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行走在路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顾桂南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顾桂南编著的《行走在路上》六个专辑,基本是立足于教育,以教育人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看待社会,看待人生。尽管限于生活的阅历、个人的水平,文章还显得有些幼稚,文笔也较为稚嫩,但毕竟留下了自己行走的足迹、思考的痕迹,或许对人还有些启迪。因此不揣浅陋,整理成集,以求教于方家。附录部分的“语文谈片”,原本并不想归入《行走在路上》,但几位同事说,这些终究还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本分,弃之可惜,对现在的学生应该还是有点启发的,于是,便从善如流,照单收录,算是对自己从事教育工作30年的一个总结。

整理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反思的过程,其间也充满了一种期许,期许在今后的路途中更好地行走,留下实实在在的脚印,以不枉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内容推荐

顾桂南编著的《行走在路上》是一本散文集。共6辑包括:“世相杂谈”、“教育漫笔”、“屐痕处处”、“人物春秋”、“生命印记”、“心香一瓣”。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便开始了行走。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以至老年,一直行走在路上。沿途的风光很值得细细品味。由此,作者记录工作生活中点滴感悟,集结成书。

目录

第1辑 世相杂谈

 有感于一池青蛙的死

 变味的节日

 茶如人生

 现在的孩子还能批评吗?

 底线

 教育之殇

 由“中国式过马路”想到的

 成龙和李明阳

 也谈师生情谊

 说“背景”

第2辑 教育漫笔

 学会宽容

 学会尊重

 学会放弃

 关于爱

 让教育变得更加朴素

 雪落无声

 关于学校特色发展的一点思考

 理想的课堂

 理想的教师

 理想的学生

第3辑 屐痕处处

 企鹅归海

 云台漫笔

 游悉尼歌剧院

 感受冰雪大世界

 春天

 在太阳岛玩雪

 在康河的柔波里

 满山红叶

 宁静小镇凯恩斯

 在大堡礁看海

 荷韵

 山塘老街

 灵岩秋色

 悠游太湖

第4辑 人物春秋

 我的父亲

 班主任高老师

 初识笛王

 同事

 老姚

 吴老师

 鹤鸣先生

 何老师

 怀念郁老师

 导游小范

第5辑 生命印记

 又到桂花飘香时

 老屋

 人生五十

 人在固途

 追忆那青春的岁月

 我为歌狂

 随园印象

 闲来读书

 难忘的相聚

 童年记趣

 七月流火

 追忆当年读书时

 那一片充满生机的菜地

 用心聆听大自然

第6辑 心香一瓣

 期待

 春姑娘

 生活

 雅安,不哭

 人生

 缘分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梦想

附录 语文谈片

 抓住散文阅读的关键

 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指津

 于细微处见真情——从2012年江苏卷高考优秀作文谈起

 细审题·精选材·巧构思——高考作文写作指津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精读材料,明确要求,全面分析,提炼观点——材料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后记

试读章节

有感于一池青蛙的死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然来临,给考生一个安静的环境本无可厚非,但是,有时候人们的表现却又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日前看到一位名为“邂逅山水”的网友在微博上留言:“吃饭的时候妈妈说现在的孩子也太娇贵了。小区为了给高考的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把小池塘的青蛙都毒死了。那些孩子如果考不好,岂不是对不起这些为他们付出生命代价的青蛙?”不禁让我无语,进而愤怒:现在的人怎么了?

回想自己的高考,那时还是在七月份,正是一年中最酷热的时节。高温下,树上的知了聒噪个不停,吵得人心烦,但考试还是要考的,考场上坐的是淡定的考生,还有沙沙的答题声,也没有听见人说要爬上树去驱赶或灭杀知了。遇上雷雨台风天气,外面狂风大作、雷声隆隆,也没有听说谁要和老天爷过不去,硬让天公停风息雷、偃旗息鼓的。而今,为了一场正常的考试,以牺牲一池塘可爱的小青蛙为代价,不觉得是非常残忍的吗?

高考固然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某种程度上讲,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是,自然界的蝉鸣蛙叫、风雨雷电,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如果一个考生,一个将来要担当大任的热血青年,连这点可称为天籁的自然之声都不能容忍,那以后他们能忍受什么样的坎坷、挫折呢?更何况是以这么残忍的方法去消除这种声音!“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是多么令人陶醉的意境啊!如今,这样的意境本来已经是很难再现了,更何况还有这样残忍的手段!正如网友“了尘缘难”所说,“要是高考的孩子知道为了安静药死了一池的青蛙,以后要碰到各种烦人的噪音,这孩子会用怎样的方法来对待呢?”这个问题要是再深想下去,真是可怕啊!我们的高考要选拔什么样的人啊?我们的社会要培养什么样的建设者啊?

其实,考生是无辜的,青蛙更是无辜的,该反思的是我们的家长,我们的社会,他们的心理居然已经脆弱到连自然的声音都容纳不了的地步,这是最大的悲哀!

2012.6.10

变味的节日

记得1985年,正是我从师范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学校的老师很羡慕地对我们说,你们多幸福,一毕业就有了自己的节日——教师节。

刚毕业,来到学校,踏上工作岗位,正好赶上第一个教师节。那天下午三点左右,全体老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围成一桌,在学校会议室举行茶话会。桌上摆满了瓜子、糖果等。老师们喝着茶,吃着瓜子、糖果,悠闲地聊着各自的话题,当然也免不了老教师对我们青年教师的期望,青年教师对老教师的美好祝愿,其乐融融。那时候也有校长、学生代表致辞祝福,但更多的是教师之间真情的沟通交流和教技切磋;也有地方领导召开的座谈会,主要是听取普通教师对教育、对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此时的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和自豪,感受到教师节真正是我们教师自己的节日。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今天,教师节似乎变了,变得似乎不是或者不完全是教师自己的节日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师节活动变成了一个大会,议程一般是领导讲话,表彰先进,文艺演出。场面搞得很隆重,有些地方会场布置得甚至可与央视春晚舞台媲美,什么LED、背景板、追光、舞美,一应俱全。台下坐着的,基本上是政府官员、地方领导、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只是少数,更多的教师群体是无法感受到庆祝的隆重气氛的。而为了这台演出,往往要动用几百名师生,放弃正常的教与学,紧张排练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为的就是要让地方领导满意,美其名日“展示师生风采”。轰轰烈烈个把小时,一切又归于平静。

确实,教师节是展示教师风采的绝佳机会,这样的大型活动也并不是不能搞,但笔者以为,更多的,应该让广大的教师参与进来,把教师节真正办成教师的派对、展示的舞台。比如,可以办个教师才艺展示周,让教师的书画、摄影等作品展示出来,向社会开放,请领导剪彩;可以举办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充分展示一年来各地中小学教育取得的辉煌成果,让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变成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真真切切的事实;可以举办优秀教师事迹巡回宣讲活动,让广大教师真切感受身边的先进,切实体验身边的感动……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展示,可以让广大教师真切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光荣崇高,社会各界的尊师重教,从而坚定教书育人、甘为人梯的信念。

真切地希望让教师节真正成为教师自己的节日,成为教师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

2012.9.12

序言

人的一生,从蹒跚学步,便开始了行走。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以至老年,一直行走在路上。沿途的风光很值得细细品味。路上有春光明媚的美丽景色,那就停下脚步慢慢欣赏;也有坎坷或者险境,那就直面困难,披荆斩棘;甚至遇到的是高峰兀起,壁立千仞,那就奋力攀登,须知无限风光在险峰。

行走在路上,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凭着这份发现,我们生活,我们成长,我们成熟。法国雕塑家罗丹有一句著名的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许多人知道这句话,但并没有静下心来体味过这句话,也没有真正地用眼睛去发现。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美。

行走在路上,免不了会遇到许多的艰辛坎坷,甚至是困难重重。但是,世界总是向前发展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只要我们勉力前行,走过去,前面肯定会是一片阳光。

行走在路上,前面的生活不会是简单地重复昨天的故事,我们思索,我们品味,我们升华。在思索、品味、升华中,我们会更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体会到行走带给我们的梦想和希望。

人不能没有梦想。有了梦想才会有希望。一个没有梦想的人是不完整的人,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国梦,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就凝聚在这梦想的实现中。

于是,有了些许思考,有了几分感悟,有了这些零碎的片断。六个专辑,基本是立足于教育,以教育人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看待社会,看待人生。尽管限于生活的阅历、个人的水平,文章还显得有些幼稚,文笔也较为稚嫩,但毕竟留下了自己行走的足迹、思考的痕迹,或许对人还有些启迪。因此不揣浅陋,整理成集,以求教于方家。附录部分的“语文谈片”,原本并不想归人本书,但几位同事说,这些终究还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本分,弃之可惜,对现在的学生应该还是有点启发的,于是,便从善如流,照单收录,算是对自己从事教育工作30年的一个总结。

整理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反思的过程,其间也充满了一种期许,期许在今后的路途中更好地行走,留下实实在在的脚印,以不枉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后记

本人平生碌碌,几无所成,教书业不精,无缘名师大家;作文文无采,纯粹自娱自乐。一不小心踏入机关,仍在体制之外,所以总觉得自己是个边缘人。

2012年6月从南京参加高考阅卷回来,便萌生了写一些短文的念头,一方面是尽可能地有感而发,对世事,对教育,对人生;一方面也是对自己五十年人生的一种思考。

当时刚好结束高考,在《城市商报》上无意看到了一则微博,说到一小区为了给高考的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把小池塘的青蛙都毒死的事,觉得很是匪夷所思,于是有了第一篇《有感于一池青蛙的死》。当时的《城市商报》在“春来茶馆”栏目居然刊用了。于是一发而不可收,逐渐有了后续的多篇。

以后,在办公室同事的鼓励下,偶有思考便写成一小文,或千把字,或七八百字,从对世事的评说,到对人生的感悟;从对旅途的思索,到对亲朋的感激,林林总总,有了这六十来篇的文字,把它归结起来,再加上2012年6月以前写的七八篇教育漫笔也收录进来,取名《行走在路上》,奉献给大家,希望还能给大家带来些许的阅读兴致和思考。倘能如此,也是我最大的满足。

这本小册子能够顺利问世,作为“后记”,当然也免不了俗,要感谢许许多多的人。首先要感谢的是我办公桌对面的同事,她是我文字的第一读者。每次我写完,总要打印一份给她,她会很认真地阅读,然后指出那些文字上的问题供我修改参考。一段时间疏于写作了,她会提醒我,或者“逼迫”我要努力。可以说,正是她的不断鞭策,才使我有了不断写下去的勇气和干劲。所以,她是本书得以成书的第一功臣。

当然,要感谢的还有出版这本小册子的出版社的各位领导,各位编辑,是他们的大度、宽容和辛勤付出,才使这本小册子得以顺利出版。特别是编辑董炎同志,为了这本小册子,可谓是前后奔波,认真校阅,令我感激不尽。

在本书即将付印之际,感谢所有爱我和我爱的朋友,是你们的关心、呵护,支持、帮助,才有了我今天的一切,真心地感谢你们。

顾桂南

2014年10月于姑苏城南越来溪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