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轮子上的麦小麦/温暖你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殷健灵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辆橘红色的搬家卡车在郊县的林阴道上行驶着,车上载着麦小麦、麦小叶和她们的父母,他们正在从乡下搬往都市的途中。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殷健灵编写的《轮子上的麦小麦》是一个悬念迭起的故事,幽默而忧伤。成长往往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麦小麦和麦小叶,在突发的事件面前,她们又将如何应对?

内容推荐

殷健灵所著的《轮子上的麦小麦》讲述:麦小麦和麦小叶姐妹俩总是跟随父母不停地搬家,他们的家仿佛安在车轮上一样,从一个刚刚熟悉起来地方搬到一个陌生地方;直到一天,姐妹俩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老是跟踪她们的女人。搬家是为了躲她吗?可是,这个身体瘦弱面色苍白的女人到底是谁呢?她会给他们家带来什么威胁呢?

目录

第一章 祠堂

第二章 地图

第三章 黑鸟

第四章 秘密

第五章 女人

第六章 猜测

第七章 日记

第八章 破谜

第九章 错

第十章 信

第十一章 圆

《轮子上的麦小麦》创作手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祠堂

从她有清晰的记忆开始,爸爸和妈妈就已经没有正式工作了,而且,他们的家也已经“安在了轮子上”

一辆橘红色的搬家卡车在郊县的林荫道上行驶着,车上载着麦小麦、麦小叶和她们的父母,他们正在从乡下搬往都市的途中。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风在耳边呼呼响着,夹带着浓烈的油菜花的香气。这种香气是麦小麦一家很熟悉的。自从两年前搬到枫叶镇以来,每年他们都会有很长的日子罩在这样一种暖烘烘的香气里。那香气总是让人昏昏欲睡。

现在,他们又要搬走了。他们把所有的家当都搬上了这辆橘红色的卡车。

卡车两旁的景致一闪而过,不时能看见新建的蓝顶的红顶的现代化的厂房,那些巨大的房子被道旁的杉树林掩映着,忽隐忽现。

麦小麦的身体靠在电视柜上,尽量坐得笔直,以便更清楚地看到路旁的风景。她的双手小心地护着一块五花大绑的玻璃,衣服被风鼓胀着,发出音乐般的声响。她看得很兴奋,因为她在那些厂房里面找到了两家她熟悉的食品公司——一家是生产膨化食品的,一家是生产方便面的。

爸爸看着道旁的厂房说:“我们快要到了。”

麦小麦心里却不希望这样,她巴望着车能一直这么开下去,开到天黑。

妈妈和妹妹麦小叶坐在前面的驾驶室里。如果姐妹俩坐在一起的话,一定会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不过,麦小麦现在只能看到爸爸的表情。一路上,爸爸都没怎么说话,有点儿郁郁寡欢。麦小麦想,爸爸也许是舍不得离开枫叶镇,离开那座祠堂。在枫叶镇,麦小麦一家是很特殊的一户人家,他们看管着一座古老的祠堂。两年前,麦小麦九岁,妹妹麦小叶八岁,她们一来到这里,就被一种奇特的气氛迷住了。

这座祠堂据说有五百年历史了,坐落在苍色的山岩脚下。推开油漆斑驳的门扉,便见一个空旷的天井,天井的中央随意地横着一尊巨大的石碾,还有一架不知什么年代遗下的纺车。祠堂里所有的门窗都是黄桃木雕花的,就连房梁和椽木上也雕了精细的图案。最让麦小麦姐妹感兴趣的是那个宽敞的“戏台”。尽管爸爸说那不是什么“戏台”,而是过去人们祭祀祖先举行仪式的地方,不过,麦小麦还是愿意把它想象成“戏台”。女孩子么,都喜欢这种玩意儿。

他们把家安在紧挨着“戏台”的一间屋子里,屋子没有窗,于是那扇镂花门便经常敞着,好透进一些光线。爸爸麦丰在“戏台”中央放了一张长桌,铺上宣纸,摆开文房四宝,常常要在那里挥毫泼墨一整天;妈妈则坐在长桌边的竹椅上安静地织毛线。

在这里,爸爸的身份是万氏宗祠的管理员。自从开放旅游业以来,枫叶镇就成了个不伦不类的小镇,街头巷尾永远挤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至于万氏宗祠,因为有个著名的导演在这里拍了部著名的电影,一夜之间便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了。这样的地方,当然是需要人管理的。

除了当管理员,爸爸还写些书法条幅,卖给游人,每幅字只能卖上五元十元的。妈妈则从镇上接一些织毛线的活儿,收点儿加工费。照理说,这家人的日子过得是蛮清贫的。

不过,麦小麦姐妹却生活得很快乐。

祠堂后有一片竹林,鞭子似的多节的竹根从墙垣间垂下来。下面是一个小小的池塘,塘水绿得发稠,成了青蛙们的隐居地。麦小麦在怯惧那幽静的同时,又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吸引,因为蝴蝶的彩翅在那野花盛开的草径间翻飞着,还经常能见到别处罕见的红色的和绿色的蜻蜒。

祠堂也不错。早晨,当阳光温柔地射在石碾上的时候,祠堂里洒满了一种奇怪的暗淡的银光;碰到下雨的时候,雨线从天井里掉进来,落到细长的沟渠里,溅起无数朵细碎的水花,有一种淡淡的欢快。

麦小麦没有问过爸爸妈妈他们为什么要搬到这里来。她记得,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搬过三次家了。而且,都不是一般的搬家,而是一种迁徙。对,迁徙。因为每次,他们都是从一个地方,举家迁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这在小孩子看来,也许还比较有趣,但在大人,实在是一件伤筋动骨的事情。他们好像随时都要把家扛在肩上,随时准备着离开。

麦小麦还记得,老早的时候,爸爸和妈妈都是有正式工作的,爸爸是一家工厂的推销员,妈妈在机关里工作。那时候,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平和正常的,和小城里所有的家庭一样。

不过,麦小麦不记得那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了。从她有清晰的记忆开始,爸爸和妈妈就已经没有正式工作了,而且,他们的家也已经“安在了轮子上”,这是爸爸的话。

P1-5

后记

《轮子上的麦小麦》创作手记

在写作《轮子上的麦小麦》之前,我还不太懂得什么是“儿童本位”。这是我的第五个长篇小说,之前的《玻璃鸟》《月亮茶馆里的童年》《哭泣精灵》《纸人》,我都是只为自己而写,全然不顾什么读者对象。真正有“读者面向”的意识,是从《轮子上的麦小麦》开始的。2001年,我刚好三十岁,《轮子上的麦小麦》是我给自己而立之年的礼物。

回忆多半是甜蜜的,回想起当时的写作也是如此。何况,这本身就是一部叫人愉快却又笑中带泪的小说。

那时,我正在创刊一份少女杂志,接触着形形色色的少女。有一个女孩儿,勇敢地探访编辑部,希望我们采用她写的文章。

她告诉我,她住在工地边上的工棚里,这么多年,她早已习惯了跟着做建筑工人的父母随处漂泊。说不定,我们将她的文章刊登出来时,她又搬去了另一个城市。

她眉飞色舞地说着自己的故事,这种“安在轮子上”的生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去了她住的工棚。在充斥着噪音和乱糟糟的建筑材料的二层工棚走廊上,我们需要用最大嗓门才听得见彼此的声音。对于自己居无定所的日子,她非但不烦恼,还有几分骄傲。这个女孩儿,便是小说里那个乐天派“麦小麦”的原型。

至于那个充满了谜团的故事,也来自生活的真实。一位母亲,为了保全对继女的完整的爱,瞒住继女身世的秘密,千方百计地躲避有前科的继女亲生母亲的追踪,和丈夫一起辗转各地——这一则百姓故事让我过目不忘。

不知怎的,这两段原本并不相干的来自生活的故事线索在我的头脑里相遇,缠绕和编织出了一个新的故事——这便是《轮子上的麦小麦》。

而在写作时,我最用心的,便是调整自己的视角。一切都从儿童本位出发,采用儿童式的明快简洁的语言风格,并且加快故事的叙述节奏——因为这是一部面向小学生的小说,提高故事可读性,增加悬念设置,显得至为重要。

2003年,小说首版,但它似乎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年,一位叫李怀源的小学特级教师,在一次大型的阅读推广活动上,以《轮子上的麦小麦》为文本,上了一堂公开课,才引起了更多阅读推广人和小学教师的关注。据说他们很少选择原创儿童文学为公开课范本。我至今没有见过李老师。倘若有机会见面,我会向他致谢,并且请教他为何选择了《轮子上的麦小麦》。

那时候,这类儿童本位的原创小说似乎并不是太多。后来,《轮子上的麦小麦》还被选入了各种分级阅读的必读书目,它的适读年龄是小学中年级。不过,假如你是一个有童心的成年人,它也应该适合你。  现在,我去一些地方,老师们会介绍说,这是《轮子上的麦小麦》的作者,孩子们便会欢呼雀跃。我很高兴孩子们喜欢读它。

殷健灵

2014年12月2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