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小组随着工会的产生应运而生。工会小组的产生标志着工会组织的进一步健全。
我们党历来重视工会小组的在工会组织中的作用,早在1925年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工会小组就作为工会组织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被提出。“四大”决议案中《关于职工运动之决议案》第五部分“职工运动的组织问题”中着重谈了工会小组建设:“工会小组,在每一个工厂或作坊中,只要有三人以上,就可组织起来。一俟发展,就可根据工厂工作部分,而分成若干小组。”并指出,“小组不但是训练工人的单位,也是培养工人阶级战斗力的养成所。”在谈到为什么要重视工会小组建设,《关于职工运动之决议案》指出:“这样方能在群众中有深切的关系及巩固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会小组随着工会组织的发展,在历次磨难和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起来。
1.新中国成立初期
1949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要求用一年时间左右,尽快把工人群众组织起来,投入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这一时期,党派了很多优秀的党员干部,从事工会工作,加强了工会的组织工作,使全国职工积极加入到工会组织,工会小组得到空前的发展,工会小组的作用从新中国成立前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转到以恢复发展生产为中心,开展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当时开展的生产竞赛和新纪录等运动,在工运史上留F,宝贵的一页。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3年,我国开始了有计划、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同年5月,召开了中国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工会的基本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联系并教育工人群众,不断提高工人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巩固工农联盟,团结各阶层人民,积极完成国家建设计戈Ⅱ,并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地改善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斗争。”
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增产节约运动、先进生产者运动蓬勃发展,广大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三结合,提出合理化建议,搞“技术革新、改革技术、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标志着劳动竞赛向前推进了一步,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国家的生产计划,而且,锻炼和培养了大批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全国上百万个工会小组在轰轰烈烈的生产竞赛、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中起到了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的作用,他们有的成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及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
1958年,一股工会消亡风吹起,提出城市工作都以公社为基层单位。党直接领导人民公社,就可以通向共产主义,工会的使命已经结束,可以逐步消亡了。这对工会运动和工会小组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是工会小组长仍然活跃在基层第一线。P3-4
我认为:人生是一条激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舵手。
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如何找到这条路,需要由我们的内心智慧来指引。假如,此书能够充当你的导航坐标的话,那么,遵循航向轨迹,你一定能找到那条属于你自己的成长之路。
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种新的时空观和人生观,并由此产生新的智慧,我们就不能再错过属于自己的机会,把握当下,成就自己。答案是肯定的。
工会小组长是一名不能再微小的所谓“零号首长”或“兵头将尾”,在企事业单位有些领导眼中,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就是这样的小小微粒和细胞,却撑起了共和国工会大厦的整个基石。
其实,所谓的小,是针对相对的大而存在的。无论你处在什么位置,只要我们能够找到一条使自己成为能者的道路,就是最好、最正确的路。
“微尘映世界,瞬间含永远。”人类智慧的凝结,大智若愚的发扬,有限生命的光辉,都必须有效地利用时空,在属于自己的极小空间、极短暂的时间中创造自我生命的价值。
我们不能因为是细胞、微粒,把自己看得太渺小,因为,人是为了使命感才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有使命感才会有责任感,才能恪尽职守,勇敢担当,自我健全。
在清澈的山涧激流中,你俯身向下,随着激流波动的水中,常常能见一些闪显银光、彰显色彩、玲珑剔透的小鱼,面对激流、漩涡、礁石、浅滩、天敌、毫无畏惧、溯流而上,它们为了防止自己小小的身躯被洪流卷走,往往会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角度,不屈不挠,逆水挺进,没有人历数它的痛苦、辛酸和心血,不知它付出多少代价,终于到达目的地,最终找到赖以生存、自我发展的生存空间时,我们不得不赞叹小鱼的毅力和意志了。
我们的工会小组长多么像激流勇进的小鱼,没有哪种比喻能够像激流中的小鱼那样砥砺心智。他们微不足道,然而,在布满艰辛、充满荆棘、激流勇进的道路上,却创造出不灭的辉煌;面对不理解、不支持、没援手,甚至孤立无助时,他们却顽强地成长;他们毫无“名分”,强忍痛苦,唯有那不断调整和寻找属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强者,得以闯过激流险滩,顽强成才、成名、成就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赞叹“零号首长”的可贵、伟大和可敬了。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职工队伍的多样化、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如何牢牢把握中国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这条主线,在体制、机制、职能上,为工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发展和发挥工会特别是最基层组织——工会小组的作用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
1986年,我受全国总工会、江苏省总工会以及无锡市总工会的委托,组织一批专家、学者用采访、蹲点、总结、试验等方法,历时三年,三易其稿,于1989年8月出版了《工会小组长培训教材》,已二十五年了,没想到此书直到现在还十分热销。近日,我受中国工人出版社的要求,重写此书,感到十分荣幸。
社会转型期的工会小组如何发挥积极作用?我将用全新的内容和形式,采用多年积累、来自工会小组第一线生动活泼、活生生的素材,说道理、讲故事、摆案例、分层次讲解的方式,通俗易懂、手把手指导,事对事分析,尽可能使工会小组长一学就会,一看就懂,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优秀和杰出的工会小组长。此书,因它内容的生动和有趣而让读者爱不释手,既可以作为工会小组长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工会小组长自我阅读提高的实用指导书目,更可以作为工会工作者和关心基层工会小组建设的各级领导参考的实用工具书。此书能够让你在生动、有趣的生活、故事、事例、情感和不断演进的第一线实验中汲取养料。
有人说:“一个企业家的成功,30%靠策略,40%靠执行力。”工会小组长何尝不是这样呢?
执行力是什么?我们说是:“积极地参与,全身心地投人。”
执行力,首先要用对的人才,其次得用对的策略,最后是对的管理方法。今天的时代,一定要有一群具有共同心愿、共同目标、强烈奋斗精神和责任感、会学习、懂管理的人,集众人之力,才能在有限的时空和微小的舞台上创造奇迹!
我们要用管理技巧和管理艺术,让每一个人尽心表演,有时,甚至可以不告诉他怎样表演,只交给他一个舞台。我们所要营造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舞台,此书所要教给大家的就是这样一个公式:
压力+动力+空间=出奇的效果!
此书与其他书最大的区别是,全部用情景式、实践型、案例化方式,循序渐进,以小成促大成,并且简单易学、易仿、易行、易会,教会大家管理的方法和艺术。今天,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会管理的工会小组长。明天,你将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此书交稿之日,我不得不衷心感谢中国工人出版社的编辑张振宇先生,是他精心策划与我多次研讨,才谋划了今天的此书。
让我深深怀念的,还是那么多年来,在企事业第一线日日夜夜陪
吉伴我走过的那么多基层的工会小组长,他们的音容笑貌还是那么清晰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此生终难忘矣!因为他们的人多,我无法一一列出,只能借助此书,深深地向他们鞠躬!
同时,还要衷心感谢无锡市总工会主席陈德荣先生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感谢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华婕女士对我无私的帮助,感谢南长区总工会马明娟女士的悉心指导,还要感谢在此书形成过程中许多鼓励帮助过我的长者和那些兄弟姐妹。
徐贞和
2015年3月1日于无锡
徐贞和编写的《怎样当好工会小组长》与其他书最大的区别是,全部用情景式、实践型、案例化方式,循序渐进,以小成促大成,并且简单易学、易仿、易行、易会,教会大家管理的方法和艺术。今天,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会管理的工会小组长。明天,你将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如何找到这条路,需要由我们的内心智慧来指引。假如,《怎样当好工会小组长》能够充当你的导航坐标的话,那么,遵循航向轨迹,你一定能找到那条属于你自己的成长之路。
徐贞和编写的《怎样当好工会小组长》全部用情景式、实践型、案例化方式,循序渐进,以小成促大成,并且简单易学、易仿、易行、易会,教会大家管理的方法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