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共产党农村政治动员模式研究(1949-2012)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作者 李汉卿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既有研究

 (四)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五)内容安排

第二章 政治遗产:革命场域中的农村政治动员

 (一)理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提出

 (二)政治保障:党的建设与群众路线

 (三)动员手段:利益满足、政治鼓动与主体性塑造

 (四)局部实践:根据地土地改革中的政治动员

 (五)革命时期的农村政治动员模式及评价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元化建构:全能主义时期的农村政治动员(1949—1978)——以河北省徐水县瀑河水库的修建为例

 (一)理论视角

 (二)微观探究:瀑河水库的修建过程

 (三)宏观透析:瀑河水库修建的制度、思想背景

 (四)一元化建构:金字塔式动员体系的形成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嵌入式管控:后全能主义时期的农村政治动员(1978—2012)——从广东省“乌坎事件”谈起

 (一)研究视角

 (二)微观解析:“乌坎事件”的来龙去脉

 (三)宏观透视:“乌坎事件”的制度与思想根源

 (四)嵌入式管控:内涵及其挑战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前后两种动员模式的比较及其评价

 (一)两种动员模式之比较

 (二)两种动员模式的评价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革命到治理:中国共产党农村政治动员的重构

 (一)自民党的农村政治动员——以“不买(《读卖新闻》运动”为例

 (二)中国共产党农村政治动员重构的思考

 (三)本章小结

结语:调适与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推荐

百余年的现代化历史实践证明,与地主改革派的洋务运动、康梁为代表的君主立宪的改良路线及孙中山领导的民主共和的革命道路相比,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方针是成功而且卓有成效的。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革命不同于前三种方案,铸造了中国独有的现代化进程。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动员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遗产,业已影响到建国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基于此,李汉卿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农村政治动员模式研究(1949-2012)》以政治动员为视角,采用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共产党1949—2012年间的农村政治动员模式的变迁进行了考察。本书认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农村的政治动员实现了由“一元化建构”向“嵌入式管控”模式的演变。然而,“嵌入式管控”模式日益受到农村社会发展的挑战。基于此,本书认为中国共产党农村政治动员重构的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党转型的基础上,实现由“革命范式”向“治理范式”的转变,从而构建农村的协同治理模式。

编辑推荐

《中国共产党农村政治动员模式研究(1949-2012)》的研究是以政治动员为核心概念重新审视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策略,因而与运用概念解释历史的研究策略有些类似。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采取的政治动员策略不同进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政治动员模式,对改革开放前后政治动员模式的总结与比较也是本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考察改革开放前后两种政治动员模式之时,笔者李汉卿选取了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在二者的影响下形成的动员体系三个维度来审视。而在考察每个时期政治动员模式的过程中则采用了分析历史的方法,试图寻出形成这两种动员模式的要素。同时,为了更好地揭示两种动员模式的内在规律,本书还选取了该时期比较典型的事件作为个案进行分析,意图实现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的结合。可以说,任何一个事件都是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而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明显地表现出两阶段性的特征,因此可以从典型案例出发探究两个时期的政治动员特征。最后,本书在比较两种动员模式的基础上,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村政治动员的重构做出了一些思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