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兆才编著的《许世友故事》内容包括:1.少林寺练就了真功夫;2.义勇军大队长;3.刀劈“清乡团总”李静轩;4.打不死的敢死队队长;5.模范诱伏战;6.奇袭牙山,打垮赵保原;7.“破网”灭敌的智慧;8.莱芜战役俘虏敌军长;9.胡琏碰到了“神行太保”;10.孟良崮战役立大功;11.要在胶东唱主角,唱大戏;12.给范汉杰当头一棒;13.“三户山”换旗帜;14.打得范汉杰走投无路;15.攻克莱阳;16.两天攻占周村;17.占潍县活捉敌军长;18.兖州城头飘红旗;19.毛泽东点将;20.采用“牛刀子”战术;21.两面都是主攻;22.吴化文终于起义了;23.王耀武不再耀武;24.信心鼓得足足的等。
用身经百战来形容开国上将许世友一点都不过分,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入少林寺,通晓十八般武艺。土地革命战争中,他曾以“打不死的敢死队队长”而出名,从班长当到军长,一到战斗关键时刻,就挥起大刀杀人敌阵。抗战期间,设计过“模范诱伏战”香城固战斗,在胶东杀得日伪顽闻风丧胆。解放战争,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立大功,指挥内线兵团保卫胶东,攻克兖州、济南,渡海作战解放长山列岛。战争年代出奇制胜,屡建奇功。和平年代不改本色,下连当兵。七十四岁主动请战,指挥自卫还击作战……胡兆才编著的《许世友故事》中叙述了许世友从士兵到将军的传奇历程,表现了他襟怀坦荡、忠孝双全的人格魅力。
几天后,许世友又来到妙兴住持的门口,跪着说:“大师,你不是说等举行收徒仪式后让我回乡的吗?怎么没有动静啊?”
妙兴住持答日:“我当时原话是收徒仪式之后再说,并不是说仪式过后一定会让你回乡。你对二位徒弟说要灭七情绝六欲,作为师父你做得到吗?师父是要以身作则的,要带头执行寺规,要带头灭七情绝六欲。”
许世友认为妙兴让他钻套子,耐着性子说:“树有根,水有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俺娘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拉扯大,她现在病重,我去看看她有何不可,我只看一眼就回来,你是大师,这么大年纪,也要带头以慈善为本。每个人都有父母,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请师父三思。可怜我一回,让我回去吧!”
妙兴被他气得嘴唇颤抖,围着许世友转了两圈,心想,这小子太厉害,尖嘴利牙,竟敢教训我。他一边想,一边却看见许世友一脸愁眉,心里突然动了怜悯之心,想想自己与许世友的身世一样,也是从小入了少林寺,对父母没有一点回报,现在父母已亡,十分惭愧j但是,铁的寺规任何人都不能破,怎么办?他左思右想,终于想了个自以为周全的决定。便对许世友说:“我想发发慈悲让你回家探母,可是近千名弟子可能不会让你走的。这样吧,你哪天要冲破五道门,你就可回乡。”说罢,加重了语气强调:“不过,这五道门每一道都有数十名弟子与你比武,你如打得过他们就走,打不过我也无能为力。”
许世友觉得为了回乡探母,已与妙兴住持弄得红了脸,再在这里待下去也没有意思了,便横下一条心,决心闯闯这五关。
许世友收拾了行囊,等待通知。不多时日,一个小和尚跑来对他说,妙大师说现在可以回乡了。许世友从床上取出哨棒,直奔第一道门,这时早有近百名和尚等候在此。许世友挥舞哨棒直冲人群,吆喝声惊天动地。许世友后退几步,直扑人群,一阵打斗,他力搏众和尚,最后杀出了重围,冲出了第一道门。
在闯第二道门时,他紧紧腰带,一个纵向,来了个“鹞子翻身”,从十几个和尚的头顶上掠过,顺利地冲了出去。这时,他的身后传来了一阵“不得了,了不得”的惊叹声。
过了两关,许世友的信心被鼓了起来。他想,为了能看到母亲,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于是,他精神抖擞地向第三道门冲去。许世友远远看去,只见这里有四十多个和尚分成两边,虎视眈眈地望着他。他快速地转动着身体,瞅到了不远处有棵松树,脑子一转,心生一计。他来到松树下,躺在地上休息,给对方看起来好像很累、很疲乏的样子,以麻痹对方。
他这一计果然生效,那些和尚见状,原来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有的放下棍棒站在一边休息,有的三五成群地坐在地下“吹牛”,有几个还跑到许世友面前,问他是否受了伤,劝他不要坚持回家去探母了。见许世友“累”得话也懒得说的样子,便摇摇头,转身离开了。许世友见机会到了,他一个前滚翻,立起身子,大步流星地越过了第三道门。
当许世友冲出第四、第五道门后,一个小和尚跑来,给许世友递了二十块大洋,告诉他说:“这是妙大师送给你的,既是回乡路费,又是奖励,大师说,念你在这八年中练就了真功夫,嘱咐你回乡永远记住你是个少林弟子,不要以为手脚有功夫,就随便伤人害人。”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