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北十四年灿烈抗日斗争的幸存者、参加者和领导者之一,作者冯仲云接受陈云同志的指示,于抗战胜利后重操笔杆,以亲身经历和感悟,饱含激情地写出了《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客观系统地介绍了东北抗日联军发生、发展和抗争的进程,详实揭示了杨靖宇、赵一曼、冷云、梁树林、李升等人可歌可泣的事迹。本书加配图片和注释,并附有《冯仲云年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1931-1945)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冯仲云 |
出版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东北十四年灿烈抗日斗争的幸存者、参加者和领导者之一,作者冯仲云接受陈云同志的指示,于抗战胜利后重操笔杆,以亲身经历和感悟,饱含激情地写出了《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客观系统地介绍了东北抗日联军发生、发展和抗争的进程,详实揭示了杨靖宇、赵一曼、冷云、梁树林、李升等人可歌可泣的事迹。本书加配图片和注释,并附有《冯仲云年表》。 内容推荐 《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作者冯仲云以亲身的经历,客观系统地介绍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详实揭示了杨振宇、赵一曼等英雄人物的事迹,饱含激情,感人肺腑。 目录 卷头语 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 东北抗日联军是如何地产生 东北抗联各军的组织,活动和变迁的情形 抗日联军的三个路军之形成及其活动情形 结束语 [附录] 共产党员在敌人面前 艰险历程 1940年及克山奇袭 卢家窝棚遇敌记 冯仲云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共产党员在敌人面前 所以当日寇捕获了共产党员,尤其是在群众有威望的共产党员后,他以千方百计威吓利诱恶毒的拷打,施以非人的待遇,首先要共产党员在政治变节叛变,在政治上来污辱光明正大的中国人民的领袖中国共产党。只要这一共产党员在政治上变节投降,当然这样的共产党员并不多,他们就将这一事件在群众中宣传,达到他们涣散群众团结一致抗日救国、反抗日寇的决心,散布失望悲观情绪的目的。由于该党员既已在政治上变节投降日寇,进一步再对该党员进攻,那他就容易的得到党组织内部情形,而进一步破坏共产党的组织。这一共产党员他已经不再是共产党员,已经失去了他在革命中的光荣地位。他已经不再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他已经成为民族的共产党的叛徒罪人,而陷于人类所不齿的丑恶的东西。他就很快的成为日寇的走狗,暗探、奸细,中国人民的蟊贼了。如日寇近来所组织工作班,如过去日寇在珠河捕获了周百学时,他在一开始时要周百学说的就是“满洲国好、共产党不好……”。如此次汤原的日寇捕获了张素,同样要张素说出“……共产党(抗日的)拿群众的利益的假面来欺骗民众为自己利益,发财当官害民强盗,杀人巨头,黑暗道路的贼,满洲国是乐园,人民的安居……”,以遂其污辱中伤共产党的阴谋,以达到其涣散中国人民团结,使中国人民对抗日救国悲观失望的毒计。于是更进一步对张素进攻,而张素就成为日寇的走狗侦探了,“自愿给满洲国干事……”,而就送给日本所谓七八个“反动资产阶级”来陷害中国人民了。 所以每个共产党员在反对日寇,为中国人民求得自由解放,创造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的斗争中,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到底。不仅忠实积极的执行中共中央的正确的伟大路线,不仅以大无畏的精神来反对敌人残酷的武装进攻,以积极性创造性来发动广大群众如火如荼的抗日救国运动,而且应该处处高举起自己的旗帜,在中国人民面前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是真正解放中国人民唯一的实际和正确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员永远是站在中国人民的前头,是中国人民的领袖和救星。尤其是在被捕以后,共产党员应该具有英勇刚毅至死不屈,要慷慨就是为革命而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气魄。无论在敌人严刑拷打百般凌辱之下,首先是否认自己是共产党员,拒绝任何口供是我们唯一信条。如果对敌人说出任何党的组织及其活动,那就是变节,那就是叛徒。如果人证物证各种条件之下而承认了自己是共产党员,那末就应该在敌人面前在群众面前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正大光明的主张。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为中国人民为广大劳动群众谋解放的政党,是中国人民的领袖。应该切实的指出日本强盗的罪恶行为及其未来的没落前途,应该具有“头可断志不可夺”的气魄。如果在政治上变节那同样是叛党,是不能忠贞于自己的信仰,自己的革命事业。忠贞于党,尤其是在判决以后,在刑场上,共产党不应该表现是懦弱者,而应表现出自己为革命事业而最后牺牲自己生命的英勇精神。在敌人严刑拷打,以死来威吓而就开始动摇,虽然这动摇不过是稍微忽略一下,那末就会落人敌人的圈套,使革命事业受到害处,就会陷自己于不义,动摇就很容易扩大,而在敌人一步紧一步的进攻之下而走到叛变。被捕以后不是允许稍微忽略一下的,所以被捕以后如政治上虽稍微的忽略下就失去了革命者共产党员的身份,那末就容易走到政治的变节。经过政治上变节,就一步一步成为人类所不齿的鬼畜。如果在那样严重情形之下而希望图苟安偷生,那他前途是只有变节和叛徒了。张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当然共产党员如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少,这些只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偶然混入党来的,才有这样的情形。这些分子在党内是没有立足的余地。在残酷的斗争中,在革命的狂风暴雨中,终将要被中国人民的领袖共产党的组织来洗刷出去。张素这样的分子是不配成为共产党员,所以我坚决拥护省委的决议,为了巩固党的组织,为了保证党纯洁统一,保证党的光荣的政治面目,开除张素出党,这是布尔什维克提高党的纪律必要的决定,张素是不配成为一共产党员!P132-134 序言 冯仲云,1908年3月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26年夏考入清华大学,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清华大学党支部书记。1930年11月到哈尔滨,秘密从事地下党的工作。九一八事变后,任全满反日总会党团书记。1936年9月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1940年5月任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政治委员。1946年4月任松江省主席。1953年3月任北京图书馆馆长。1954年10月任水利部副部长。1959年8月任水电部副部长。“文革”中遭受迫害,于1968年3月去世。1977年11月,党中央为冯仲云平反,对他的一生作了公正评价。 作为东北十四年惨烈抗日斗争的幸存者、参加者和领导者之一的冯仲云,接受陈云同志的指示,于抗日战争胜利后,重操笔杆,以亲身的经历和感悟,饱含激情,写出了《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客观系统地介绍了东北抗日联军发生、发展和抗争的进程,详实揭示了杨靖宇、赵一曼、一冷云、梁树林、李升等人的可歌事迹。《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自1946年1月16日起于《哈尔滨日报》、《北光日报》连载,同年由青年出版社(道里新城东五道街)印制单行本发行。 为纪念冯仲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宣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日斗争的英勇事迹,中央文献出版社重新出版这本书,并作了注释,加配了一些反映东北抗联斗争的图片(由冯仲云家属提供)。本书是作者20世纪40年代所写,用语、行文习惯及标点都与现在有一定差异。编者除对个别错字、漏字作了订正以外,均保留原貌。书后附有冯仲云在新中国成立后写的《艰险历程》、《1940年及克山奇袭》、《卢家窝棚遇敌记》。.此外,还附有《冯仲云年表》。 2008年1月 后记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东北局委员陈云即指示冯仲云,着手全面总结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斗争的历史,以便广泛宣传。作为东北十四年惨烈抗日斗争的幸存者、参加者和领导者之一的冯仲云,重操笔杆,以亲身的经历和感悟,饱含激情,日夜疾书。自1946年1月16日起,《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于《哈尔滨日报》、《北光日报》连载,随后印成单行本发行。 《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最早较客观系统地介绍了东北抗日联军发生、发展和抗争的历程,首次详实揭示了杨靖宇、赵一曼、冷云、梁树林、李升等人可歌可泣的事迹,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同时对抗联史的研究起着开创性的奠基作用,一直影响后世,多次被引用或部分刊载。金日成同志的回忆录给予该文充分的肯定。 为纪念冯仲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特将此文奉献给大家。 因冯仲云同志是在较短时间内凭记忆撰写十四年历史,其本人又是江南人,加之所处时代出版与信息条件的限制,文章中难免存在着史实和语音上的细微偏差。 编注中力求忠实于原文,稍加校正,并做了必要的注释和照片的补充。有些照片未能找到作者,恕未能一一署名,请与编注者联系。 谨向下述给予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 中国国家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常好礼、韩锋、李云桥、廖宏宇、陆基、马继民、马彦文、任小平、王晓兵、赵俊清、赵亮、赵素芬、邹本栋。 编注者丁敏京 2007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