个“老三”就是蒋英。此时的蒋英5岁,留着短发,圆圆的脸蛋、圆圆的眼睛,充满稚气的表情中透着一股灵气。她从小就能歌善舞,活泼可爱,自然深得钱均夫夫妇的喜爱。为将蒋英正式过继到钱家,钱均夫还亲自操办了酒席,并给蒋英取了一个新名字——“钱学英”。从此,蒋英与钱学森便以兄妹相称。

在蒋英的记忆中,这位干哥哥性格沉静,话不多,年龄比自己大了不少,但是颇有文艺才能,会吹口琴,还和自己一起为大人们表演合唱《燕双飞》,每次总能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其实,小蒋英内心颇为崇拜这位干哥哥,喜欢跟着他,还不停地缠着哥哥教自己吹口琴。

此时,二人诚如李白《长干行》中描述的那样:“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一切似乎冥冥中正造就着一种奇妙而又美好的姻缘。

P22-25

序言

人类社会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那些在过去常常被人们视作不可能的梦想,今天大多成了现实。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更使人们对科学的无限创造力不再有丝毫的怀疑,更加对那些在科学创新的崎岖道路上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先人们怀有深深的敬意。试想,如果不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我们的交通、我们的工业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我们的夜晚肯定没有如今的五彩缤纷。

勒格罗博士在法布尔的传记《敬畏生命》一书中指出,每一个时代总是会有那么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以他们不朽的贡献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留下值得纪念的一笔。特别是那些在某些领域里开拓出新的境界的人,更加值得我们怀念。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杰,单单只是抱着一种敬仰的态度显然是不够的。如果能够将人们对他们的怀念虔诚地搜集起来,无疑可以对后世起到一种教育和楷模的作用。

这些著名科学家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奋斗在不同的科研领域,经历过成功的喜悦,也遭受过失败的痛苦,最终,他们的研究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赢得了历史的认可。因此,在后人的眼中,他们往往是传奇般的英雄。他们总是废寝忘食地工作在远离人间烟火的实验室里,做事一板一眼,仿佛与风趣幽默沾不上边。

确实,科学是严谨的、深奥的,科学家是寂寞的,和科学家们打交道最多的是实验室以及实验数据。他们背景迥异,性格不同,却无一不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坚韧不拔的毅力、无比深邃的科学思想、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他们就像神探福尔摩斯一样,在大自然的蛛丝马迹中探寻人类未知的宇宙天地间的奥密。他们发明和发现的道路如同原始森林中的崎岖小径,跌宕起伏,丰富多彩。丛书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为我们破解了一位位科学巨人成功的奥秘。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家的生活又是迷人的。

华罗庚学习起来非常刻苦和努力,每天他都能够坚持自学十几个小时以上,有的时候,一天只睡四个小时的觉。寒冬腊月天,屋子里寒气逼入,手脚冻得冰冷发僵,连写字的砚台都被冻住了,他就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

小仲揆(李四光的小名)从小很勤劳,懂得为家庭分担困难。他常常帮着妈妈打柴、舂米、推磨、扫地、提水、放羊、割草等,几乎样样事情都能干。他成了妈妈的好帮手。他用小提桶帮妈妈提水,让水缸里的水总是满满的;他带着扒子上山去搂树叶,让灶堂底下的柴禾总是堆得高高的。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开始了,钱伟长也开始了人生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博学的老师,教育理念的先进和个性化,融洽的师生关系,多彩的大学生活……这一切成了钱伟长一生中的重要财富。

钱学森兴趣广泛,除了主修的理科,还痴迷于许多人文学科。当时的北师大附中开设了许多的选修课:音乐、绘画、文学、诗歌……钱学森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师大附中这片充满生机的知识海洋中遨游,为自己未来的科学研究事业和精彩人生奠定了坚实的人生基石。

为了全面掌握气象科学方面的知识,竺可桢攻读了和气象相关的十多门课程。课后,他又到一家又一家的书店里去寻找和气象学、地理学相关的书籍,买回了一大堆书书。别的留学生参加各种聚会、运动会、演讲会,竺可桢就一个人在图书馆读书。在哈佛的这一年,时间过得特别快,竺可桢学到的知识也特别丰富,他确定了自己的科学目标。

……

这是一套引人入胜、让读者受益无穷的丛书,在轻松的故事叙述中阐释深刻的哲理,引导青少年步入科学殿堂。丛书不仅介绍了科学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思想历程,还阐述了科学家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基本知识及其意义,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基本原则。同时,考虑到丛书面向的是青少年读者群,编写者有意跳过了那些深奥难懂的技术细节,在对这些大科学家别样人生的讲述中,注重诠释科学精神,展现大家风采,激励读者登攀科学高峰。

本丛书是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结晶,旨在为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是助益青少年起跑与腾飞的健康加油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