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赶花会
对于四川的花会,《成都人》一书的作者林文询有相当精到的分析。他认为四川之所以有花会,就因为“四川人喜欢都市的热闹,也留恋乡野的清新,花会恰恰将这相悖的两方面融成了一片,自然能恒久地讨人喜欢”。说起来,四川人的这种性格,其实也正是四川的地域性格。
四川地处内陆盆地,气候温暖,四季温差不大,土壤又湿润肥沃,黑油油松软软的,随便刨个坑儿,插上枝条,树就活了,撒下籽儿,草就长了,一年四季都绿油油的,真是块宝地。宝地盛产五谷。也茂生百花,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奇草异卉,四时不断,锦簇花团。
唐代诗圣杜甫,一生命途多舛,颠沛流离,也只在这“锦城丝管乐纷纷,九天开出一成都”之地,获得过生活上相对的安宁,心境的舒展,咏唱出了与之一贯风格迥异的清词丽句。其中随处可见花木草卉的姿影。千古名篇《春夜喜雨》中,一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便极尽其盛况,而“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更是如繁管急弦一般奏出了其热烈明丽。四川人真是生活在花的海洋里!
有如此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有如此美好的风习源远流长,今日四川人自然仍是对荟萃大自然精华神奇的花萆一住情深。在四川,凡有人家之处,几乎都可见花草踪影。住宅楼上,家家阳台都摆满了花盆,俨若一个个空中小花园。即便身居陋巷破宅,也要用破脸盆旧瓦罐栽些闲花野草,增加些许色彩。
有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四川人爱花也不止于自养自赏,他们还要借赏花之名,行游乐之道,获热闹之趣。于是,春日里,人们或去南郊公园赏杜鹃,或往龙泉山漫步桃花林;夏日里奔郊外水塘看荷花;秋日里新都桂湖满园金桂飘香,人民公园菊花灿烂,都是游人的好去处;寒冬腊月呢,万木萧疏,梅花独俏,更是值得看的,其集萃之处便是流芳千古的杜甫草堂。
因为四川人爱玩好耍,所以他们为自己设计的娱乐游玩的节目也特别多。即以正月为例,就有鸡日(初一)游庙,牛日(初五)送穷,人日(初七)游草堂,十六游城墙等说法。正所谓“说游百病免生疮,带崽拖娃更着忙,过了大年刚十六,大家邀约上城墙”。最热闹的则是正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举国同庆,四川人自然不会放过,便在青羊宫大办“灯会”。四川的灯会,自唐代起便很有名,至清代更是盛况空前。清人李调元诗云:“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活灵活现地勾勒出四川灯会这样一幅民俗风情画。
有如此之多的节目,于是一个“正月”,便几乎成了“玩月”,但四川人还嫌不过瘾。春节过了,连着吃喝玩乐,按说也足够了,乡下人该备耕了,城里人该上班了,生活又复归正常运行。但四川人不行,心愈耍愈野,收不住缰。大热闹下来,突然归于沉寂,特别难受,耐不住。想一想,春天夹了,百花盛开,好,就以这个名目,办花会!
二月十五这一天是百花生日(俗称“花朝节”)为由,大办其“花会”。“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当劳点缀贺花神”(清人蔡云诗)。有此“正当理由”,再加上这一天“碰巧”又是道教始祖老子的生日,四川人便比自己过生日还要高兴,一个个都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地直奔那两神并祭的青羊宫而来。
这似乎有点像广州人。和四川人一样,广州人也讲吃、嗜茶、好玩、爱花,因此广州也有早茶和花市。广州的花市和四川的花会,无疑都体现了两地市民对生活、对春天、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但又多有不同:广州的花市在春节前,四川所花会则在二月份;广州人赴花。市的目的主要是看和买,四川人赶花会的目的则主要是吃和玩。所以广州的花市是花儿们唱主角,四川的花会却是“百花搭台,吃玩唱戏”。四川人在这花会上,边逛边看边吃边玩边摆龙门阵。吃够了,玩够了,说够了,再每人买一个风车带回去,实在是惬意极了。
除此而外,花会还有一妙处,它同时是各种手工艺品小玩具的展销会,各路能工巧匠都到这里来炫示自己的手艺,值得看值得买的东西有很多,盆栽根雕,花种草籽,竹编泥塑,糖画面人……那薄得透明的青竹片编成的小青蛙都要跳起来呱瓜叫了,那彩色面泥捏做的关云长都要舞动青龙偃月刀催动赤兔马扛奔了……在这早春的阳光下,在这芬芳满园的天地里,样样都逗人爱引人喜。而有一样玩艺儿,更是几乎人人都要买一个带回去,作为逛花会的标志的,那就是风车车。细竹做的框架,彩色纸条做的车辐,轻巧灵巧,人拿着它一走动,它便呼呼地转,红红蓝蓝,黄黄白白,旋转出一片艳丽。看见满街风车车转了,四川人便确信春天真的来了。
四川人的很多盛会,总觉得这赶花会是最祥和最富有民间情趣和诗意的一种,难怪唐宋至今,它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四川人喜欢都市的热闹,也留恋乡野的清新,花会恰恰将这相悖的两方面融成了一片。自然能恒久地讨人喜欢。随着时光推移,时代变迁,许多玩艺儿都将淘汰更新,但花会,恐将会伴四川人到永远。
……
P61-63
第一章 巴山蜀水孕育的四川人
1.巴蜀形局
2.巴蜀黄历
3.“四川人”祖先的演化足迹
4.杂糅的四川人——四次大移民
5.九天开出一成都
第二章 “袍哥人家决不拉稀摆带”——四川人的处世哲学
1.“袍哥”式的四川人
2.善于自嘲——四川人的幽默
3.善于忍耐的四川人
4.万事和为贵的四川人
5.有点“假打”的四川人
6.精明的四川人
7.性格爽快的四川人
8.宽容开放的四川人
第三章 四川人活得好“安逸”
1.散打评书,四川人的草根快乐
2.浸泡在盖碗茶里的光阴
3.“堆长城”的乐趣
4.工作慢节奏
5.请客吃饭
6.好吃不过酒下饭
7.在街上打望青春
8.赶花会
9.边走边看
第四章 下里巴人的阳春白雪
1.自古文人多入蜀
2.李白——大才子的性情
3.万里桥边女校书——薛涛
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5.蜀中才子李调元
6.厚黑教主李宗吾
7.“麻辣鬼才”魏明伦
8.四川泡菜坛子酝酿的新式文人
第五章 打好经商“攻防战”——四川人的经商理念
1.讲究诚信,和川人做生意放心
2.注重防守,不冒无畏的风险
3.缺乏闯劲,少有大商人
4.坚持自己的眼光
5.赚女人腰包里的钱
6.紧紧把握潮流趋势
7.注重关系网,靠人际带来财富
8.四川商人成功的典范——刘永好
第六章 四川妹子有点辣
1.“辣”妹子火辣辣
2.满城尽带“女人香”
3.美女“扮嫩”有理
4.精明能干的四川女人
5.腹有诗书气自华
6.当美女遇上美食
7.四川美女的“小资情调”
8.美女之城探源
9.美女经济时代
第七章 “水煮”四川好男人
1.(粑)耳朵——四川男人的代名词
2.四川男人的细腻
3.四川男人的宽容大度
4.四川男人的幽默
5.“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烹调好手
6.闲散也是种气质
7.四川男人懂情调
8.恋家的四川男人
第八章 巴人蜀人一家亲——重庆人与四川人
1.成都重庆双城记
2.“热辣”重庆人
3.重庆崽儿砣子硬
4.“我的野蛮女友”——重庆美眉
5.四川人VS重庆人
第九章 四川新族群
1.快闪族
2.牙尖帮
3.口水秀
4.职业耍家
5.职业“麻手”
第十章 点击“四川人”的十大关键词
1.超女
2.球迷
3.方言
4.龙门阵
5.麻辣烫
6.冷啖杯
7.小吃
8.情歌
9.扎堆堆
10.变脸
某周刊在网上做了一个“四川人是天下的盐”的特别报道与调查。把四川人概括为“天下的盐”真是极为恰当。《马太福音》中基督对他的门徒说:“你们要做世上的盐”。这个盐,是一种很重的担当和责任。
四川是一个盆地,是一个适合当库房,当后方,不适合做市场,做战场的地方。这就是上帝要让它凹下去的原因。无论在历史还是现实中,“四川”已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名词,它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原的时空观——遥远、神秘、丰富、自成一体、充满诱惑。
环境与文化有没有关联,有怎样的关联?一直一来,学者们都在这条路上苦苦探寻。最后,还是法国启蒙哲学家孟德斯鸠,在名著《论法的精神》一书中说,“气候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认为不同气候会对各民族的生理、心理、气质、宗教信仰甚至政治制度,产生决定性影响。虽然学界对这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说法颇有微词,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固然也多少道出了某种真相。
有民俗学家得出结论,四川人(当然也包括重庆人)虽处内陆,骨子里却与地中海沿岸城市人群的特点极为相似:喜欢大家族式群居生活,好热闹、新鲜、刺激的东西,热情奔放,自由散漫,知足常乐……
事实上,四川人的特性很复杂,很难以一言蔽之。生活在这个盆地的四川人,与很多中国人一样,经过几千年的民族融合,已很难讲出自己的来源。四川人的念头,认为自己是四川人,所以才是中国人。四川人其实是一个移民概念,从生物学来看,民族融合之后,民族的生命力更强,像美国人,乃是全世界各民族融合而成。这也是四川人吃苦耐劳的生理基础。
外地人说四川人“不成器”。因为老子说“君子不器”。这是四川道家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的迥异之处。他们不喜欢任何人强加群体的义务,他们也爱自由,诚如裴多菲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四川人天生不愿受束缚,但在不自由的时代,四川人就显得爱走极端。
诗人何其芳曾苦苦呼喊《成都啊,让我把你摇醒》,但四川人会说,着啥子急,让我再睡几分钟。你等他醒了,几十万川军就心甘情愿地出川赴死。四川人并不是默默无闻的,试看当今文化界、娱乐界乃至企业界,哪里没有四川人的身影。
四川人也为生存奔忙,但他们也懂得享受生活。他们有一种在挣钱和生活之间求平衡的心态。他们会搬张小板凳,青瓷茶碗泡碗浓茶,悠闲地晒着太阳,摆着龙门阵。作家林文洵说:“成都人就生活在龙门阵,犹如他们大半辈子都浸泡在浓茶中一样。他们的文化滋养、历史知识乃至人情世故、生活经验等,很多都是得益于这些源远流长无所不包的生动活泼风味无穷的龙门阵。”因此,人们总是习惯用“世俗”来形容四川人。世俗,学问是很大的,作家阿城说:“世俗里‘世’,实在是大;世俗之大里的‘俗’又是花样百出。”四川人就是永远活的那么精彩,那么有滋味。
今天,让我们走近四川人,让我们了解你身边的四川人,读懂他们那波澜不惊,淡定自若的人生吧!
四川人很讲信用,他们深信“民无信不立”,鄙视那些不讲信用、谎话连篇的人。认为“那人不实在,不能共事”。四川人很诚实,心口如一,只要答应的事,总会设法去实现,哪怕自己面对很大的困难。在日常生活中,四川人较少有攻击性,防守性是其特长。
四川人善于吃苦,从来不抱怨。这种敬业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在商业世界里,四川人凭借这种意志,完成了许多人不能实现的事情。但他们也懂得享受生活,他们有一种在挣钱和生活之间求平衡的心态。他们会搬张小板凳,泡碗青瓷茶碗装的浓茶,悠闲地晒太阳,摆着龙门阵。让我们通过李世化的《四川人性格地图》走近四川人,让我们了解你身边的四川人,读懂他们那波澜不惊,淡定自若的人生吧!
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为人处事上,他们讲求和为贵,信奉中庸之道,主张办事适度,适可而止;信奉“得饶人处且饶人”,即使占理,决不得理不让人。他们洞达细心,从不放弃丰富多彩的闲情逸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四川人一味地妥协。在原则问题上,四川人是决不让步的。都说四川人“俗”,放眼过去皆是“俗文化”。殊不知,在如此世俗的环境中,竟诞生了如此之多的才子佳人。四川的女人辣,男人细腻。四川人善于吃苦,从来不抱怨。四川人就是获得那么精彩,那么有滋味。想更多得了解四川人,那么就来阅读李世化的《四川人性格地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