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微笑千年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本性禅师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三、工厂是道场工作是修行

我曾有文:《生生死死为哪般》。在该文中,我阐述了生,为什么生?死,为什么死?结论则是:人的求生或求死,生或死,都是为了趋于至善、回归至善,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生命的最大目的。

基于此,我们就理顺与解决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工作?为什么学习?为什么生活?为什么修行?乃至,为什么当官?为什么经商?答案是,做这些,都是为了趋于至善、回归至善!如果,谁的生与死或求生与求死,其结论与此不同,那么,便是有违圣教、有违圣道。

如果,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趋于至善、回归至善,那么,我们的一切努力,便应具有善念,应为善行。在此之中,一念善,则圣,一念恶,则魔;一念正,则修行人,一念邪,则损道人。一念善正,则小我转大我,人间亦净土;一念恶邪,则大我变小我,人间成地狱。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禅的最高境界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或者说,是从真空到妙有,再从妙有到真空。反之,亦如,即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或者说,从妙有到真空,再从真空到妙有。就如:从无青青翠竹,到有青青翠竹,再到无青青翠竹。亦如:从有郁郁黄花,到无郁郁黄花,再到有郁郁黄花。在这无一有一无、有一无一有之间,层次、境界,已经上了一大层,获得了升华,产生了超越。

据上,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事业,甚至爱恋与婚姻,也一样。我们在这些过程的经历与体验中,要在境界上做好文章,也要有超越与升华。本着趋于至善、回归至善的总原则、总目标,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事业,乃至爱恋、婚姻,只要心存善念、身为善行,那么,我们时刻做的便是善举,便是功德。为此,工厂便是道场,工作便是修行。为此,商场亦是道场,而不是所谓的战场。战场与道场,只是一念之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大家为什么当官?服务众生,为众生作牛马啊!为什么挣钱?为众生创财富,福利众生啊!因此,对当官的而言,权拿来干什么?就是要使出来啊,为百姓造福,就是要实现公平正义。对经商的而言,钱拿来干什么?就是要花出去啊,做有益众生的投资,做帮助弱势众生的布施,用于提升自己的修养等等。

佛家讲佛性本善,儒家讲人性本善。为了趋于本善、回归本善,在儒家,就强调了忠孝、礼义、仁慈、诚信、智勇、廉耻等。是啊,夫妻不礼行吗?朋友不义行吗?臣对君不忠行吗?子对父不孝行吗?做同事不诚不信行吗?上不慈下不仁行吗?做善事,不智不勇行吗?都不行啊!

有人要问:既然宗教界人士修行,是修行,官场商场人士工作经商,也是修行,这之间,便无差异,那么,何必还要宗教界人士?宗教界人士何不与大家一样也过过世俗的生活?这是好问题。有好问题,必有好答案。大家都在说一句话:术业有专攻。宗教人士,全身心投入宗教,就是为了做到专业、榜样。专业,意味着直接。非宗教人士,就难以做到专业,难于直接深人宗教精神,因为,精力有限,因缘影响,他的专业与直接要放在另外的时空中。无法做到专业与直接,便只能是业余与间接,便难于成为深具信服力、摄受力的榜样。而每个行业,都是需要专业人士与榜样人士的。佛教界要僧人做人天导师、模范人天,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短暂,谁都有百年之后。有人说:有人生死轻如鸿毛,有人生死重如泰山。为何轻?因为不向善、不向上;为何重?因为向善、向上。我坚信,至善,是世界的本源,是推动因缘创生世界的第一念原动力。趋向至善、回归至善,是宇宙的最高真理,是世界的本质,是人类生存的最大价值,是人类生活的最大意义。

至善被隐没的人间,是黑暗的世界。

光明的世界,就是至善在人间得到彰显。

P8-11

目录

一、珍惜生命中的贵人

二、生生死死为哪般

三、工厂是道场工作是修行

四、欣赏残缺之美

五、悟时自度

六、人生四季怎么过

七、诗人永不死

八、起点与终点

九、平淡与平凡

十、息灭妄念的三绝招

十一、禅的动脉

十二、生命的前沿与后方

十三、“包容”二字重千斤

十四、禅忍

十五、随缘自在与知足常乐

十六、要让梦想快乐飞翔

十七、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因缘

十八、我的宗派观

十九、公私分明

二十、惜福积福

二十一、为僧当为释弘一

二十二、道未远离

二十三、佛陀的改革

二十四、回不去了

二十五、还回那香与果

二十六、蒲甘的千寺万塔

二十七、佛教是东方文明的特质

二十八、青海塔尔寺的台阶与门槛

二十九、信仰者的墓志铭

三十、慧能禅师的创新

三十一、教育与惩罚

三十二、佛教的养生之道

三十三、三界无怙唯戒可恃

三十四、回头是岸

三十五、修身贵慎独

三十六、以小博大

三十七、觉知内心

三十八、参破爱憎妄情

三十九、禅净好双修

四十、心灵的拯救

四十一、微笑千年

四十二、谁在轮回

四十三、挑开死亡的面罩

四十四、禅悟病苦

四十五、唤醒心灵的主人

四十六、粉碎你心中的恐惧

四十七、人生的两点一线

四十八、佛陀的启示

四十九、21世纪心灵运动

五十、修行就是休闲

序言

半座人生

有一次,佛陀说法时,见大弟子迦叶于人群中听讲,便停了下来,与迦叶打招呼,叫迦叶到他身边,他还挪了座凳之一半请迦叶上座。迦叶坚辞,但佛陀还是请他坐,并请之为众说法,此即佛陀分座迦叶的故事。分座也叫半座,比喻前辈请晚、辈弘法,也比喻恭请者礼贤下士,予受请者与自己同等的地位,该公案载在《杂阿含经》中。在《法华经》中,也有类似公案,讲的是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迦佛的故事。佛陀曾经受前贤半座,自己又分半座与后辈,说明了佛陀重视弘法,希望重视弘法的传统代代相传。

佛陀教化的一生就是弘法的一生,从初转法轮到嘱咐遗教,浩如烟海的三藏十二部经典,由此而出。可以说,佛教有今天,除了修证的功德之外,重要的是千百年来,有历代高僧大德踏着佛陀的神圣足迹,不断弘法。

弘法的意义,在于使佛法之脉绵延不绝,在于使众生的慧命不断得到解救。法脉不绝,便是正法久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救人慧命。

弘法的对象,并不限于人。其实,在我们的弘法中,在场的就有许多其他的包括六道的众生。因为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皆会闻法。

有人会说:我刚入佛门,或以前从未接触过佛法,弘法内容我听不懂,怎么办?别担心,是否听懂、看懂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是否听了、读了、诵了。一旦听了、读了、诵了,不管你懂不懂意思,皆已入了你的阿赖耶识,皆已种下了佛法的种子,这是个美好的转识成智的过程。你的善业由此积累,你的善果由此产生。见过转经轮吗?轮上有经文,一圈一圈转着,只要一眼望去,也许,你未必看清其文、明了其意,但佛法已转入了你的脑、你的心、你的识,必将转识成智。

我常想,在佛陀涅槃2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有佛法可以弘、可以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诵,这是多么难得、多么稀有啊!因为佛陀证法不易,佛陀的上首弟子们结集不易,祖师们取来得不易,历代流传下来得不易!可以说,中国佛法堪称中国化的优秀历史文脉与民族精魂。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

因此,作为佛陀的内围弟子——僧人们,一定要弘扬佛法。作为外围弟子——居士们,一定要听闻、阋看、念诵佛法。作为社会大众,一定要尊重、包容、理解佛法。

“众生慧命,系汝一人。汝若不为,罪在汝身。”

衲本性作为僧团之一员,承前贤加被,有幸常得半座,很是感恩,当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及义务与责任,但祈因缘常俱足,成就毕生弘法愿。期望与四众同仁共同精进,众志成城。

在中国,关于弘法,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如: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神光说法,天花乱坠。而佛教,更有许多有趣的经典故事,内容包括:人生非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爱情婚姻家庭的、学业事业的、为人处世的、伦理道德的、文学艺术的、哲学宗教的……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有如一部百科全书。有兴趣的话,在听我说的、阅我写的之外,大家还可以去查找看看,美妙着呢!

内容推荐

本性禅师认为:至善,是一种天然的生命力,是一种天然的意志力,是一种天然的向心力、凝聚力、向上力,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强大力量,是世界的本源以及真理自身。这至善,是世俗伦理与道德向上抵近的方向,因之,世俗的真纯美也就有了判断的基本标准。

人类,毕竟是世俗的。趋向善,抵近善,需要过程、形式、方法。佛家给我们的路很多,但不外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闻思修,戒定慧;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中,慈悲为先。而儒家,给出的道,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间,以仁孝为先。而基督教给的径,则为——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你们也要怎么待人。此际,以博爱为先。

《微笑千年》以此种方式,探讨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事业,爱恋与婚姻。回归这一切的本源,衡量这一切的标准在于我们是否趋向善。我们从书中看到一位禅师在生活中的思考和修行。

编辑推荐

《微笑千年》作者本性禅师从佛教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该怎么度过,如何去获得成功、快乐和幸福,并挖掘出了生命的真谛,即平淡、平凡才是生命的本质。在面对世俗的各种纷扰、烦恼和欲求时,要学会随缘自在与知足常乐,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懂得惜福积福。此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禅、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因缘、他的宗派观、佛陀的改革、慧能禅师的创新以及佛教的养生之道,等等。

本书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广征博引,将深奥的禅理贯穿于日常生活、古今中外名人轶事之中,让我们于不经意间品味生活百味,体悟禅者的睿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3: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