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增长动力不匹配问题的严峻挑战,常欣编著的这本《增长动力转换论--基于中国需求面的体制视角研究》将集中探讨传统增长动力结构的形成根源,特别是体制性根源;剖析其中隐藏的各种风险,尤其是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有关的政策和体制调整,需着眼于矫正失衡的增长动力结构,通过逐步消除不利因素,促进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快速增长,以构建一种更加平衡和多元化的增长模式,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本书着重从深层制度的视角对增长动力结构转换的机制和路径进行分析,重点回答深层制度性因素的调整,以及将如何导人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增长动力结构等问题。
导言
上篇 高投资的形成、风险与治理对策
第1章 政绩观偏差下地方政府的建设型特征与投资冲动
1.1 地方政府的增长偏好与“公司主义”行为
1.2 地方建设型政府特征的多重视角考察
第2章 财税体制偏差下地方政府的扩张偏向与投资冲动
2.1 间接税比重过高,导致地方普遍重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投资规模的扩张
2.2 不动产收入激励过度,强力推动地方上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
2.3 自主性财政收入不足,引致地方政府对于财政自给的强烈需求
第3章 投资成本扭曲下的高投资
3.1 土地要素价格的扭曲
3.2 矿产资源价格的扭曲
3.3 金融资源价格的扭曲与银行部门的放贷冲动
第4章 高投资的风险分析(Ⅰ):全社会杠杆率上升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大
4.1 全社会杠杆率上升
4.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2012年前的情况
4.3 2012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新情况及对地方政府债务最新审计结果的评估
第5章 高投资的风险分析(Ⅱ):过度投资、产能过剩与银行业风险
5.1 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
5.2 不良贷款反弹与银行业风险
第6章 高投资的治理对策
6.1 厘清政府的行为边界,矫正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6.2 改革投融资体制,培育真正市场化的投资主体
6.3 加快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矫正扭曲的投资成本
中篇 出口加工大国:矛盾、风险、挑战与应对
第7章 中国出口加工大国的形成
7.1 中国出口加工大国的现状
7.2 全球产业分工背景下的加工大国
7.3 特殊要素禀赋驱动下的加工大国
第8章 中国出口加工大国面临的矛盾
8.1 结构性扭曲的矛盾
8.2 政策性和体制性扭曲的矛盾
第9章 中国外部失衡面临的风险
9.1 提高货币政策操作难度
9.2 增加央行资产负债表风险
9.3 引发国际投机套利行为
9.4 加大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挑战
第10章 中国出口加工大国面临的挑战
10.1 要素供给格局改变的挑战
10.2 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挑战
10.3 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
第11章 外部失衡的应对之策
11.1 推进外汇储备资产币种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多元化
11.2 推进外汇资产持有主体的多元化
11.3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下篇 扩大消费需求的机制与路径分析
第12章 理顺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12.1 确保居民应得的要素收益
12.2 加大国民收入再分配向居民部门倾斜的力度
12.3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12.4 在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第13章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
13.1 增加政府社会性支出带动私人消费
13.2 改善政府社会性服务职能
13.3 探索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第14章 释放农民工群体的消费能量
14.1 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14.2 抑制不合理的房价上涨
第15章 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
15.1 发展农民经济自治组织
15.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