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佳、李婧、周东升、汪铮编著的《左权/抗日英雄小故事系列》是一本针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抗日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党员左权短暂而又壮烈的一生。左权的一生是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事迹值得青少年学习和铭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左权/抗日英雄小故事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盛佳、李婧、周东升、汪铮编著的《左权/抗日英雄小故事系列》是一本针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抗日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党员左权短暂而又壮烈的一生。左权的一生是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事迹值得青少年学习和铭记。 内容推荐 盛佳、李婧、周东升、汪铮编著的《左权/抗日英雄小故事系列》以手绘图与文字并茂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了一位位抗日民族英雄从出生到走上抗日之路再到最后为国捐躯的伟大而又壮烈的人生故事。本书可谓是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套优秀读本,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知抗战历史,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这些抗日英烈激励着青少年追求更为崇高的精神境界。 目录 第一章 农家子弟的耕读生活 第一节 幼年家贫失父 第二节 母亲的言传身教 第三节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第四节 立志苦读 第五节 革命意识的萌芽 第二章 从拿笔的手到拿枪的手 第一节 报考讲武学校 第二节 从讲武学校到黄埔军校 第三节 黄埔新星在广东 第四节 光荣入党 第五节 初生牛犊不怕虎 第三章 留学苏联 第一节 向莫斯科进发 第二节 中山大学里的俄语“疯子” 第三节 听斯大林演讲 第四节 入伏龙芝军院 第四章 赴中央苏区 第一节 回国之初 第二节 整编闽西武装 第三节 宁都起义 第四节 红15军的改编 第五节 忍辱负重的左权 第五章 漫长的长征 第一节 突破封锁 第二节 克服雪山之难 第三节 胜利会师之后 第六章 百团大战 第一节 命令下达 第二节 百团参战 第三节 捷报频传 第四节 英勇战斗 第五节 辉煌的胜利 第七章 军民鱼水情 第一节 不给老乡添麻烦 第二节 帮助老百姓 第三节 我们是老百姓的兵 第八章 保卫黄崖: 第一节 兵工厂选址黄崖洞 第二节 艰难建厂 第三节 修筑防御工事 第四节 以少胜多 第九章 名垂青史 第一节 五月扫荡 第二节 护送彭德怀 第三节 壮烈殉国 第四节 举国哀悼 第十章 烽火中的真情 第一节 迟到的爱情 第二节 深厚的友情 第三节 难以割舍的亲情 第四节 替丈夫平反 第五节 父爱的温暖 试读章节 湖南省醴陵县三面环山,渌水从这里流过,山清水秀,风景独绝。其中有一座山岭形如猫状,每到秋天,层林便染成金色,这山就越发像一只俯卧的黄猫,于是人们把它叫作黄猫岭,又叫黄茅岭。 这里的人们大多靠耕种山田为生,艰难度日,苛捐杂税使得他们平日里吃不上米饭,不得不以红薯充饥,一年也难得买次鱼肉,是典型的“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赤贫农。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农历二月初十,在这只“黄猫”肚皮下的一户姓左的人家,一个小生命降临了,他的名字叫左权。 左权家三世同堂,佃着当地有名的财主匡印澄的13亩田地,日子虽苦却也其乐融融。父亲左兆新在务农之余,还会到青泥湾的窑厂去烧土碗。烧一炉窑的时间很长,要经过搁坯、舂泥、洗泥、晒泥、上釉等程序,整个过程需要60小时左右。左兆新白天穿着素净的补丁布衣出去,回来时身上布满了泥、水、汗,活像一个泥人,只剩下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在眼眶里打转。 生活的艰辛并未削减左权降生给父亲带来的喜悦,为了能让孩子吃好,他比平时起得更早,干活也更加卖力了,不分日夜连轴转,烧完窑后再将成品瓷碗用独轮车运到姜湾,卖出的价钱却不见好。 在左权两岁的时候,左兆新突然病倒了,左权的母亲张氏请来巫师做法,杀猪宰羊祈求上苍的保佑,可一切都无济于事,左兆新这一病就病到黄土里去了。当时他才31岁,正值壮年,谁都不曾料想厄运会突然降临,年幼的左权还没来得及把父亲的容貌记全,就再也没机会见他了。 父亲去世不久,左权的爷爷也怀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去世了。左权是家里面最小的孩子,他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大哥9岁,父亲和爷爷的相继去世,意味着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母亲张氏一人身上。她是一位坚强的中国农村妇女,不识字,不善言辞,却有一双勤劳的手。 张氏起早贪黑,独自承担了全家的生活重担。天还没亮她就早早起床,太阳落山时还在田里劳作。当黄茅岭所有的人都已进人梦乡时,她仍坐在油灯前,纺织、绩麻、刺绣、缝衣。 就是这样累死累活地干,一年到头,缴完繁重的租税,只剩下糠皮和谷草,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有时不得已,母亲便抱着左权外出乞讨。 生活的艰辛压得张氏不能有丝毫停歇,30多岁的人已经显出老态。 第二节母亲的言传身教 虽然家境困难,但张氏仍然乐于帮助和周济穷人,她的善良在黄茅岭有口皆碑。 村里有个年轻人很懒,一次,家里断了炊,也不出去挖野菜,他爷爷气得拿棍子将他赶出了家门。 这个年轻人走投无路,被左权的母亲喊到家中,耐心相劝:“好吃懒做没有出息,肯吃苦、爱劳动谁都喜欢。年轻人力气是使不完的,要立志做人。”母亲还把家里仅有的两斗稻谷送给了他。年轻人深受感动,一再表示要多干活,好好做人。 贫穷也并没有让张氏目光短浅,她对孩子们品性的教育向来很重视。丈夫去世后,张氏更加沉默寡言,想借助神灵的力量来振兴左家。在家里中堂,她供着的既不是“天地君亲师”,也不是土地财神爷,而是“驱魔大神”——钟馗。她希望借此驱逐大鬼、小鬼,保佑一家人的平安。 恰逢当时村里人尚武好义,青壮年都会一点拳脚功夫,左权也受了影响,拜了个师傅。从师傅那里,左权得知钟馗是个落第的武举人,会十八般武艺,死后以鬼为食,受到人们的敬重。因此,童年时代的左权非常崇拜钟馗,好动拳脚。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