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重要领导人。他以满腔热忱帮扶百姓,以磐石之志守卫国土,虽遭叛徒出卖,壮烈牺牲,然军魂不散,英名永铸,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李婧编著的《杨靖宇》是《抗日英雄小故事系列》丛书之一,书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再现了杨靖宇伟大而又壮烈的人生故事。
李婧编著的《杨靖宇》是一本针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本书旨在以这些平凡、生动而感人的故事来激励青少年读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明天会更好而努力奋斗。
2.英雄故事伴成长
杨靖宇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母亲,杨靖宇之所以在日后成了人人称颂的大英雄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他的母亲名叫张君,也是出身贫苦人家。虽然母亲不识字,但是母亲身上却有着最宝贵的品质,平日里母亲和二叔一家互敬互爱,人人都争着抢着干活,谁都没有过一丝一毫的抱怨。母亲和邻里更是能够睦相处,即使受了委屈,也从来都是一个人默默承受。母亲的善良和宽容深深地影响了杨靖宇,使他在少年时代就养成了淳朴、宽厚待人的性格。此外,母亲总会给杨靖宇讲好多英雄的故事,这些故事成了杨靖宇苦难童年的精神支撑。每天晚上吃过饭,杨靖宇和妹妹就围在母亲身边,缠着让母亲讲故事,母亲总能把一个个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花木兰替父从军,杨家将忠心为国等,其中让杨靖宇记忆最为深刻的故事就是岳飞精忠报国。有一次,杨靖宇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玩累了大家就坐在大树下休息,杨靖宇看大家都没有精神就自告奋勇地说:“我给你们讲一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吧。”小伙伴们一听顿时来了兴致,纷纷催促他快点讲。于是杨靖宇就学着母亲的样子讲起来:你们知道吗,大英雄岳飞也是咱们河南人,他的家乡在汤阴县。据说岳飞出生的那天傍晚,刚巧有一只大鸟从屋顶上飞过,所以他的父亲岳和给他取名叫“飞”,愿他像这只大鸟,飞得又高又远。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生活十分艰难。由于家境贫寒,岳飞小小年纪就去打柴割草,还能帮父母下地耕作,在艰辛的劳动中,岳飞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并学得一手好剑法和好武艺。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要去拦路抢劫,他们来约岳飞。岳飞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没有答应,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事儿,万万不能干!”众兄弟再三劝说,岳飞也没动心。岳母从外面回来,岳飞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咱不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岳飞说:“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岳飞带领的队伍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每次听说要和岳家军打仗,都非常害怕,有的甚至当了逃兵。虽然后来岳飞被大奸臣秦桧给害死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岳飞因此也流芳百世,人人敬仰。杨靖宇一口气讲完了这个故事,小伙伴们都听得入迷了,深深地被岳飞的精神所折服。其实杨靖宇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非常崇敬抗金英雄岳飞的文武双全,智勇无比,崇拜他率岳家军一次次打败金国的入侵。他痛恨张邦昌、秦桧等卖国求荣之人;他钦佩岳母为岳飞刺字的大义情怀,“精忠报国”四个字也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P0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