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19年,剔骨熬血的金山上市路!
敢:27家,天使投资只是爱好而已!
狠:999元,“雷布斯”的新国货时代!
睿:7字,专注、口碑、快!
1969年,雷军出生于湖北仙桃的农村!
1987年,雷军考入武汉大学!
1991年,雷军会同王全国、李儒雄创办了三色公司!
1992年,雷军担任北京金山开发部经理!
1995年,雷军主导的盘古组件开发失败!
1996年,雷军主导金山涉足游戏软件领域!
2007年,金山在香港上市!
2010年,在离开金山三年之后,雷军重回金山担任CEO!
2010年,雷军创立小米公司,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
2011年,雷军主导小米进入手机市场,并获得成功!
2015年, 小米Note 问世,小米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
到线上应用的立体产品线建成!
陈玉新编写的《雷军传(让未来的你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告诉你他的故事!
雷军其人,有人熟悉,有人甚感陌生。熟悉他的人,大多是很早就混迹在互联网行业中的人,每次提及此人的时候,均为称赞但提起小米手机,相信大多人都如雷贯耳。正是雷军,打造了属于小米的神话。至于雷军是不是在学习乔布斯?他是怎样把小米打造成为高端企业的?他在做天使投资人的时候有过什么顾虑?他当初为什么离开金山,又为什么会选择重返金山?等等问题,读者们不妨在陈玉新编写的《雷军传(让未来的你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中寻找解答。
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当求伯君通过金山走向成功的时候,雷军就像是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看到了有一个人举着火把走在前面为自己点亮了道路。只要是金山的人就没有谁不知道,求伯君是依靠自己过硬的技术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在金山里走向人生的成功的。而雷军后来也说,“我在加入金山的那一刻就认为我一定会成为第二个求伯君”。
雷军对自己的这份自信主要来源于他对自己技术实力的自信,当他在大学期间解密了求伯君的成名软件,并将其升级得更加深入人心的时候,他就知道,只要是求伯君能做到的,他同样也能做到。这不是一场名利争夺战,而是高手与高手之间的技术较量。
当初雷军和王全国在大学期间如痴如醉地日夜编写程序,不仅是为了日后能通过编程来赚取生活费,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喜欢做,想要做,这就是他们最简单而又富有激情的梦想。同样,求伯君当初写WPS 汉卡也不是为了金钱而写,他并不是想通过汉卡让自己一夜暴富,只是单纯地想把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为此他不惜每天都吃泡面、熬夜、打地铺,甚至是生病住院也不能阻挡他追逐梦想的脚步。
也正是因为他们都有着同样的追求与感受,所以他们才更能够亦敌亦友,坚定不移地走自己想要走的道路。
那时候包括雷军在内的软件高手对求伯君的佩服是现在我们很多人难以理解的。20 世纪80 年代末期,当电脑刚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DOS复杂的操作界面让很多人都难以应付。为了实现在DOS 模式下的汉字输入,很多的科研工作者都开始努力研究和开发汉字处理软件。
而就在这样一个高手云集的软件研发战场上,当时还只是一个普通程序员的求伯君却异军突起,仅凭一人之力便先于大批的专业科研高手编出了名动一时的WPS。那一年是1989 年,后来的软件人将这一年称为“中国软件的元年”。无疑,求伯君在那个时代的那个行业里创造出了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也随后成了后来无数人竞相追赶的目标。
WPS 作为一款通用软件完全区别于在此之前只支持打印机的汉字处理工具,它创造性地支持操作者直接在PC 端进行文字处理,这一突破性的改进在当时引起了行业的不小变动。1989 年,金山公司没有为WPS 投入一分钱的广告,即便如此,WPS 还是凭借自身无人能及的优势在行业内刮起了一阵旋风,最后甚至横扫了当时整个汉卡市场,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款没有推出任何广告的产品就迅速占据了90% 的市场份额。
在市场之外,求伯君WPS 的出现也直接震撼了当时的软件编写者。
每一个在WPS 面前不肯服输的高手都不得不佩服求伯君的这款十万行汇编语言编写完成的软件,一时间,WPS 就如同神作一样赢得了同行们的敬意,而雷军就是其中的一个。就在雷军将求伯君视为榜样,准备以他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奋起直追的时候,他却与求伯君相识,并且接到了求伯君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曾经的偶像却成了今日的朋友,雷军的激动心情可想而知,只是,在激动之余,雷军所想到的是,以后他可以近距离地与自己所佩服的高手较量了。
当雷军以北京金山开发部经理的身份回到竞争激烈的北京时,当他几乎在一夜之间组建起一个由20 名顶尖程序高手组成的明星团队时,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奋进感。
此时的雷军急切想要开发出一套家喻户晓的作品,就像当初求伯君急切想要写出WPS 汉卡一样,他要让别人感受到自己当初对求伯君的仰慕。也许越是顶尖的程序员其好胜心就越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刺激着雷军要干一件让求伯君都佩服的大事。
雷军似乎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敢想就敢做的人,当他的脑子里蹦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就立刻与自己的团队展开了《盘古》的编写工作。这套软件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电子词典、名片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它的复杂程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雷军的野心。
有了明确的作战计划,还需要一个振奋人心的作战口号,那时候,他们就在公司里打出了“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口号,以此来激励每一个风雨兼程、不断探索奋进的人。
很快,精英团队在雷军的带领下展开了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其实,那时候的很多程序员心中所想的并不是金钱财富,他们都有自己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他们想要的不是一款能够大赚的软件,而是要竭尽全力做出一款能够证明自己实力的好产品,产品的好坏远比效益的高低更能带给他们幸福感和满足感。
此时的他比任何时候都渴望成功,这是他对过去偶像的挑战,也是对自己的挑战。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完成最完美无缺的WPS 软件,于是,他同他的队友一起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WPS 软件的升级和更新中,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将盘古打造成中国软件人的一张名片,更要让它走出国门,成为世界范围内所通用的软件的代表。P43-45
雷军其人,有人熟悉,有人甚感陌生。熟悉他的人,大多是很早就混迹在互联网行业中的人,每次提及此人的时候,均为称赞。少年成名的雷军,用了16 年的时间一手打造出了如今的金山,被人誉为互联网界中的大佬。
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的人,相信对他手下的产品却并不陌生。新生代的用户大都熟悉小米科技,熟悉金山软件,熟悉雷军投资下的一系列公司,但可能不熟悉“雷军”这个名字。有人曾笑谈:今人识得“雷军系”,却道不识雷军人。
有人曾把雷军称为中国软件业的“活化石”,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程序员,雷军是担得起这个称谓的。少年凭着一股书生意气进入了金山,从接过管理者的大印之后就从未对自己放松过,他坚信不怕苦、不怕累、人定胜天,十六年如一日,终于将金山推上了巅峰。
2007 年,金山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仅一年的时间就盈利超过了5.6 亿港元,金山进入了一个腾飞的阶段。雷军对金山此时的状态评价是,金山正处在一个风口,一个连“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在所有人都以为已经为金山奋斗16 年的雷军会把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金山的时候,雷军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的决定——功成身退。
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梦想就要开始了。2007 年12 月,在金山上市两个月之后,雷军以“身体健康原因”为由宣布辞职。一时间,媒体舆论纷纷对雷军辞职的原因做了各个版本的猜测。甚至还有人对雷军的未来表示担忧:“雷军之所以是雷军,是因为他在金山,倘若离开金山,那么雷军还是雷军吗?”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除却初期迷惘的那段时间,雷军的生活并没有任何失落的表现。
雷军最喜欢马丁·路德·金的一句名言,“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他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大学时期雷军曾经读过一本名为《硅谷之火》的书,那时候他就有一个梦想:要像乔布斯一样打造出一个世界一流的伟大企业。在金山的16 年生涯中,雷军的梦想之火从未熄灭过。起因于曾经的梦想,雷军转身成了天使投资人。
在“不熟不投”和“做不大不投”等等奇怪的理论下,雷军投资了包括凡客诚品、多玩、优视科技、拉卡拉、大街网、长城会和多看等20多家公司。有人曾说,雷军在为自己的崛起造势。事情似乎正如此人所说的那样,雷军的投资遍布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社区三大领域,“雷军系”已经生成。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对于混迹互联网十几年的雷军来讲,他的投资眼光远比其他人要高。虽然他的投资也有败笔,但与其他人相比只是极少数而已。在雷军投资的所有企业当中,凡客、欢聚时代和UCWEB 是最成功的投资典型。然而这些企业的成功似乎并没有满足雷军,他的梦想似乎并没有实现。 2007 年iPhone 的上市告诉雷军,新时代已经来临。2008 年,第一部Android 手机HTC 的上市再次刷新了雷军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硅谷之火》给雷军的启发并未减弱,乔布斯的iPhone 上市又一次点燃了雷军的梦想。
“像乔布斯一样做伟大的手机”,这是雷军在梦想被点燃之后的第一个想法。佛家一粒米,大如须弥山。雷军觉得,他应该顺势而为做小米。“这是我最后一次创业,我应该输不起。但输了,一辈子也就踏实了。”雷军把小米当作自己的最后一战,尽力而为。
2011 年8 月16 日,雷军带着小米手机在北京798 艺术中心惊艳出场。身着黑色Polo 衫、牛仔裤和黑色匡威运动鞋,雷军如乔布斯一样为小米手机召开了发布会。“小米就像早晨的太阳,一点一点升起,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这是雷军在发布会当天对小米未来的预见。正如雷军所预见的那样,小米手机的发展如火如荼,很快就攻占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成了一方霸主。
2011年7月,雷军以王者风范回归金山。他的身份也发生了多重变化,有人曾用“董事长专业户”和“影子CEO”来形容雷军的身份。不过就称谓来看,外界给雷军最高的称谓则是“雷布斯”。类似的经历,相似的成绩,很难不让人把雷军与乔布斯联想在一起。对此,雷军却道:“乔布斯是神,我是学不来的。”
2015 年1 月4 日,在新一年的第一个工作日,雷军向公众致小米的新年贺词。“用每一个人的脚步探索行业的每一点新的可能,向着星辰大海的征途,去到那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2014 年销售6112 万台手机的成绩让雷军对未来充满信心,在他的认知中,他们正在打造属于小米的神话,正在不断开拓小米的未来。雷军是不是在学习乔布斯?他为什么创造小米?他是怎样把小米打造成为高端企业的?他在销售小米的时候是否采用了饥饿营销?他在做天使投资人的时候有过什么顾虑?他当初为什么离开金山,又为什么会选择重返金山?他是怎样把金山推到巅峰的?他在发展金山时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问题,读者不妨在本书中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