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后街(日志中的城市)(精)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徐晖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旧厂房改造小议》、《重修越秀山城墙所想》、《广州地铁:下一站通往哪里》、《“落雨大,水浸街”是羊城的永匣话题》、《飘忽不定的广州城市中心》、《在爱群大厦眺望老城》、《诠释城市垂直空间特性——双层巴士重现羊城》、《珠江新城:要美丽街景,不要空中连廊》、《饮茶是最好的生活方式》、《珠江新城如何自处》……《后街(日志中的城市)(精)》作者徐晖是广州资深媒体人,城市闲逛者,对城市规划与文化建设、城市建筑与构建市民城市等方面颇有研究,本书是作者对广州这座历史城市的思考与解读。

内容推荐

徐晖创作的《后街(日志中的城市)(精)》主要围绕“后街”的隐喻,“城市”的想象这两个主题,或谈论都市生活的普遍性话题,或具体叙述广州的生活,将具体可感的城市生活及其形态和想象通过广州这个城市予以论说和思该辨,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这些篇章代表的是作者对城市的理解与感悟,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以及对城市的满腔热爱,这都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供阅读和思考的可能。

目录

第一部分 关于城市

 城市就是我们的自然

 我是爱城主义者

 城市杂想——从遥远之城说起

 记得儿时的街

 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特征

第二部分 城市随笔

 惨不忍睹的海珠广场

 陈家祠的大广场

 黄花岗上党人碑

 天桥不是珠江新城的理想选择

 中山大学校园的碧瓦红墙幻景

 旧厂房改造小议

 重修越秀山城墙所想

 广州地铁:下一站通往哪里

 “落雨大,水浸街”是羊城的永匣话题

 飘忽不定的广州城市中心

 在爱群大厦眺望老城

 诠释城市垂直空间特性——双层巴士重现羊城

 珠江新城:要美丽街景,不要空中连廊

 饮茶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珠江新城如何自处

第三部分 城市生活

 流花湖畔充满怀旧色彩的广播博物馆

 对这城市我们了解了多少

 暴雨愁城

 早晨停电所想

 嘈吵的世界又多了一个声音

 怀念一间书店

 我喜欢在平淡而优雅的街道上漫行

 没有来历的奇香——寻找广州咖啡馆

 沙面岛的咖啡

 咖啡:理陛的浪漫

 后街

 在这窗口俯瞰街景

 消失的街头咖啡座

 往事总在缥缈中

 ——在黄埔古港寻觅“中国皇后号”陈迹

 恒大就是一出跌宕起伏的戏剧

 ——速写于8月27日天河大战前夕

 2012年最后一日的广州是寒冷的

第四部分 城市阅读及其他

 茫然,却美好一杂说我的书房

 大卫·哈维笔下的奥斯曼男爵

 ——读《巴黎城记》随感

 荒诞的意义

 让我们再次阅读他的书吧

 在温和淡静中叙述人生——再读《重游缅湖》

 记住城市的声音一再读《伦敦的叫卖声》

 书店的漫游者——参观杨和平欧洲小书店摄影展

 生命在夜色中消逝——读《暗店街》速记

 怡然敬父执(一):从化行速记

 恰然敬父执(二):与父亲的好友聚会于广州酒家

 借得西湖水一环

 几多旧事,一丝惆怅:赏读对庐《浣溪沙八阕》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广播

试读章节

我喜欢城市的时间感觉,这是历史不同时期与当下瞬间乃至未来趋势的物化呈现。城市将时间凝结于密集的建筑以及由建筑所构成的场所中。不仅在罗马、西安、雅典、开罗等世界历史名城,我们几乎可以在所有城市经常而又随时地抚摸已经远逝的和正在流逝的时间。

广州老城珠江北岸附近的卖麻街,典籍记载至少在唐宋时期已经存在。初时是专营各种织网和麻袋、麻绳等物的集市,街道由此得名,后来陆续出现许多油栏、果栏、菜栏、鱼栏等,明清时演变成店铺林立、财殷物阜的街市。偶尔行走于此街时我会想:我怎么就走在1000年前的街道上?这古老街道的某处或许还藏有旧时几片遗垣残石?在老城,我也时常路过始建于南朝粱大同年间距今有近1500年历史的六榕花塔,和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有1400多年历史的伊斯兰教怀圣寺。也不时登临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也有600多年历史的禁钟楼。此楼红墙绿瓦呈城楼状,楼顶悬挂一口高3米多、重约5吨的青铜大钟,《广州府志》说“扣之声闻十里”。然而我更多的是行走于当下生活的现实处所一一布满近现代建筑的例如混杂着趟栊老垦、西式砖楼、宿舍楼房的旧区,以及矗立着超高层玻璃幕墙系统的摩天巨厦、造型奇特的抽象主义或解构主义杰怍的新区。毫无疑问,罗马式的穹顶、哥特式的尖塔以及巴洛克雕饰繁复的曲面,同样透露着时间的信息。所有这些不同时期建筑的密集组合,让城市的时间维度更加清晰、更为直观,由此也让我们对时间(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意识尤其敏感一一这种敏感的程度可能并不亚于我们对春夏秋冬物候变化的反应一一也让我们对时间流逝及历史变迁的感悟更加细致、更为深刻。

我喜欢光线照在城市街道立面上的光影效果。无论是畏光照进意大利博洛尼亚的柱廊街,将柱廊与拱顶的形状发射于路面形成清晰的对比强烈的阴影,还是夕阳照进广西关的骑楼街,在街道界面的密集垂线与窗户之间映照出极富质感的纹理,都是那么美丽、那么动人。

有时候,你会在不同角度看到整个城市的光影效果,可能是在城市附近的山上,也可能是在高速公路从远郊返回的途中。天际线随着视危和光线移动闪耀出奇异的光芒,耀眼异彩中,你无法看清当中的街道和蠕动的车流,却看到抽象的城市。这时,你会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和骄傲的喻悦。

然而,城市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如果没有人,所有一切都只是空洞的外壳。因此,我更喜欢城市中充满人的活动的各种各样的景观,以及大街小巷中人的平常生活场景。香港尖沙咀和东京银座涌动的人潮以及红绿灯下的匆匆脚步是某种写照,它具象而壮观地展现了城市与人在现实压力下的生活张力。巴黎左岸的圣米歇尔大街,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城市中的人:街上络绎不绝的步行者,以各自不同的步速行进,穿梭于街头电话亭、长椅、时装货架、书摊、路边树、灯柱、露天咖啡桌椅之间,不徐不疾,且行且停,当中或有本雅明笔下的闲逛者、陌生者、孤独者,偶尔还可见街头艺术家倾情表演;街中咖啡馆和露天咖啡座总能找到座位,形形色色的咖啡客中,或有作家、艺术家、哲学家独坐于某个角落,也可能有制片人、出版家、设计师在窗下的圆桌前热烈交谈。但似乎罗马的鲜花广场更为有趣:这广场周围尽是普通却历史悠久的石头建筑,边上环绕着咖啡座和酒吧,中间是人气鼎盛的集市。每目从清晨到下午2点,档主们在排列整齐的摊档中堆起满满的各种蔬菜、水果,还有火腿、橄榄、莴苣、茴香、蜂蜜等各式食品和香料,以及金鱼草、荷兰鸢尾花、黑玫瑰、郁金香等各类鲜花。档主不时吆喝几声,市民与游客在色彩缤纷的摊档前尽情挑拣。附近街中以前曾经聚集过许多衣帽商、制锁匠、制箱者、夹克和紧身上衣制作商等,至今形迹尚在。他们的存在给这里增添了生活味和多样性。集市分两段经营,经历午后的短暂清净,傍晚进入另一高潮。夜晚收市之后,广场让位于露天咖啡座和酒吧,成为年轻人聚会的场所。广场中央矗立着布鲁诺的雕像,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科学家和哲学家头戴大兜帽默默注视着广场上的人。这里拥挤、热闹且深沉,或与广州珠江边的黄沙集市有几分相像。

城中每人都不同,每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统一的城市存在方式之下,我们可以看到具体的人的不同生存状态。这里所谓的不同,不仅指生命个体,更在于社会学意义,也即社会学所说的“异质个体”。无数异质个体的集合,正是城市的最重要特征。城市因此成为城市,城市因此而精彩。p9-12

序言

先前写了题为《后街》的短文,有同事阅后称文中一段关于后街与前街关系的叙述为“知性总结”,并且阐释:“没有在前街的职场努力,怎有逛后街时的悠闲自得?其实后街的小贩们,正羡慕着前街的优越……”在这里,后街与前街似是喻指某种差异的生存状态。这颇有点情景化阐释的意味,以某种情状、状况、语境的合理性理解,揭示文本中的意义使其变得可以理解,而且还在此之上挖掘出另一层更深的意义。经此阐释,文本中的后街,还有与之对应的前街,也就被赋予了更多的隐喻。

这种阐释可能更真实深刻地揭示了后街与前街的潜在意义,但很显然我一直只是关注城市生活当中某种特定的场所环境,描述这种空间形式的某些特质。然而阅读与阐释扩展了文本的含义,甚至在阐释的意义挖掘中实现了某种意想不及的文本转换,实在很有趣。

确实,后街是一个隐喻。在我来说,它是城市记忆中某种朦胧隐秘的景观,某种无可言说却又具体可感的久远场所,某种世俗生活及城市多样性的象征。后街在物质结构上以及对于每个人而言的相对性使它无法界定,但显然,它是城市中作为生活之地的实体的存在一一可以安放自我以及实在生活的地方。这里充满了建筑物、人的活动及其故事,空间紧凑并且富有戏剧性。它是关于生活的提示,并无具体所指,却又无处不在地提醒我们要在虚幻的现实中秉持或重归实在的生活。

问题始终在城市本身。除了作为一种城市空间及其描述之外,后街并不意味着其他什么。后街是城市的概念,它的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体现了城市的重要特性,因而在我极个人化的想象中,它也就成了城市及其生活的隐喻——唯一的或终极的隐喻。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文本。阅读它可以有很多角度,感受也因人而异。然而,我们在对这个文本进行任何阐释时都要格外小心。城市的形式是城市性质的内在基础和根据。唯有进入城市的形式或者把握城市的形式才可能对城市及其内容有准确或接近准确的认识。要着重于形式的描述而非内容的阐释。而从乡村的或城乡结合部的形式或愿望出发来解读与想象城市,则极可能导致误读。

本书除少数几个篇章外,其余多数是在2012年以来的日记当中涉及城市内容的札记式文字修改整理而成,部分篇章在博客或报刊上发表过,算是“旧作芜文”。这些篇章或谈论城市生活的普遍性话题,或具体叙述广州生活,也有其他生活记录。它们代表了我对城市的理解与感悟,在此不揣浅陋,就教于读者。

我们需要的是透过城市纷繁复杂的大量内容,看到城市本身。对具体一座城市也是如此,需要直接的描述而不是过多的解读。面对一座城市,如之前我在《广州这个地方》中所说的那样,当下人们试图分析它和说明它的种种努力,有可能大多是片面的和表面的,充其量只能是对真知的步步接近而决不可能是完成。

城市(或“这座城市”)已经被我们阐释得太多。在阐释中,城市已经面目全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3: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