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科技成果产业化》(作者杨柏龄)从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大量案例中筛选出了8个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采访和座谈,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尽量还原每个项目产业化的全过程,重点突出中国科学院的实验室技术成果在产业化、商品化过程中的难点、教训和创新经验。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8个案例不足以涵盖所有的产业化途径和方式,但在每一个具体案例中可以看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各环节有不同的侧重面,技术创新过程中责任主体是阶段性转移的,只有将科技成果与社会优势资源结合起来才能完成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才能**终体现知识产权的真正价值,并以此获得更多的社会回报,来促进高技术研发工作的快速发展。
本书适读人群有:国内外科技界专业人士、科学家、科技系统管理者、科研人员;高新科技企业企业家家、中层管理者、职员;各行业工商企业家、中高层管理者;各级政府主管科技的政府官员、科技官员。
科技成果的转化大致分为技术研发阶段、成果获得阶段、成果放大阶段、产品生产阶段、商品化阶段。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方式大致归纳为自己转化、知识产权许可或成果转让、合作转化。由杨柏龄主编的《探路科技成果产业化》一书通过对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8个典型案例的梳理,诠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全过程.揭示科技成果在转移转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通过案例解析,阐明只有将科技成果与社会优势资源结合起来才能完成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才能**终体现知识产权的真正价值,并以此获得更多的社会回报,来促进高技术研发工作的快速发展。
本书可供科技管理者和科研人员、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工商企业管理者和研发人员,以及高校教师参考。
前言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引言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一 咬定青山不放松——DMTO的产业化之路
二 长春热缩: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脉搏——从长春热缩到中科英华
三 成都有机:通向双赢的社会化之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一波三折
四 派特博恩:立足科研,服务社会——“派特灵”的成长之路
五 中科合成油:自主研发服务经济社会——中国煤制油产业的发展路径
六 中科集团:“技工投”发展模式演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产业化
七 中科合臣:产业化为科研发展添砖加瓦——制度创新与股权转让
八 清洁生产:原始创新的社会价值——铬盐清洁生产技术与源头减废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