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斯文悬一发(潘光旦书评序跋集)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潘光旦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潘乃穆、潘乃和主编的《斯文悬一发(潘光旦书评序跋集)》收入了潘光旦先生发表的部分书评序跋。

潘光旦,字仲昂,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曾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馆长等职,毕生致力于爱国民主事业,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潘光旦先生发表的所有书评、序、跋可以体会其主要学术思想与研究志趣,亦能从另一个角度对他的人格与精神做观察和研究。

内容推荐

由潘乃穆、潘乃和主编的《斯文悬一发(潘光旦书评序跋集)》收录了潘光旦先生发表的所有书评、序、跋。在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历史上,潘光旦是享有盛名的读书、爱书、藏书之人,从其所做的书评序跋中,不仅可以体会其主要学术思想与研究志趣,亦能从另一个角度对他的人格与精神做观察和研究。

目录

编者说明

书评

 科学与“新宗教新道德”——评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人类自狼猿演化说——介绍TheOriginofMan(《人类之由来》)

 西方实验主义者服膺中国旧制度——介绍EugenicsandPoitics(《优生与政治》)

 评《遗传学概论》

 中国人口问题

 天才新说——介绍《天才儿童之性与养》(GiftedChidren:TheirNatureandNurture)

 妄人之语?——介绍NotesonDemocracy

 坊间流行中国家庭问题书籍之一斑

 《胎教》

 《优生学与婚姻》

 《苏俄的真相》(TheChaengeofRussia)

 一本有趣的年谱

 《人类生物学》

 《中国家庭改造问题》

 《日本与日本人》

 《世界之纷乱》

 《新哀绿绮思》

 《饥荒的中国》

 《欧美淫业史》

 《汉代之婚姻奇象》(文)

 《中国之婚姻问题》

 《鸦片战争史》

 《崔东壁年谱》

 《新中国的婚姻问题》

 《爱的人生观》《色的社会问题》

 《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

 《近代文学与性爱》

 《婚姻的破产》

 《种族卫生》

 《结婚指导》

 《基督教的性道德》

 现代中国名人录两种

 《日本海外侵略与华侨》

 《民族卫生》(《医林丛刊》之一)

 《医学》创刊号

 《性的控制》(TheMasteryofSex)

 《快乐家庭》

 《人性的生物基础》

 《家庭进化论》

 《章实斋年谱》

 《妇女解放新论》

 《家庭问题各论》

 《两性冲突之原因》

 民族先天果无恙么?

 《性学ABC》

 《节育的理论与方法》

 《现代种族》

 一本可读的“社会学史”

 《现代种族》

 科学化的世界

 《袁枢年谱》

 《天才儿童教育》

 《东北移民问题》

 《现代精神病学》

 日本在东北的权利与地位——杨氏论东北的三本书

 《芝加哥之家庭》

 《中国历代人物之地理的分布》

 《中国医史》

 《夏威夷之华侨》

 《人类生物学与种族的健康》

 《亚洲人种初步分类》

 《中国学生的旨趣》

 一篇传记文的欣赏

 《演化论的科学基础》

 《青年婚姻指导》

 “民族健康专号”

 《教育与今日之世界》

 《健美与种族》

 《剿奴议撮》

 《外人在华的新闻事业》

 《衣服的心理学》

 《清代殿试考略》

 《申报年鉴》

 《全谢山先生年谱》

 《疾病率与医药费》

 《人伦研究》

 《科学画报》

 《历代名人年谱》

 《从希腊人到达尔文》

 《现代外国人名辞典》

 《遗芳集》

 《梨园系年小录》

 《生殖的科学》

 《芝加哥的娼妓问题》

 《中国名人录》

 《远东矿苗与工业》

 两本关于孔子的新书

 《中国的地理基础》

 《历代名人生卒年表》

 《申报年鉴》

 《苏俄的妇女》

 《南京贫儿调查》

 《梨园外史》

 《遗传与疾病》(HeredityandDisease)

 《男人与女人》

 《中国民族之改造》——一本关于民族的新书的评论

 介绍陈通夫先生的《人口问题》

 《中国地方志综录》

 《遗传与政治》

 苏俄政治与人才淘汰——《出勤在乌托邦中》一书的读后感

 《南洋移民与其乡土的社会》

 评《民族素质之改造》

 政治与教育

 必也狂狷乎!

 《中国之家庭与社会》

 《工业文明的政治问题》

序跋

 跋《朱屺瞻画集》

 刘译《妇女解放新论》序——介绍英人蒲士氏的学说

 《中国问题》引言

 缪勒利尔《婚姻进化史》译本代序

 《性卫生讲话》序

 《鸡足朝山记》序

 《苍洱之间》序

 漫谈拳术与体育

 《蜕变中的中国社会》序——环境、民族与制度

 未经“国定”的一种公民读本——费著《作之民》序

 派与汇——作为费孝通《生育制度》一书的序

 家谱还有些什么意义?——黄冈王氏家谱代序

附录 从印本书籍展览会看印刷事业的发展

试读章节

一 适之先生的矛盾

适之先生太把西方文明看得高了,所以他的议论里便发生了一个绝大的矛盾。本篇评论就预备在这个大矛盾上做功夫。

适之先生提出西方精神文明的四五个特色,而加以详细讨论的有两个:一是科学,一是新宗教新道德。科学是近代西洋文明的一根大柱子,我们谁都承认。近代西方社会里熙熙攘攘有声有色的种种现象,局部确是适之先生所称新宗教新道德所激荡而成;这也谁都不便否认,然而仔细看去,这两种特色却实在是不相容纳的。要用两个不相容的因,来造一个完整和合的果,事实上有所不可能。然则难道适之先生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成因分析错了。分析大致没有错,可是因子间的关系,他并没有看清楚,所以才觉得凡属特色都是好的。

科学与“新宗教新道德”何以不相容?新宗教新道德的信条,适之先生说,在十八世纪,则有自由、平等、博爱,在十九世纪,则有社会主义,再根据他的上下文推论起来,也可知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等也是十九世纪的信条,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一部分,并没有变成陈迹。我们姑不论自由、平等、博爱三端当得起当不起新宗教信条’的大名目,我们先要看在科学与真理的观点下,这几个观念能不能成立。据我所见,是不能的。

什么是自由?许多科学家,不要说没有承认这个东西,连他的概念却不清楚。科学家讲因果;所以在学问方面,求结果的正确,总先从因子的正确人手。近来从事于解决社会问题的人也引用这种方法了。从事于犯罪问题者,求罪案的减少和罪犯的改邪归正,近来很能利用变态心理学的事实与原理;这是最好的一个例证。对于自然界的现象里,有一时不能用因果律来解释的部分,科学家大率取一种暂不思议和存疑的态度。至于研究社会现象,与日常接人待物的生活,遇有不能适用因果关系,不能解决时,他大率持一种容忍不干涉的态度。我尝谓真正的科学家,遇到自然界的难题,不能不先讲agnost.icism;遇到社会生活的难题,不能不先讲tolerance;两种态度实在是二而一的,但所应用有不同罢了。有科学精神的人,进则以因果律论事,退则持暂不思议暂加容忍的态度;所以大问题化小,小问题化无,所以真理之显者日显,而真理之晦者不因操切武断臆说而益晦。他用这种态度来接人待物,也希望别人用同样的态度待他;他自己不懂什么是自由,也不希望别人乱谈自由或其他不经的概念。“自由”也许是新宗教的信条,却不是科学精神所许可的。

平等的信条可以成立么?在群众的心目中,成立了;在少数哲学家的心目中,也成立了,用科学的眼光——就是适之先生所称西方近代精神文明第一种特色的眼光——看去,却没有成立。拙著《生物学观点下之孔门社会哲学》(《留美学生季报》第十一卷第一期与第三期)里尝详细讨论这一层。读者如不嫌琐屑,请赐参考那篇文字,恕不多赘了。

博爱和平等处同一不通的地位。墨子之徒,基督教徒,以博爱为天经地义;世界主义者也向来不怀疑他;许多哲学家也以他为可以成立。但是就生物事实,人类经验,和社会问题的前途而论,可知博爱不特从来没有做到,不特事实上做不到,且事理上也不宜做到。拙作《孔门社会哲学》里也有很详细的讨论,现在也不重说了。

适之先生说,西方近代的新宗教新道德是理智化了,是人化了,是社会化了。读者如以上文驳论为然,可知适之先生心目中的西方新宗教实在当不起理智化三个字。人类是偏重理智方面的精神生活,当然莫过于科学;如今科学说:新宗教的信条不切事实,不合经验,经不起分析,当不得盘驳;然则试问他的理智化何在。

至于“人化”和“社会化”的说法,怕也要经一番条件的限制,才可以勉强成立。人化所以别于神道化,所以别于物质化或机械;社会化所以别于个人得救主义:这都是无可非议的。人文主义打破了神道主义,确是解放欧洲近世思潮的大动力。引伸出去,在政治与生计方面,则有人权之说,在社会伦理方面,又有人格之说;二说经传播之后,的确引起了许多的社会变动。适之先生讲近世宗教的人化,说:“我们也许不信灵魂不灭了,我们却信人格是神圣的,人权是神圣的”。确有这种趋势。

P2-4

序言

作者在二十世纪前半听作书评甚多,我们原先计划专门编一本书评集,后来又扩大范围,纳入了序跋部分。本书现编入书评百余篇,序跋十二篇。书评的篇数红五倍于《潘光旦文集》各卷中已散见的书评。这些书评和序跋作于1927年至1947年间,先后发表于《时事新报·学灯》、《苦茶》、《新月》、《人文》、《上海青年》、《优生》、《华年》、《清华学报》、《自由评论》、《北平晨报·人口副刊》、清华《社会科学》、《今日评论》、《当代评论》、《自由论坛》、《民主周刊》、《世纪评论》、《观察》、《生活导报》、昆明《中央日报》、《东方杂志》、《新生代》等刊物。本书将便于读者阅览作者所作书评和序跋的全貌。

借本书出版的机会,又将潘著佚文一篇《从印本书籍展览会看印刷事业的发展》编入作为附录,以飨读者。此文近年来由吕文浩先生发现,经我们查明出处并作校对。

此次编印,除将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异体字改为通用字外,对原作使用的字词,包括翻译名称,保持原貌,不作更改。对原文中凡可判断为明显印刷错误者,径行改正,不另加注明。

最后,谨向群言出版社表示感谢,在出版潘著《人文史观》、《自由之路》、《政学罪言》、《潘光旦日记》、《潘光旦短评集》等五种书之后,又连续出版这本《斯文悬一发——潘光旦书评序跋集》。特别要感谢社科编辑部陈佳主任,精心设计,为本书配制了书影图片,以很清新的方式加以编排,使本书增色不少。我们的侄女潘宇在公余协助作文内制图,也在此致以谢意。

潘乃穆 潘乃和

2015年7月

书评(媒体评论)

潘光旦在清华南院的书房另有一种情趣。他是以优生学专家的素养来从事我国谱牒学研究的学者,他的书房收藏这类图书极富。他喜欢用书楦,那就是用两块木板将一套书夹起来,立在书架上。他在每套书系上一根竹制的书签,签上写着书名。这种书签实在很别致,不知杜工部《将赴草堂途中有作》所谓“书签药里封尘网”的书签是否即系此物。

——梁实秋《书房》

潘光且曾任清华图书馆馆长大约现在很少人知道或记得了。我对此事印象深刻是因为有一次,不记得是在什么场合,潘先生在学生集会上讲话,其中说到他抽查了一下图书借出情况,发现最多的是“中文——白话——小说”(他说时每个词都顿一下,加重语气),说明现在学生有多懒,光看小说不说,连文言,外文的都不看,怎么得了。他讲这段话时很激动。我没想到,潘先生管图书馆一直管到同学借书。直到多年之后从回忆他的文章中读到他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那次讲话陡然浮现在脑海中,似乎感受到了当时没有体会到的深切的忧思。他忧的是学生不读书,不读要动脑筋的书——怎么得了!

——资中筠《清华园里曾读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