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陈毅的读书生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黄丽镛所编的《陈毅的读书生活》是陈毅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阅读中国历史,评点中国古代人物的记录。作者采用实录体的形式,并以编年体贯穿全书,从而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陈毅的读书、读史历程。

这一本《陈毅的读书生活》是作者对这一类题材的写作延续,承续了以往的实录品格,史料丰富、注释扎实,文笔清晰,适合各年龄段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黄丽镛主编的《陈毅的读书生活》详尽介绍了陈毅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阅读中国历史,评点中国历代人物的记录,并且旁征博引,对陈毅所提及的各种典故和文献做了充分的注释说明。为了既能供一般读者阅读,又能为教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作者采用实录体的形式勾勒陈毅的读书生活,并以编年体贯穿全书,从而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陈毅的读书、读史历程。本书稿可谓为读者打开了一户窥测陈毅元帅性情志趣的窗口,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他内心世界的门。

目录

1901年

1905年

背诵《三字经》

读《千字文》

1907年

读完四书

1908年

阅读《寇忠愍公诗集》

胜不骄败不馁

1910年

另找私塾老师教《诗经》及唐诗、宋词

1911年

学作对联,试写诗词

1912年

1913年

读《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千家诗》以及《西游记》、《封神榜》等书籍

1914年

少时亦曾读此三书,然何未生淫盗之心

1916年

应当像杜甫说的作一把斩除恶竹的“剑”

1917年

《易经》是古代文献

1918年

手捧《杜诗镜铨》,低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以程不识的办法为根本,兼取李广之长

对杜甫十分钦佩

阅读《资治通鉴》、《孙子》、《吴子》、《六韬》和《三略》

岂止三绝,应改称四绝才对

关羽这个人刚愎自用,目空一切

少陵一生善写民生疾苦,备具救世心肠

1919年

要忠于人民,为振兴中华献身

买了两箱子中国线装书

1920年

1921年

1922年

1923年

蘸着墨水读《史记》

1924年

1925年

你是一个泪尽了的鲛人

1926年

1927年

王坚的名字与钓鱼城共存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1928年

秦观词调悲观,不足取

随身携带《三国演义》、《西游记》

折箭的故事

借用《三国演义》中“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也”的话

讲“围魏救赵”的故事

在一起诵读中国古典诗词

1929年

胜败乃兵家常事

大军突敌围,关山渡若飞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这个郑国在中间简直不好办

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每况愈下之感

箪食壶浆与替天行道

1930年

1931年

狭路相逢智者胜

1932年

1933年

羊肠鸟道笑迷津

1934年

1935年

结合《春秋》、《左传》、《三国演义》等开讲

用孙庞斗智故事打气鼓劲

孙悟空大闹天宫

曹操三出奇兵,把袁绍打得丢盔弃甲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万载梅关著劫灰

1936年

微石终能填血海

铁树要开花

物到极时终必变

莫道浮云终蔽日

取义成仁今日事

魂兮归来大地红

1937年

瓜蔓抄来百姓苦,萁豆煎时外寇肥

念起了苏东坡的诗篇

偶得《红楼梦》、《论衡》、《弘光实录》、《桃花扇》、《三国志》诸书

1938年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善于钻到牛魔王肚子里去兴风作浪

夜半客来茶当酒

吟诵他们在茅山写下的诗词

希冀今日之茅山,亦能出几个山中宰相

后人把他尊为“茶圣”

大鹏,扶摇直上者九万里

弯弓射日到江南

讲述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事迹

不教倭寇度茅山

稼轩当年哭京口,三仙今朝笑茅山

要了《古乐府》、《李太白集》、《杜工部集注》、《稼轩长短句》、《剑南诗稿》、《道德经》等几本书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1939年

横刀跃马取东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那是很有名的一首诗

燕山雪花大如席

学而不思则罔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救亡

乃是一只破船,且漏风又当风浪之中

屈原主张联合齐鲁抗秦,但楚怀王不加采纳

齐桓公虽然是饭桶,但用对了管仲、鲍叔牙、隰朋等人,就把国家搞好了

老牛舐犊,此心难一朝泯灭

1940年

食少事繁诸葛公

上马指挥雄兵,下马锦绣文章

继光能拒敌,秦桧自和戎

仲连智免蹈东海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想到《三国演义》中的蒋干盗书故事

宋明不亡于外寇,而亡于内部私战之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朱元璋三请秦裕伯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一言九鼎重千秋

白居易为大众而歌唱,被大众所欣赏

偶得《石头记》,翻阅数日,赋诗志感

君子不夺人之所好

1941年

抵抗外族及倭寇的光荣战场

五十步笑百步之分

挟天子以令诸侯

立将莫邪斩苍龙

勿使无法无天之秦桧得行其志,则国事犹有可为

建阳四皓可要挺身而出,共纾国难啊

找一找《四库全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血战玄黄春复秋

道吾恶者是吾师,道吾善者是吾贼

1942年

大匠能以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

信国南归又见君

应该像《通鉴》那样,按年月纪事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忠言逆耳利于行

“民可与乐成,而不可与虑始”是落后的心理的表现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旧观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后世称赞蔺之能让,及廉公之善于折节悔过

吾国历史上,仁人志士断头丧身以殉者先后踵接

苏北耆英数海安,策权排难沥肺肝

留取丹心照汗青

寻求《红楼梦》的古本

一部中国史,吾以此云云

培养成古人请缨杀敌、击楫中流、闻鸡起舞的志趣和决心

宋朝社会实况,固跃然纸上也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万古千秋业,天下为公器

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

1943年

群彦相看笑冁然

天生我材必有用

说种地,他们不如老农

止谤莫如不辟,止毁莫如自修

这是封建统治者几千年铸就的大道理

欲向天河射斗牛

小黠大痴,小隙沉舟

接过了那部《孙子兵法》

那种“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已”的态度,实在要不得

可不要学那个项羽

他们都是历史上的英雄好汉

1944年

更有人和胜天时,地利攻守相攸关

霸图衰歇三分晋,块土开基一统唐

雪涛冰柱鸟难过,水晶坡上蚁旋磨

这一着十分厉害,瓦解了当时的反满阵线

1945年

鹏程自今始,在莒永勿忘

星槎今万里,捷报盼飞来

韩信、林冲是正规军

杜少陵从35岁到48岁,一直在秦中

岳飞是杰出的民族英雄

能掷孤注寇莱好,退避三舍晋文强

山东知名人物多

李闯王占据北京后,就贪图安逸,以致失败

清朝政府为同化汉人,下“剃发令”

1946年

要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不可能的

富贵未淫,贫贱未移,威武未屈

生死等鸿毛,信义泰岳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危巢喜燕雀,高飞奋鸿鸪

岭梅生春会有时,犁庭扫穴庆再造

周瑜只有5万人,就把曹操打得大败

项羽的命运决不是我们的命运

1947年

汤恩伯没有司马懿聪明

身边只有两个老兵

渤海洪波唱大风

刘备携万民渡汉江

所谓“帝王禅让”是绝无可能的事

住在蒲松龄故居的对面

曹刿主张后发制人,以退为进

窗台上《三国演义》不见了

三绝碑很有价值,要好好保存

1948年

只缘擒贼要擒王

纷纭千古伤心事

关羽一生骄傲自大

濡笔淋漓我兴豪,但恐才薄难抒意

孔子迂腐不切实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楚霸王缺乏战略指导

山东出了个诸葛亮

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识时务者为俊杰

惟独这部书不能丢

1949年

不知是哪本史书上有过军队“不入民宅”的记载

专搞一匹马给他驮书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顺民者昌,逆民者亡

昔人已乘黄鹤去

一人向隅,则举座为之不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够典型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不要长一副周瑜的细肚肠

状元的文章不一定篇篇都好

元首耀北辰,元戎雄泰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50年

崇祯本《松江府志》,海内尤乐道之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读武侯《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

1951年

要多读点唐诗、元杂剧

所惭居位崇,未睹斯民康

读中国旧小说笔记

吴王夫差和西施的典故

甚佩长者保存古籍美意

1952年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资治通鉴》这部书还是要得,有价值

看《四库全书》及《永乐大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清风明月不用买

1953年

朱元璋长得并不这样难看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们共产党会有“三顾茅庐”的精神

1954年

敏于事而慎于言

士可杀不可辱

看我公樽俎折强权

观此新气象,使我开心颜

听毛泽东讲聊斋故事

实有绠短汲深之惧

看了高鹗续的后40回

1955年

傥年七十犹强健,尚得工作十五春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翻翻书也另有情趣

不要把孔孟夸大成“万世师表”

1956年

《吴时外国传》与《真腊风土记》

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后启文明莫忘前

煮豆燃萁伤往昔

我欲乘风归去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不能像楚霸王那样,到了别姬的时候还充大好佬

临难毋苟免,临财毋苟得

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百丈飞涛泻漏天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957年

何必片面责朱明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古人云:诗可疗疾

有文学修养的人读了《西厢记》、《桃花扇》等名著能不表示赞赏吗?

写旧体最难摆脱书生气

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1958年

历有圣贤,东西泛槎

信陵君得到了一句忠告

白居易请老妪解诗,早已有之

回去要好好读读《东京梦华录》

中国历来是多产思想家的国度

1959年

犁庭扫穴事最公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千古诗人,诗人千古

1960年

国运盛则棋运盛

勾践卧薪尝胆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鲁连不帝秦,田横刎颈死

吾喜长短句,最喜是苏辛

1961年

要善于读古书,善于正确对待历史人物

李自成、黄巢是农民起义的领袖

最不喜欢《东莱博议》这本书

我很赞成收购古书

拿刻书来掩盖他们的罪恶

野史和正史的关系

岳飞是个悲剧人物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要学习他们这种求学问的精神

听《广陵散》古曲,深以为幸

溪水鸣琴瑟,人民乐岁华

刘璋昏庸,君不明,臣择主而事之

后羿夸射日,羲和逐光流

1962年

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

欧阳修回答说只有多读、多看、多写

你愿意当刘邦,你就要倒屐出迎

从李白写《菩萨蛮》才有词

1963年

天下可以无我,而不可无公

水性柔死于水者比比皆是

纵论曹雪芹和《红楼梦》

旧史书上讲张献忠“杀人如麻”,不足凭信

胜固可喜,败亦欣然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后世诗论学杜者,未能出其范围

1964年

孔明治蜀,留有遗爱

正好是孙悟空一个筋斗

《酉阳杂俎》就有关于索马里的记载

听其言,观其行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背诵起黄庭坚的《松风阁》诗

为群荣雁奴,作伥耻鹤媒

1965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西出阳关有故人

买字号大些的李贺诗选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阅读《黄琼传》、《李固传》

1966年

行高于人,众必匪之

恶竹应须斩万竿

明春花再发,万红与千紫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这个本子唐诗收集得全

止谤莫如不言

不要学那“无事忧天”的杞国人

翻出白居易写的《放言五首》

1972年

索引

一、陈毅读古书索引

二、陈毅评论古代历史人物

索引

试读章节

要忠于人民,为振兴中华献身

陈毅和他哥哥陈孟熙双双取得官费留学法国的资格,6月1日离开成都,11日抵达重庆,准备经上海赴法留学。在山城候船时,约同学好友,怀着敬慕之情,到通远门外古墓处凭吊周朝的巴蔓子将军。巴国当时控制的地盘在今川东、鄂西一带。“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巴蔓子奉命赴楚国求兵相助,楚王提出要巴国割让3城作谢,巴蔓子忍痛应允。不久,国乱平定。可是,巴蔓子既不忍割舍3城,又不想违背自己的诺言,便对楚国的使者说:我感谢楚国相助,但不能送给贵国城池,我只能以自己的头颅酬谢贵国,说罢,毅然拔剑自刎,“以头授楚使”。楚王闻悉,颇受感动地说:假若我能得到像巴蔓子如此忠勇的士将,拿城池来有何用!于是楚王不向巴国讨城,并下令以上卿的礼节隆重安葬巴蔓子。陈毅的视线离开巴蔓子墓,遥望着滔滔的东流江水,不无感慨地说:作为炎黄子孙,要忠于人民,为振兴中华献身。

——蒋洪斌:《陈毅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页。

【史事寻迹】

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日:“籍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王叹日:“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买了两箱子中国线装书

6月27日,陈毅乘英商太古轮船公司的“武昌”号抵达上海。陈毅在上海盘桓期间,与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一道应学联邀请多次在上海南洋公学的操场上集会,聆听留日学生讲日本的“明治维新”,聆听北京的同学讲“五四,,和“六三”的斗争情形,以及有关“赛先生”、“德先生”的新知识,还多次听过著名人士宣传新文化运动的演讲。并听到打倒孔家店的演讲。陈毅后来回忆说:在上海听“一些名人的讲演,如张溥泉痛陈中国政治腐败的原因,吴稚晖在演讲中劝我们不要读四书五经,把那些东西拿来做手纸,糊窗户……我对于他提出的反孔孟颇感不平”,但“又觉得他是有名的大教育家,前清时还中过举人,讲话必有道理”,因而引起“心中大乱”,旧的思想开始动摇,开始接受白话诗文,阅读《新青年》和孙中山的《建设杂志》。于是,思想很快扭转站到反孔的一边,与同学们一道高呼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他对同学说:中国几千年来,讲孔孟之道,做八股文,贪功名,阻碍科学文化的发达,太落后,“老是受到列强的宰割、欺凌”。

临离开上海,陈毅提议买了两箱子中国线装书,其中有《史记》、《汉书》、《庄子》、《老子》。陈毅的见解是到了法国,法文书是不消说容易买到,但中文是我们的命脉,要没有书怎么办?

——蒋洪斌:《陈毅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时鉴编:《共和国元帅》,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95—396页。

【古书简介】

[《庄子》]

战国庄周著,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著作之一,分内、外、杂篇,原有52篇,目前仅传33篇。

[《老子》]

战国李耳(老聃)著,又名《道德经》、《德道经》或《道德真经》,上下两篇,8l章,5000言。道家经典著作。

P22-P23

序言

陈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也是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上马指挥万千雄兵,下马书写锦绣文章”,他文武双全,功勋卓著,深受世人的崇敬与怀念。其实,他还有一个令人仰慕的身份:读书人,值得传颂。多年来,编者怀着崇敬、怀念和仰慕的心情,通过“读书”,走近陈毅的读书生活,了解他读书的点点滴滴,期望还原他读书人的风采。

陈毅一生,无论是处在危急困厄、戎马倥偬之中,还是身居高位、日理万机之时,即使是沉疴染体、病情日笃之际,始终与书为伴,结为知己。陈毅身上有一种认真读书思考的专注,有一份享受读书乐趣的纯真,他的坦诚、豪爽、刚烈、忧愤、激情都能从他的读书生活中找到答案。在他的读书生活中,我们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陶冶下读书人心中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更能看到无产阶级革命家所追求的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的崇高目标,两者结合得如此和谐、如此完美,令人叹为观止。

陈毅的读书生活是十分丰富多彩的,是他自觉担当读书责任、主动寻找读书快乐得到的回馈。

陈毅作为一个读书人,是读书人的楷模。

这是我编撰此书想与读者分享的体会。

早在1942年,在谈及编写历史书籍时,陈毅说过:“应该像古代史《通鉴》那样,按年月纪事,令阅者可以按图索骥,找到所需材料。”本书按此体例,以年为序,先列陈毅生平,再列陈毅阅读古书、评论古代历史人物事项,辅以“古书简介”、“用典索源”、“史事寻迹”、“跟踪阅读”等项,最后列有“读古书索引”、“评论古代历史人物索引”两项。读书事项中所有引用材料均列出来源,包括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和页数。在此对所有作者、编者、出版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黄丽镛2014年3月1日于华东师范大学一村寓所,时年七十有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