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谈编著倪春培编绘的《淞沪抗战之八一三》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1937年8月13日,当天日军悍然发起进攻,上海军民由此展开为期3个月的浴血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快速攻占中国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连环画《淞沪抗战之“八一三”》图文并茂,由青年连环画家倪春培绘图,连环画作家司马谈撰写脚本,通过一幅幅细致、逼真的线描画面,全面展示在这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中,中国军民上下一心,团结御敌、共纾国难的决心;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引导青年一代和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历史,珍惜和平。
司马谈编著倪春培编绘的《淞沪抗战之八一三》讲述了:继日军在华北发动“七七事变”之后,日本法西斯帝国主义开始了对华的全面侵略,中国人民也进入了全面抗日时期。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袭击国军孙元良第八十八师,我军被迫奋起还击,淞沪战火全面爆发。张治中、孙元良等将领指挥抵御日军人侵,黄梅兴少将率先为国捐躯。高志航率领空军英勇抗击,任云阁、阎海文等驾驶员先后壮烈牺牲。陈季良率海军也与日寇海军主力展开厮杀,伤亡惨重。
全国军民踊跃备战,各地军队奉命赶赴淞沪前线。蒋介石随意调派前线部队,造成指挥系统混乱,张治中身心疲惫,黯然辞职;陈诚成为前线最高指挥官。中、日两军在罗店分兵布阵,反复争夺,先后死伤两万多人,蔡炳炎将军壮烈殉国。同时,日军攻打宝山城,我国守军先后以阵地战、肉搏战,英勇御敌,直至全部阵亡。
日本随之召开内阁会议,被迫从本土向上海持续增兵。九月下旬,七十余万中国军队汇聚淞沪前线,与日军在大场、蕴藻浜一带展开决战。激战月余,两军均遭受重创。
中国军队被迫转为全面防御,陆续从前线阵地败退。谢晋元率“八百壮士”孤守闸北四行仓库,奋抗日军进攻。少女杨惠敏甘冒大险,泅渡苏州河,赠送国旗,激发国人抗战热情。
日军从杭州湾登陆,从浙江方向进攻上海。中国军队腹背受敌,被迫后撤。十一月十二日,上海全面沦陷。历时三个月的八一三淞沪抗战,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