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化不苦旅(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伯庸//斯库里//李志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文化不苦旅(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的作者们(马伯庸、斯库里、李志)沿着诸葛亮北伐路线展开了一次自驾之旅,以随笔的形式把四川、甘肃、陕西等地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地域历史等进行编撰汇总,是一部地道的历史文化题材图书。本书行文丝毫不显生硬,趣味横生,图文并茂。

内容推荐

马伯庸、斯库里、李志,一个三国痴、一个毒舌影评人、一个文化公司CEO、一个大牛编剧,通过《文化不苦旅(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一书,带领读者进行一场突发奇想的诸葛亮北伐自驾之旅。追寻丞相足迹,自成都一路北上,沿途美食美景、文化典故层见叠出,而四个吐槽大师之间最基本的信任也丧失殆尽……

以史为由却不必深沉,文化之旅也能轻松愉悦。

重走一遍北伐路,活在史书冷冰冰记载中的诸葛亮成为一个被无数细节构建出来的、活生生的人,甚至将成为我们共同的朋友。看他曾看到的山水,走他曾走过的栈道,呼吸同一个秦岭的山风,观察同一条汉水的奔流,大概这就是对他最充分的了解和尊敬。

目录

我为什么要重走北伐路

叹息之壁:浅说诸葛亮的北伐策略

北伐路上的小美好

第一站 丞相的成都

第二站 命运交叉的雒城

第三站 蜀汉的伊谢尔伦——剑阁

第四站 山水广元

第五站 蜀汉陪都汉中(上篇)

第六站 蜀汉陪都汉中(下篇)

第七站 沉睡的诸葛墓

第八站 马超的愤怒

第九站 穿越祁山道

第十站 祁山!祁山!祁山!

第十一站 木门道的悲伤你永远不懂

第十二站 街亭诔

第十三站 关山度若飞

第十四站 秦岭

第十五站 悲喜交加的五丈原

尾声

北伐美食游记

三国梦

试读章节

白马关这一带已经被开发得差不多了,虽然还是位于山中,但附近有好几个宽阔的高级会所和休闲步道。我们沿着山路开了一阵,开始下起小雨来。蒙蒙细雨之中,车子不知不觉开进一个村子。这里叫凤雏村,但村落里的建筑青砖黛瓦,翘檐飞挑,有几分徽派风格,墙色非常新。我们死活找不到血墓的方位,只得下车询问。

村民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有三个村,白马村、七里村和凤鸣村,2007年为了配合白马关景区,合并成了凤雏村。后来汶川大地震后,这里又建起了一系列仿古建筑,如今叫作倒湾古镇。我们问庞统血墓怎么走,村民遥指远处说:“你们朝那里走,很快会看到路边有片水泥地,开进去,不远就是。”

我们依言而行,果然很快在路右边看到一片突兀的水泥平地,不似有路。我们尝试着往里开,发现水泥平地另外一端,就没柏油路了,而是一条土路,两侧茅草足有半人来高,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车往里开了一段,左边的草堆出现了一个缺口,远处隐隐可见古碑。我连忙大喊说到了!黄二桶一个急刹,车停在了路中。可两侧根本没有停车的地方,他只能一咬牙,把车别到旁边的草丛里。

我没顾上管停车的事,跳下车就跑了过去。远处是一片幽静的空地,碑身隐约可见。走近一看,居然碑旁还坐着一个人。那是一位老者,须发皆白,手里拿着手持渔鼓、简板,正咿咿呀呀地唱着什么,声音浑浊嘶哑,在细雨旧碑映衬下却别有一番韵味,让人想起潇湘夜雨莫大先生的胡琴。同行者说这叫道情,也叫竹琴,是川中曲艺的一种。我听了一阵,虽不明其意,却觉得颇能对应心中怀古幽思。这里人迹罕至,极少有人拜访。老人端坐于此自顾说唱,旁若无人,简板起落,不知又带着怎样一番心境。

老人旁边那块碑上写的是“汉靖侯庞凤雏先生尽忠处”,是清代同治七年罗江知县所立,旁边还写了许多小字。因为光线原因,看不清字。

再往里走,还有一块半埋在枯草中的石碑,上书“落凤坡”三字。远处有庞统血墓,比白马关的墓要简陋得多,再往高处看一片石垒严整,据说是张飞点将台,诸葛瞻父子死节也在这里。

我左看右看,总觉得不太对劲。落凤坡是罗贯中杜撰,说刘备埋庞统于此,未免于史无征。现有资料全自清代,不足为凭。不过民间传说既然如此,也没必要深究,权当是寄托哀思之情,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罗江这里还传说农历正月二十六是庞统生日,要举办盛大庙会。这同样也是史无明载,后人附会而已,但相传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已成文化,起源的真伪已不重要。陆游路过庞统祠墓时写过一首《鹿头关过庞士元庙》,其中有两句:“英雄今古恨,父老岁时思。”可见那时已有父老每年祭奠追思庞统,这就已经足够了。

离开庞统血墓,我们继续北上。开始时沿途还能看到山势连绵,一过罗江县城,地势便开阔起来。我拜访庞统祠墓前的那个疑问,忽然有了答案。

广汉一德阳的地形非常特别。成都以北,龙门山脉以东,广元以南,是一片狭长的盆地平原。但就在广汉一德阳东南一侧,隆起一条龙泉山脉,和金牛道恰好在德阳交会。白马镇正在这交会点上,成为成都平原北方的最后一道屏障。任何从北方来的来犯之敌,必须要在这儿面对守军最顽强的阻击。所谓剑门五关的最后一关,绝非浪得虚名。唐朝杜甫曾做《鹿头山》:“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最后两句,一语道破了白马关附近的山河要旨。过了白马关,就是“险阻尽”“原野阔”的平坦地形了。

P41-42

序言

我为什么要重走北伐路

我为什么要重走北伐路?

曾经有人问我:你最喜欢三国里哪一段?我反问道,这得看我多大年纪?

小时候听评书,最喜欢《长坂坡》,白袍赵子龙七进七出,豪气冲天,帅到没朋友。十七八岁的时候,正是最中二的时代,喜欢的是舌战群儒的潇洒、千里走单骑的惊险、横槊赋诗的霸气,还有从来不好意思承认的董卓戏貂蝉、曹操戏邹氏……到了二十多岁,读正史的时间多过读演义,兴趣点逐渐转移到了更细节的东西,更痴迷于各种似是而非的阴谋论:曹氏兄弟和甄妃的桃色八卦、宛城之战背后的惊天大阴谋、白帝城托孤到底是怎么回事。

时至今日,如果再有人问我最喜欢三国哪一段,我会郑重地告诉他,是诸葛亮北伐中原。

诸葛亮在演义里六出祁山,正史里五伐中原,是三国最精彩也是最后一场大戏。国人心目中的三国,在五丈原随着丞相归天就已经结束了。每次研究这一段,我都能找到不同理由去喜欢它。

一开始,看的是空城计,是失街亭,是神奇的木牛流马和更神奇的禳星续命,满眼全是传奇。然后再看,关注的是军阵厮杀、奇谋对决,陶醉于波澜壮阔的史诗对决。慢慢地,演义的衣衫被剥落,露出历史真实的素颜,却依旧无损它的魅力—围绕秦岭地形的战略博弈、苦心孤诣的粮草攻略、殚精竭虑的军政布局……了解得越多,越能感觉其中萦绕着一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

然而,我现在再去审视这段历史,用这些关键词去形容都显得不那么合适。说传奇则失之轻薄,说悲壮则失之滥情,讲忠义过于迂腐,谈军略又太细碎。种种言说,都未能切中腠理。最终所有词汇都逐渐淡出,沉淀下来的,只有两个字:责任。

这是一个关于责任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去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完全为了一个事业着迷。为了完成一个承诺,他殚精竭虑,穷尽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并愿意为之付出生命。世人都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文眼,我倒觉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才是真正读懂了诸葛亮的用心。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当初读《出师表》,读出的是颐指气使的权臣味道。后来有了孩子,他重读《出师表》,才发觉这根本是一位即将出远门的父亲对自己儿子的絮絮叨叨,在絮叨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感。这种精神,是真正贯穿整个北伐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让诸葛亮超越同时代所有人、名成千古的根本原因。

因为这份偏爱,我一直对这段往事念兹在兹。我的第一篇三国小说,就是以《街亭》为题。第二篇三国小说,起名叫《风起陇西》,讲的是北伐期间蜀汉内部发生的故事。我不是诸葛粉,有时候还会黑一下,但在内心深处,我始终对那个人在这个地方做的这些事情无比痴迷。

2013年,一个朋友去了秦岭褒斜道,在微博上晒出照片,说这里真美,丞相当年就是在这里走过的。那时候我忽然意识到,诸葛亮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当年走过的道路,如今还在。到了今年,我的一个朋友邵雪城搞了一次环中国自驾游,从四川进藏的时候发来照片,我忽然心中一动:我为什么不能去秦岭看看呢?

和人间世事不同,大自然是不会轻易变化的。秦岭之间的地势通路,区区千年时间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动。如果我现在去的话,大体和诸葛亮所看到的景色差不多。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纸上得来的始终没有直观印象,还是要亲身用脚去丈量一下,才会有真实的感觉。围绕北伐的种种分析和疑问,在你真正置身其中时,说不定便可迎刃而解。即使解不了,也没关系。正所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站在秦岭之中,想象着诸葛丞相和蜀军在千年之前,就在我身立之处默默开过,朝着长安的方向坚定地前进。我们同样闻着山林的味道,感受着陇西吹来的风,这是何等让人激动的体验。

这个念头从萌发时起,就越发强烈,无法抑制,于是一贯懒散的我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行动力,总算赶在秦岭落雪之前,规划好了计划。

是的,我要出发了,我要重走一次丞相的北伐路线,请允许我用一串惊叹号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目前大概的规划是这样:我将于2014年10月20日从成都驾车出发,然后沿广汉、德阳、绵竹、江油、广元一路到汉中,拜祭过勉县诸葛墓、游过汉中城后,转向西北,走康县、西和县、礼县开到天水。北上街亭,自陇县南下宝鸡,下探褒斜道,再折回至五丈原,继续东行至子午谷北口,抵达西安。

当然,这是个粗略规划。北伐路线涵盖太广了,一次根本走不完,所以走到哪算哪。比如路过江油的时候,说不定一高兴就去阴平小道转转。总之随走随看,不搞得像工作安排那么精确赶人。沿途我会在微博上做直播,晚上在微信上有比较详细的游记,期待大家如果知道当地有什么特别好吃的美食和隐秘的三国小景点,能偷偷告诉我。

顺便说一句,朋友听完我的计划,说你这不是诸葛亮北伐路线,那到五丈原就结束了。你最后回了西安,严格来说是刘禅路线,所以还得去趟洛阳……

好啦好啦,一提到这个我就收不住话,换个话题。

这次自驾游,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文化不苦旅”。因为它没那么深沉悲悯,也没那么高大上的文明尺度思考,更不是专业考古勘察,就当是一次脑残粉的朝圣之旅吧,开开心心地走走偶像走过的路,对我来说就足够了。人生已是如此艰难,旅行的意义,还是肤浅一点好。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诸葛亮的一句话作为收尾: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0月20日,北伐再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