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艺术德国(冷眼看世界)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李飒
出版社 河南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其实艺术距离大众的生活并不遥远,让貌似深不可测的艺术世界,就这样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李飒编著的《艺术德国(冷眼看世界)》是一本在德国的旅行见闻,图文并茂,用轻松地语言向读者展现西方艺术。它介绍德国的各种博物馆、美术馆、教堂建筑和西方艺术史上的著名作品,让艺术与大众沟通。

内容推荐

李飒编著的这本《艺术德国(冷眼看世界)》文字很轻松,可读性强,读起来没压力,接近年轻人的口味;知识很丰富,有大量关于西方主要的教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品的图片,能了解很多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黑白图片视角独特,效果强烈。

目录

夜游柏林

柏林的教堂

汉堡美术馆

柏林的美术馆和博物馆

德累斯顿三人行

意外布拉格

心血来潮莱比锡

漫游慕尼黑

慕尼黑的美术馆

萨尔茨堡、维也纳和新天鹅堡

波恩、美因茨、施派尔、特里尔的大教堂

科隆的教堂

亚琛和杜塞尔多夫

后记 除了现代,我们别无选择

试读章节

夜游柏林

2015年2月25日,经过十个小时的飞机旅程,终于到了柏林泰格尔机场。以前出国的时候都很方便,随团或搭伴,出海关的时候“啪”地一盖章,二话没有。这次是一个人出去,真的遇到麻烦了,也让我见识了德国人的严谨。一个德国警察向我提出了好几个问题,我叽里咕噜地回答了一大堆,两只手上天入地地比画了半天,他还是一脸的阴晴不定,终于扣下我的护照,唉!不就是嫌我英语说得烂吗!还好刘晶(德国艺术与教育国际交流促进会的工作人员)及时赶到,沟通之后,对方终于把护照还给我,可以走了。我很绅士地同他微笑告别,心里却早已“愤愤不平”。

一路上,刘晶很耐心地告诉我该如何坐车和其他一些简单的注意事项。特别感谢黄梅老师(德国艺术与教育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席)给中国艺术家(我居然赶上了第一个)提供的在德国的艺术家驻留项目。下了公交车,刘晶递给我一支烟,柏林的街道很干净,地面上没有什么垃圾杂物,但确实看到有一些烟头。刘晶说香烟的税费里包括了清洁的费用(在欧洲一包香烟的价格大概是中国的四倍)。抽完烟,我随手就把烟头扔了,心里颇为舒坦,有一点报复的快感。(个人行为,请勿模仿)

紧挨着住处的一条街道,刘晶告诉我这是柏林以站街女出名的街道之一。不过可能因为天气冷,也没看到什么人。住的地方非常干净、整洁,协会还非常细心地帮我准备了早餐、牛奶和水果,真心感谢!

夜里撑到十点才入睡,大约睡了五个小时,凌晨三点便再也睡不着了(第一晚倒时差,这样算睡得不错了),起来吃点东西,五点的时候决定出去夜游。我非常喜欢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夜游,那感觉就像一个幽灵进入另一个幽灵的身体,随意而暧昧。我带了地图,决定先去离我较近的威廉大帝纪念教堂去看一看。出了门,确实很冷,凌晨,天稍微有一点点亮。街灯亮着,街道清冷,几乎没有什么人。

威廉大帝纪念教堂很好找,它建于19世纪末,是德皇威廉二世为纪念其祖父而建造。教堂明显受到战争的毁坏,最主要的钟楼已经残破不全。教堂是新罗马式建筑(模仿老的罗马/罗曼教堂建筑的样式),厚墙,圆拱,细长的窗,外立面少装饰,但也有一些哥特式的风格,比如有一个很大的玫瑰圆窗。教堂的大圆拱也很有气魄。教堂夹在两座新建的现代建筑之间,这种新旧建筑的对比在欧洲很流行。

时间还早,我查了一下地图看附近有什么,于是接着又去了胜利纪念柱。胜利纪念柱建于1864年,是为庆祝普鲁士军队的胜利而建造的。柱顶站立的是金色胜利女神像。附近还有纪念俾斯麦的雕像。俾斯麦务实、理性、铁血,是我欣赏的德国历史人物。

继续走,穿过蒂尔加滕公园,公园里到处可见一种小鸟,黑色的羽毛,黄色的尖嘴,叫不出什么名字。还有地上随处可见的小洞,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留下来的。

太阳逐渐升起,公园里晨练的人越来越多,不断有金发美女甩着马尾辫从身旁掠过。

沿途经过了苏军二战胜利纪念碑、国会大厦和勃兰登堡门。

再往南就是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它是由设计师彼得·艾森曼和布罗’哈普达设计。纪念馆由2711块长方形的石柱(墓碑)构成,初看并不觉得有什么,从远处看只能看到一些浅浅起伏的石块。走进去才觉得惊奇:越往中间走地势就越下陷,随之墓碑也越来越高大,人被埋在墓碑中有一种压抑感,展现出历史的沉重和压迫感。这种设计,体现了现代设计的理念:“简约就是力量”。

接着向南走就是波茨坦广场,繁华之地。

我喜欢那种瘦瘦高高的德国人,略显冷酷,就像黑色的竹竿飘来飘去。

接着向东,就是柏林电影博物馆和索尼中心,建筑上透明的玻璃顶有些特点。

途经新国家美术馆(最近居然关闭了)、名画陈列馆和又一个新罗马风格的教堂。美术馆的玻璃幕墙上映射着教堂的身影,颇有点梦幻。

在回来的路上还偶遇一棵被包扎的树,像极了克里斯托夫妇(克里斯托夫妇是一对以包扎物体或大型建筑物而著称的艺术家)的作品,看起来很酷!

还有一面墙上贴满了奇怪的海报,有被遮住双眼的默克尔,还有屁股上别把手枪的裸女,什么意思???

谁说语言不通就不可以旅游?我刚到柏林,第一天就走了七八公里,沿途经过十几个景点,走走停停近4个小时,到寓所的时候,手机也快没电了。有惊无险,总算没把自己丢在外面。终于回到了住处,大门的钥匙看起来也很古老,像是有很多的秘密。

第一天在柏林,我不是玩得挺好的吗?一个德国警察瞎操什么心!!!

P1-15

序言

德国,刀锋上的冷峻

因为专业的原因,我每年都会去欧美一两次,每次都会待上一两个月,看各种博物馆和古代遗迹,以了解西方的文化和当代艺术的状况。当然,这也是因为骨子里喜欢玩儿—能把玩儿和专业结合起来,是一件幸福的事。

其实我的外语很烂,英语更是说不了几句。以前出去,大都是跟着专业艺术考察团,有专职的翻译随行。2015年3月,我第一次一个人去德国,并在那里待了一个月。刚到德国,出关时,因为听不太懂边检官员的询问,差点儿被直接撵回中国,还好被朋友及时“捞”了出来。但是很快,我学会了在车站买火车票,从网上订旅馆、飞机票……并且凭着可怜的几句英语,一个人在德国走了十几个城市,竟然没有把自己弄丢。

在德国,我喜欢在凌晨四五点钟漫无目的地游走。这样的时刻,没有什么人来打扰,一个人,似乎在近距离触摸着这个世界;这样的时刻,看街景渐渐清晰,看这个城市慢慢醒来,一切都惺忪着,在无意识里,呈现出这个城市最隐秘的一面。

3月的德国,多雨,天也总是阴着。人们都很有礼貌,陌生人之间虽乐于相助,却很少交谈,透着一种骨子里的骄傲。这种骄傲是有资本的:20世纪,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二战后很快重新赢得世界的信任,并具有欧洲的领袖风范。

——这一切,绝非偶然。

德国几乎所有的火车站都有书店,大一点的火车站,书店规模也很大,书店里,总是有很多人。德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读18本书,这个数字,放眼全球也属翘楚。德国人走起路来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挺拔而略显冷酷。德国的城市乡间,有一种小教堂最为常见,它们的建造时间都不是很长,前面是瘦长的钟楼,上有细长的尖顶;钟楼后面的方形主体建筑简约,朴素,却都鲜明地体现出德国特有的气质:理性,务实,坚韧。

或许,德国文化的特质中本就有共存共生的两面—既卓越,又可怕;既深沉,又凶狠:就像刀锋般,冷峻。

后记

除了现代,我们别无选择

其实我的每一次出国旅行,都还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由于我是做当代艺术的,了解西方的过去,才知道为什么它的现在会呈现出这种样子。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偶然的,现在看起来令人惊讶和难以理解的事物,在历史上都有着特殊的背景和其形成的原因。迄今为止,欧美主要的美术馆、博物馆我已经看了有一百多个,街头巷尾、文化古迹也逛了很多,也想了很多。

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最关心的还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一百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做一件事:如何从一个传统农业文明国家向一个现代工商金融国家转变。20世纪初,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西方留学归来的中国艺术家,分别引入西方不同的艺术潮流,改造并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但这种转型一直到今天都尚未完成。什么是当下中国主要的文化矛盾?什么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后现代主义(主张反价值、反文化、消费文化、娱乐化)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影响全球主要的艺术潮流。中国当代艺术几十年的发展,整体上也成为全球后现代主义的一部分。但是,当我行走在西方国家城市里的时候,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在普通人的内心里,现代的价值观根深蒂固。举个例子,在德国,至少有五六次,路人会主动停下来面带微笑询问我是否需要帮助(帮你指路、介绍博物馆、如何买票等)。面对陌生人,他们首先愿意相信你是好人,并愿意主动提供帮助。相比在国内,火车上广播里传出的声音总是一遍一遍提醒你,陌生人和你讲话时要保持警惕。中国过去几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却伴随着传统价值观的解体。因为传统价值观不支持现代经济的发展,它的解体是必然的。但现代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所以我们面对的,是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信任。

换句话说,西方艺术发展的过程,先有现代价值观的建立,后来出了问题(一战、二战),才有后现代主义(反文化、反价值)对“现代”的批判和反思。先有建构,后有批判和消解。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主要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也就是在现代价值观尚未确立之前,先接受了价值观的消解和娱乐化。建构之前,先有消解。我个人认为,中国当下主要的文化矛盾是经济快速发展和价值失落之间的矛盾。那么中国当代艺术最应该解决的问题,当然首要是现代价值观的建构。中国应该回到现代主义,探寻现代价值观的确立。

现代和传统,没有谁对谁错、谁好谁坏,只是在当下的历史情景中,我们别无选择。1840年,中国与西方的相遇,是两种生产力的相遇,两种价值观的相遇,门一旦被撞开,不彻底转变,世界之大,就无立足之地。现代与传统的差异,是生产力的差异,是生产方式的差异,根本是对“私权”态度的差异,是尊重和发展,还是忽视和抑制。再者是对“人性”的差异,是正视与掩盖,还是疏导与压制。现代也是一头怪兽,它释放了人的力量;但人就是怪兽,没有足够的约束,也会吃人。所以现代文化就是一种自省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是“悲观,但积极地行动”,有的时候显得过于“暴力”和“惊世骇俗”,但其实也是为了不断地警醒自己。

当然,旅行之中最重要的,还是来自人文、自然的景观带来的享受。无论何时,享受都是第一位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