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追着历史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赫英忆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走在异乡的路上,我却感觉,所有的画面似乎都曾经见过,所有的面容似乎都那样熟悉。哦,我明白了,其实这一切,都是祖先遗留在我血脉深处的记忆……

《追着历史走》是作者赫英忆三十岁走遍中国,用年轻的手触摸历史;二十万真诚文字,以虔诚的心叩访文明。

内容推荐

《追着历史走》是作者赫英忆游走中国各地、探访考察各地历史文化的作品集。全书70篇,以散文为主,笔触覆盖到26个省区,按地域编排,共计约25万字。作者从当地的历史遗址或山水景观出发,使用通俗易懂、流畅优美而又严谨诚恳的文字,思考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探讨尘封岁月中的兴衰变故,感悟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中有不少对中华文明的独特解读、对传统观念的个人质疑,更有对于传统文化、历史遗产在现代社会传承扬弃的关注和探索,是一个80后年轻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用心思考和对历史、文化的真诚告白。

目录

第一辑 东北:祖先的土地

 独自

 丹东——故乡的山河

 沈阳——真正的故宫

 赫图阿拉长歌

 哈尔滨、长春、吉林速写

 诗二首

 永远的异乡人——故乡归来

 呼唤

第二辑 华北、中原:久远的悲歌

 闲话北京:文化融合中的大气、牛气和霸气

 “我姓叶赫那拉”

 感天动地一《知己》

 雪中絮语

 家在北京

 满江红·忆梁启超先生

 三百年后的相聚

 燕赵随想

 不一样的山东:济南品水,曲阜遇“娼”

 感悟山西(一):游大同,想北魏,哀鲜卑

 感悟山西(二):两次震撼——悬空寺、应县木塔

 感悟山西(三):五台山,生命的高处

 感悟山西(四):从晋祠到乔家大院

 内蒙古组诗

 悲情兄弟——铁木真与札木合

 我的大草原——梦幻锡林郭勒

 殷墟——穿越三千年的美丽

 秋风宝剑孤臣泪——寻访李鸿章

第三辑 西北:大漠的风声

 悲哀的遗忘——丝绸之路上的商队

 西安组诗(一)

 西安组诗(二)

 西北行(一):西夏王陵——最神秘王朝的最后痕迹

 西北行(三):诗二首——从青海湖到黄河边

 西北行(四):长城是个梦——嘉峪关随想

 圆梦新疆(一):从哈密到巴里坤草原

 圆梦新疆(二):心醉吐鲁番

 圆梦新疆(三):写给天池的诗

 家园

第四辑 华南、东南:旷古的才情

 美丽的西湖,忧伤的杭州

 感悟绍兴:江南才情和豪侠风骨

 湘鄂之旅(一):“走红”近现代中国的湖南人

 湘鄂之旅(二):马王堆,跨越两千年的美丽与神秘

 湘鄂之旅(三):岳麓书院——坚韧的文化图腾

 湘鄂之旅(四):从岳阳楼到黄鹤楼

 湘鄂之旅(五):湖北的那些人、那些事

 正在远去的桃花源——湘西凤凰古城游记

 江西速写(一):九江的诗,九江的水

 江西速写(二):“红色南昌”的遐思

 印象岭南(一):桂林的“神仙洞府”

 印象岭南(二):流放者和他们的土地

 印象岭南(三):牵动思绪的百年广州

 印象岭南(四):住在珠海,忙在深圳

第五辑 西南:难忘的雨雾

 成都印象

 或许,我永远不会从噩梦中醒来……

 思念深处的雨雾蒙蒙——忆四川大学

 人鼠情未了——大学宿舍传奇

 圣湖,圣湖

 大理故事

试读章节

丹东——故乡的山河

我的家族,从明末女真人的时代开始,世居辽东山乡,现在的行政区划属辽宁省丹东市下面的凤城市(原名风城满族自治县,后撤县建市)。我家是满族,正白旗赫舍里氏,和康熙皇帝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即索尼的孙女、索额图的侄女)是同宗。清朝初年,我的祖先“从龙入关”,在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据家谱记载,那位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关的先祖名讳“湟尔达”,曾因军功被皇帝封为“汗都将军”。多尔衮在死后遭到顺治皇帝清算,被掘墓鞭尸、削籍夺号,他所统领的两白旗的臣属子民们也大都被逐出京城、流放他乡。我的祖先也成为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贬黜至辽东边陲,世代“镇守高丽大门”,从京城将领沦为了戍边战士。再到后来,随着高丽(即朝鲜)彻底臣服于大清,戍边将士也用不着了,于是,我的祖先回乡务农,成为“赫府沟”的地主乡绅。

岁月流逝,祖先的功业和遭遇,家族的显赫和沉沦,都已是如烟往事,很难再牵动后人的喜怒哀乐。而辽东的这片土地,却长久地成为家族世代繁衍生息的家园。我的太爷爷、爷爷、父亲,都在这里降生、成长。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我没有出生在这里,但出生后不久,就和母亲一起回到了家乡,在东北的火炕上睡大了童年。后来,我又离开了家乡,先在四川读书,后到北京立业。许多年过去了,一切都在改变,唯独深埋心中的这份故土情、民族爱,一直没有淡漠过,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越来越浓,越来越深。

2004年来北京后,因为离家乡近,每年春节都会回东北过年。这个夏天,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我,再次从北京出发,踏上归乡之路。

火车飞驰,从北京驶出不久就跨过了山海关。满眼是望不到边的苞米地、高粱地,绿得让人心醉,美得让人神迷。远处平缓起伏的山脉,如同巨龙的身躯,守护着这片黑土,守护着世世代代的东北人。

我又回到了小时候和母亲、姥姥姥爷共同生活的小镇——青城子。在这个位于丹东凤城西北角的山区小镇,我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光阴。现在,小镇处处都在破土动工,幼年时生活过的老房子已经拆掉,正在改建楼房。这让人觉得伤感,因为再也寻不到那个小院、那间小屋、那方火炕,但又无可奈何,只能把它们留在记忆深处。离姥姥家不远处的那条小河还在,小时候,无数次来到这里嬉水摸鱼。那时候,河面游着野鸭,河边长满了芦苇。现在,河面变窄了,河水变浅了,而且再也看不到游鱼和野鸭,因为河对岸建起了工厂,从此河水不再清澈。

还有那座青城子最“值钱”的建筑——溥仪行宫,是溥仪1943年春以伪满洲国皇帝身份视察这里的铅矿时休息的地方。小时候,那里是工人俱乐部,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后来,因为企业不景气,工人俱乐部停办,那里逐渐冷清。这次去一看,这座“丹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已是屋宇残破、荒草没膝,很难想象出当年的热闹景象。

就这样,我在完全变了模样的小镇上,努力寻找着记忆的残片,再现着当年的容颜,心中一阵阵伤感。

还好,亲人们的笑容和当年一样真挚,亲人们做的东北菜和当年一样可口。酱棒骨、炖土豆、酸菜粉条、白肉血肠,还有关东的烈酒,给了我记忆深处的醇香……

P7-9

序言

10年前的端午节,我收到了中国传媒大学(当时名为“北京广播学院”)的硕士录取通知书,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从童年生活过的那个山乡小镇,到县城、省城,再到首善之城北京,随着视野的开阔、阅历的增多,我越来越感觉到“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同等重要,某种意义上“行万里路”对于人生成长更为不可替代。书上读来的知识,是别人思考的结果,而亲身的考察感悟,才是属于自己的心得、收获和财富。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学习者和思考者,只有亲历其地、亲见其迹,才能将书本上那抽象凝固的文字符号,转化成眼前鲜活立体的生命画卷、时空活剧。每一位真正的学者,都曾走出书斋,完成自己的文化之旅,探寻山川,叩问先祖,造访大地,触摸文明,逐渐从求学者变成寻道者,所寻所悟之“道”,才是不可替代之“学”。

这也是我从小的梦想。二十年前,当我还是一名初中学生,就曾如痴如醉地迷恋着历史教科书上的甲骨简牍、铜鼎钟磬、秦俑汉砖、唐碑宋塔、明清宫阙,渴望着能穿越时空,与它们亲密接触。而那些留名史册的大人物们,在我眼中也并不十分遥远模糊,总会在我闭目冥思的瞬间,有血有肉地站立在我面前。

于是,硕士阶段的学业完成后,我决定用上几年时间,游走中国各省区,探访各处史迹遗址,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上下几千年。为儿时的梦想,为今天的寻道。

7年过去,计划基本完成,一路走走写写,就有了眼前这本书。

追着历史走,回望尘封岁月的兴衰变故。思索风流人物的功过是非,感悟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力求对中华文明的独特解读,对世俗观念的个人质疑,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思考。

毕竟年轻,书中的一家之言,难免浅陋谬误,还望读者宽容、雅正。

7年间,不少人和我一路同行,今天的这本书,也蕴含着他们的关爱和支持。

感谢我已在天堂的父亲和母亲,这本书是敬献给二老的礼物。岁月流逝,对你们的爱和思念与日俱增,你们永远是我前行的莫大动力。

感谢中国文联出版社的郭锋老师,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许多劳动和辛苦。

感谢“中国满汉双文书法第一人”叶赫那拉-根正先生,百忙之中精心为我题写了满汉双文书名。

感谢所有的亲人、朋友们,总是用温暖的笑容和真挚的话语,给我前进的动力。

感谢我各个阶段的老师们,从各方面给我知识的养分和人生的启迪,无论我毕业多久,他们一直关注着我,支持着我。

感谢我的学生们,总会和我分享旅途中的点点滴滴,共欢乐,同思考。尤其是北京城市学院的李闯同学和周倩莹同学,前者精心篆刻了我的满汉双文印章,后者为我的书设计了精美大气的封面。

32岁,正是年轻有为时,我还会一路走下去,继续走走写写。

愿您,亲爱的读者,继续和我同行。

2014年夏于北京家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