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平编著的《福州大学发展史稿(1958-2013)》以编年方式呈现福州大学55年的发展历程,为福州大学师生员工、校友、社会各界以及后人提供了解福州大学创业的基本史料。在社会层面,本书在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书反映学校基本建设、改革之外,同时展现了福州大学特有的精神:以张孤梅先生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卢嘉锡先生为代表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在“福大精神”的鼓舞下,福州大学从初创期的不畏艰辛艰苦建校,到发展期的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尝试,再到近年来的科研和校园建设的新成绩,除了记录校史,还激励后来者继往开来,努力拼搏。
陈少平编著的《福州大学发展史稿(1958-2013)》记录了福州大学1958年--2013年55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先有和尚后建庙”,到今天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光辉历程。全书共计15章,内容包括:筚路蓝缕(1958年--1977年),记录了学校的创业期,理工结合的学科布局初步形成;乘势而上(1978年--1995年),记录了学校乘改革开放的新气势,形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继往开来(1996年--2013年),记录了学校成功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确立了福州大学在省属高校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