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洛川、王志亮主编的这本《新中国监狱学研究20年综述》主要汇集了《监狱法》颁布实施以来的研究成果,分为三编,即上编、中编和下编。上编为新中国监狱学体系研究篇,主要包括新中国监狱学对民国时期监狱学和新中国劳改学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新中国监狱学与当代台、港、澳地区监狱学以及国外监狱学的比较研究,新中国监狱学体系研究及展望。中编为新中国监狱学理论研究篇,主要包括监狱法理论问题研究,监狱、监狱工作方针、政策,罪犯改造原理,监狱民警和罪犯等方面的研究。下编为新中国监狱学实践研究篇,主要包括刑罚执行、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罪犯心理矫治、特殊类型罪犯矫治、劳动改造、回归社会、社会大背景下的监狱工作、现代化文明监狱和监狱工作的“三化”建设(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建设)、监狱工作与社区矫正互动、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与循证矫正推进等方面的研究。本书的编写,能够填补空白,承前启后,为我国监狱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研究成果,成为广大监狱干警工作实践和监狱理论研究者创新和发展监狱学研究的参考和研究资料。
新中国监狱学自承继清末、民国初期学脉以来,历经数代监狱学人孜孜以求,方成就今日学术与学科蔚然之观。读史可以知兴衰,记录学科发展的历史,对于学科的传承,实有裨益。基于此,贾洛川、王志亮主编的《新中国监狱学研究20年综述》一书,翔实地记录了《监狱法》颁布实施二十余年以来,中国大陆监狱学界在各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与主要观点,她遵从体系、理论和实践的三个维度,翔实地记录下新中国监狱学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监狱学的理论体系上承清末和民国,从劳改学到监狱学,名称的更改,意味着研究本位的回归,同时也为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新中国监狱学的发展离不开比较研究视野,同时也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
监狱学的理论研究不仅包括对监狱本质的探寻,同时涵盖对监狱工作方针、监狱工作政策的内容以及行刑改造罪犯原理的探讨,作为刑罚执行主体的监狱人民警察以及刑罚执行对象的罪犯,亦属于监狱学理论研究探讨的内容。新中国监狱学的实践可谓是精彩纷呈,从刑罚执行起点的收监,到刑罚执行的若十变更措施,如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内容,均为监狱制度实践的内容,至于申诉、控告和检举制度,则是对服刑人员权益的保障性措施。监狱学的实践探索离不开对狱政管理和教育改造的关注,罪犯心理矫治、特殊罪犯的矫正以及劳动改造制度,承载着新中同监狱学的创新与探索,监狱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让罪犯成为守法公民回归社会。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推进,监狱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模式也应顺势而动,监狱工作与社会大背景的关系问题,临狱的“三化”建设,监狱工作与社区矫正的互动,以及对域外有益做法的借鉴,都记载着新中国监狱学奋进的足迹,本书作为新中国监狱学二十余年发展历程的注解,必将呈现给读者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与学术发展轨迹的概览。
上编 新中国监狱学体系研究篇
第一章 新中国监狱学对清末、民国时期监狱学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第二章 监狱学对劳改学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新中国(内地)监狱学与当代港、澳、台地区监狱学的比较研究
第四章 新中国监狱学与国外监狱学的比较研究
第五章 新中国监狱学的建设与发展
中编 新中国监狱学理论研究篇
第六章 《监狱法》的研究
第七章 监狱
第八章 监狱工作方针
第九章 监狱工作政策
第十章 罪犯改造原理
第十一章 监狱人民警察
第十二章 罪犯
下编 新中国监狱学实践研究篇
第十三章 刑罚执行
第十四章 狱政管理
第十五章 教育改造
第十六章 罪犯心理矫治
第十七章 特殊罪犯矫正
第十八章 劳动改造
第十九章 回归社会
第二十章 社会大背景下的监狱工作
第二十一章 现代化文明监狱与监狱“三化”建设
第二十二章 监狱工作与社区矫正互动
第二十三章 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与循证矫正推进
附录:监狱学研究二十年主要著作、论文目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