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的《庄子》一书深刻而有趣,它融合寓言、哲理与生活为一体。其思想博大精深,要读懂它并非易事。由黄利主编的这本《图解庄子(全新图解)》采用全新的图解方式,插入一百六十幅手绘插图、近百张图表,让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悟出真正的“逍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图解庄子(全新图解)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战国)庄周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庄周的《庄子》一书深刻而有趣,它融合寓言、哲理与生活为一体。其思想博大精深,要读懂它并非易事。由黄利主编的这本《图解庄子(全新图解)》采用全新的图解方式,插入一百六十幅手绘插图、近百张图表,让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悟出真正的“逍遥”。 内容推荐 庄子,战国蒙人,道家学派之集大成者。他用毕生之学,著成《庄子》一书。该书文采斐然,是后世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源泉;其奇伟的哲学思想,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奠定了中国哲学之根基。 《庄子》是一本深刻而有趣的书,融合了寓言的生动、哲理的思辨、生活的鲜活,读起来倍感轻松。但是,想要真正读瞳它、体悟它、运用它却并非易事。为了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庄子》,由黄利主编的这本《图解庄子(全新图解)》采用全新的图解方式,将庄周的智慧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用更为生动直白的语言帮您更轻松地读懂庄子世界里真正的“逍遥”,让您对人生的现状有另类的解读视角。 目录 《庄子》思想结构图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揭秘庄子其人其书 1 百家争鸣的乱世战国:庄子的时代 2 乱世隐者:庄子其人 3 道家二圣:老子与庄子 4 南华真人:庄子与道教 5 三分其书:《庄子》篇目 6 真人、隐士、士大夫:《庄子》哲学的三种境界 7 魏晋风度:《庄子》与玄学 8 多种体裁的浑沌组合:《庄子》的文体形态 9 语言大师的多面手法:《庄子》的语言特色 10 在发展中创新:《庄子》研究 第2章 逍遥游 1 逍遥游:对自由的畅想 2 鲲鹏展翅:逍遥游的四大境界 3 无穷之境:逍遥游的三种做法 4 无何有之乡:寝卧树下的悠然 5 曳尾涂中:自由自在的乌龟 6 神人的逍遥境:不以俗物为务 7 许由不受天下:我是一只小小鸟 8 大鹏鸟与麻雀:幸与不幸 第3章 齐物论 1 齐物论:万物齐同的世界 2 大道为一:其实世上本没有路 3 庄周梦蝶:蝴蝶也能梦到我 4 濠梁鱼乐:我知道鱼儿的快乐 5 鼓盆而歌:达观地对待死亡问题 6 庄子将死:中国式精神解脱 7 丽姬嫁夫:他乡也是安乐地 8 朝三暮四:本质没有变 9 大言不辩:最高的争辩术 10 望洋兴叹:走出世俗小天地 11 井底之蛙:只见一隅 12 说梦:人生就是一场大梦 第4章 养生经 1 养生经:游刃有余地生活 2 心斋和坐忘:养生之法 3 庖丁解牛:养生之道 4 缘督以为经:养生之本 5 沼泽野鸡:愿为自由顾 6 无乐:至极的快乐 7 夜梦骷髅:不要为人事而累 8 呆若木鸡:斗鸡中的王者 9 养生如牧羊:别做落后的羊 10 别样人生:要为生活而活 11 齐桓公遇鬼:不要自取烦恼 12 四六法则:排除人生的扰乱 13 本末倒置:失去的并不重要 第5章 人间世 1 人间世:看透世间的真谛 2 螳螂捕蝉,异鹊在后:人世的险恶 3 大葫芦的妙用:无用为大用 4 枯鱼之肆:“人肉”的市场 5 贫非惫也:生不逢时的感叹 6 惠子相梁:好友相妒 7 曹商舐痔:权势如痔疮 8 天人之辩:复归自然的呼声 9 弃璧负子:君子之交淡如水 10 材与不材:有用和无用都是靠不住的 11 子桑鼓琴:不平则鸣 12 宋王赏车:龙颔里取珠 13 邯郸学步与丑女效颦:不要盲目崇拜 14 八病四祸:人生之大忌 15 九征之法:教你如何识人 第6章 论大道 1 论大道:无处不在的道 2 人故无情:道是无情却有情 3 女闻道:物我浑然融为一体 4 梓庆为 :技术是如何炼成的 5 津人操舟:无我之境 6 丈夫蹈水:长于水而安于水 7 渔父论“真情”:法天贵真 8 真人:道之大者 9 孔子拜师:不言之教 10 轮扁斫轮:大道靠个人修养而悟 11 道在屎尿中:大道无所不在 12 第六根手指:邪门歪道不可取 13 云将求道:万物不违本源 14 丑人的魅力: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15 孔子见老聃:至人的境界 16 大道不言:目的会取代自然本性 第7章 政治观 1 政治观:无为而无不为 2 黄帝索玄珠:无为才能找到 3 任公子钓鱼:无心方能钓大鱼 4 指点迷津:牧童的治国经 5 浑沌之死:聪明反被聪明误 6 盗丘:圣人就如大盗 7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都是圣人惹的祸 8 伯乐善治马:治天下者之过 9 驯君之术:顺其本性施教 10 尧舜禅让:没人愿接这累活 11 屠夫不受封:明白自己的位置 12 孔子寻仁义:依循大道而行 13 绝圣弃智:天下不是拿来管的 14 蜗角之争:战争毫无意义 15 庄子的三把剑:无形剑胜于有形剑 附录 《庄子》全文 试读章节 百家争鸣的乱世战国 庄子的时代《庄子·天下》篇中论述了墨子、禽滑厘、宋锛、尹文、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子共五派十子,附带叙及名家的惠施和公孙龙等。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阴阳家的邹衍、法家的韩非子等等。这就是后世所称道的“百家争鸣”。 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旧阶级之间和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过去的政府办学变成了私人讲学,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多起来。他们以“士”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就是现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同时,各诸侯为逐鹿中原,十分需要知识分子,因而“养士”之风盛行。各诸侯对“士”往往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观点杂然并存,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时有发生。一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谓“百家”,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农家、杂家等等。其中有儒、墨之争,儒、法之争,儒、道之争等,就是在各家的内部也有不同派别的争论,他们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救世的主张。儒家代表孟子先后与墨家和杨朱争辩。道家代表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哲学思想,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对儒家的学说进行了诙谐的讽刺。法家代表韩非总结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使法家的理论趋于完善,开始对儒家比较系统的批判。 在诸子百家相互诘难,进行激烈论争的同时,各家之间还有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如道家、法家之间,儒家、法家之间,儒家、道家之间都有相互借鉴之处。诸子百家的相互影响到战国后期更为明显,由于政治上统一已成为大势所趋,“百家争鸣”渐渐转入了总结阶段,此时,吕不韦所著的《吕氏春秋》就把百家之言融合在一起,为百家争鸣的局面画上了句号。 乱世隐者 庄子其人 白描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自幼家境贫寒,曾经做过宋国的漆园吏。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退隐;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与世无争;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强调率性。他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应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力量。他所著的《庄子》,想象丰富,语辞华美,气势壮观,文章极富有寓意,生动而思辩性强。 庄子生卒 由于庄子生不显赫,乃乱世隐士,所以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能够据以判断的文献资料,一是《史记》的大概说明,即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和楚威王想请庄子为相来判断。二是《庄子》的有关内证,就是以书中提到的魏惠王、惠子、宋王偃、公孙龙、赵惠文王等推断。其他还有晋人李颐说与齐泯王同时,南宋朱熹说比孟子晚几年等。近代学者据以上线索,对庄子生卒年分别画出一个大致的时限。学术界普遍采用的是马叙伦《庄子年表序》所谓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之说。 庄子故里 近年来,河南商丘、安徽蒙城、山东东明都邀集学者开会研讨,说其地是庄子故里,真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关于庄子故里,最早、最有权威的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庄子传》,说庄子为战国中期蒙人。至于蒙地在战国时属于哪个国家,或许在他看来,当时的人都十分清楚,毋庸赘言。没想到正是在这一点上,后世意见分歧,先后出现宋之蒙、梁之蒙、齐之蒙、楚之蒙、鲁之蒙诸说。 道家二圣 老子与庄子 老子是谁 老子这个人和他写的书都有点神秘。他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在道教中,被尊为太上老君。《史记》里面关于老子有一个传记,讲得很简单。司马迁说:老子是春秋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后来做了周守藏室的史官。老子在做史官的时候,纵观天下大势,觉得天下事已无可挽救,于是决定归隐。在归隐的路上经过函谷关,守关的尹喜知道这是一位大哲,就请他把他的想法写下来,于是老子就为这个守关的人写下了“道德之意”五千言。老子写完《道德经》以后,就从此消失了,世人再也没有关于他的消息。《老子》(《道德经》)五千言里所述非常难读懂。如果没有道家后来的文献,我们甚至没有办法来理解老子这个“道”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我们解读或研究《老子》,必读一本典籍《庄子》。《庄子》将《老子》的“道”发挥到极致,又自成一体,是道家的集大成者。 老子和庄子比较 自古迄今,谈到道家,许多人自然而然便想到老子与庄子。总认为二者的道,是同一之道,并不做更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事实上,二者的道之方式与后果,都大有不同,一个是智者,一个是诗人;一个是欲济天下,一个是游心天地;一个欲建立小国寡民的乌托邦,一个却是寻求姑射仙人的自由天地。老子反儒家之道而行之,欲济天下于无为又无不为;而庄子却只关心自己,不为世俗的一切所干扰。许多人认为道家就是无为而独善其身,这是不太准确的,老子还是心怀天下而跃跃欲试,庄子却不屑一顾而纵浪荒野。 老子讲“上”“下”之别和“民”“圣人”之别,从中亦可窥其深心曲致在“天下”,而庄子的文字里,讲至人,讲鄙人,全是关注于个人独立在世的方式,所以,老子关注的是社会性的道,而庄子关注的是个人性的道,天下不可或忘,他却只求“忘天下于天下,以天下忘天下”,寻求无碍个性的境界。 P18-22 序言 追寻自由的灵魂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竞起,学派纷纭,开创了我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诸子百家中,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用文学的形式,表达出哲学体系的复杂性和诡论性,超过了任何诸家。在文学上,《庄子》的独特风格是后世浪漫主义创作的思想源泉。在哲学上,则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要论题和基本观念,不少也是引发于《庄子》。另外,在美学、绘画等方面,《庄子》也影响至深。可以说,《庄子》作为中国古代的经典,已经深深植入了中国文化和每个中国人之间。 《庄子》一书多是用寓言故事、圣哲之言和荒诞之语来表达深刻的哲理,读起来十分有趣;但由于是古文,后世对《庄子》的解读多是以注庄来解庄,带有太多的学术气味,让人进入玄而又玄之境,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使普通人很难理解其思想真谛。以至于人们对《庄子》的了解多是“逍遥”“齐物”等的概念性认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如何用这些哲理来解读我们的人生、影响我们的人生,是《庄子》最现实的意义所在。 高速运转的当代社会,让我们如棋子一样,迷失了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对外在世界的执著追求和世俗的价值观,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沉重,在成功后的辛酸和失败后的痛苦中,我们挣扎着。而《庄子》中以冷眼观世的哲理,正是我们现在需要跳出世俗,为自己的心灵寻找自由的一剂良方。 为了让读者能对《庄子》有深刻的感悟,读出真正的“逍遥”,并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我们出版了《图解庄子》这本书,这本书对庄子的主要思想做了梳理,将《庄子》三十三篇分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经、人间世、论大道、政治观六大部分。每个部分下面对最能代表庄子思想的篇章,结合当下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讲解。能够让您对庄子核心思想中的“逍遥游”“齐物论”等有总体的把握,对人生的现状有一另类视角的解读。让您的心胸更宽广,让您的思想更深邃,让您的心灵更自由。 本书最具特色且最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地方,是通过一张张生动的图解与表格,使您能够准确又轻松地掌握我们所想要传达的重点,您不会再有枯燥乏味之感。最重要的是这种全新的体验,或许会让您对这个世界看得更宽阔、更清晰。 在我们最初“图解”这本书时,也曾有过诸多的困惑。譬如: ·如何重新诠释《庄子》的思想? ·如何用图画和图表来解析庄子的寓言? ·如何让庄子的思想和当今社会相联系? ·如何让人们真正体会到“逍遥”? 作为本书的编者,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广泛地搜集资料,参考各方观点,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哲理更清晰易懂。另外,结合现实生活,使庄子的思想离我们更近,能够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帮助。但由于编者能力水平有限,且某些资料也很难搜集齐全,我们在编写本书时,难免有一些疏漏,有些观点也有待商榷。 我们诚恳地希望读者能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享受。 编者谨识 2015年2月 书评(媒体评论) 《庄子》原著是很厚的,且不容易看懂。这本书对原著进行了梳理,提炼了精髓,概括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经、人间世、论大道、政治观这六个部分,结构清晰,易于阅读。 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如何将他那高深玄妙的思想表达出来?本书采用了图解的方法,做得不错! 高速运转的社会让我们如同棋子一样,很容易迷失方向。《图解庄子》这本书中的80多个小故事给我们开出了良方,帮我们找到心灵的自由。 螳螂捕蝉、庖丁解牛、庄周梦蝶、伯乐相马、邯郸学步……太多的成语都出自《庄子》这本书,《图解庄子》将这些内容进行了概括和延伸,让我们对这些成语有更好的理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