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博思、迈克尔·P.克鲁斯、悉妮·里沃特编著王彦博编译的《价值总览报告运动(含义势头动因和重要性)/德稻知识资本丛书》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师艾博思教授关于价值总览报告的新力作。本书的出版必将助益中国企业和组织学习、反思和实践价值总览报告,提高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创造价值的能力,全面增强内部能力和“走出去”的国际竞争力、公信力,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中国商业模式的卓越典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价值总览报告运动(含义势头动因和重要性)/德稻知识资本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美)艾博思//迈克尔·P.克鲁斯//悉妮·里沃特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艾博思、迈克尔·P.克鲁斯、悉妮·里沃特编著王彦博编译的《价值总览报告运动(含义势头动因和重要性)/德稻知识资本丛书》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师艾博思教授关于价值总览报告的新力作。本书的出版必将助益中国企业和组织学习、反思和实践价值总览报告,提高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创造价值的能力,全面增强内部能力和“走出去”的国际竞争力、公信力,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中国商业模式的卓越典范。 内容推荐 艾博思、迈克尔·P.克鲁斯、悉妮·里沃特编著王彦博编译的《价值总览报告运动(含义势头动因和重要性)/德稻知识资本丛书》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德稻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师艾博思教授关于价值总览报告的第二部著作。价值总览报告即Integrated Reporting,简称IR。这种先进的报告形式充分涵盖了公司和机构在财务和非财务方面的战略、治理、绩效和前景,和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报告和现在流行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相比,能够更全局统观地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沟通报告主体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价值创造过程。 本书从各方面详细分析了价值总览报告运动在全球的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提出建议、作出展望。作者首创了“显著受众与重要性声明”、“可持续价值矩阵”等有力工具,以进一步帮助公司及其他实体通过开展价值总览报告,收获泽被深远的效益。实践证明,开展价值总览报告能够催生新的公司战略、模式、文化和思维,推动商业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的出版必将助益中国企业和组织学习、反思和实践价值总览报告,提高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创造价值的能力,全面增强内部能力和“走出去”的国际竞争力、公信力,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中国商业模式的卓越典范。 目录 第一章 南非 一、南非的独特之处 二、南非价值总览报告的征途 三、南非对本国历程的评估 四、我们对南非历程的反思 第二章 含义 一、公司试验:首批价值总览报告中的实例 二、专家评注:对价值总览报告的首轮反思 三、编集成典:创造共同含义 第三章 势头 一、采用 二、促因 三、意识 第四章 动因 一、公司 二、受众 三、支持组织与倡议 四、监管者 五、服务提供者 第五章 重要性 一、重要性的社会建构 二、环境相关报告中的重要性 三、比较重要性的不同定义 四、受众 五、治理 六、价值总览报告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 可持续价值矩阵 一、重要性矩阵的历史简介 二、重要性矩阵存在的问题 三、重要性矩阵的现状 四、从重要性矩阵到可持续价值矩阵 附录A比较福特和戴姆勒的重要性矩阵 附录B考察重要性矩阵的方法 第七章 报告质量 一、六大资本 二、内容元素 三、特别要素 四、鉴证 附录分析124家公司价值总览报告的方法 第八章 报告网站 一、方法 二、网站类目分析 三、网站功能分析 四、三个实例 附录将网站编码的方法 第九章 信息技术 一、价值总览报告流程 二、四大信息技术趋势 三、背景关联报告 四、华篮国际 第十章 四点建议 一、财务报告历史简介 二、平衡公司试验与编集成典 三、平衡市场与监管力量 四、会计界的进一步支持 五、厘清主要组织的角色 六、可能的发展轨迹 七、最后的话 鸣谢 术语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在上一章中,我们建议董事会行使责任,通过年度《显著受众与重要性声明》(Statement of Significant Audiences and Materiality),确定价值总览报告中的重大事项。该《声明》构成了“可持续价值矩阵”(Sustainable Value Matrix,简称SVM)这一工具的基础。SVM是“重要性矩阵”概念的拓展。与重要性矩阵一样,SVM可用于外部报告、利益相关者参与和资源投入。不过,SVM的作用远不局限于此。SVM还可被用于促进创新,减少甚至扭转财务与非财务绩效之间,常常存在的互为消长情况。以此,SVM就拓展了反映消长情况的“绩效前沿”。 当公司认识到促进创新是其带来的效益之一时,SVM将会成为价值总览报告的推动因素。 重要性矩阵历史简介 当AccountAbility在发布于2003年的报告《重新定义重要性》 (Redefining Materiality)中,首次阐述正式的重要性确定流程时,重要性矩阵,如许多公司管理创新一样,首次出现在了实践中。为确定重大事项,AccountAbility提出了由五部分组成的重要性测试。测试应嵌于利益相关者参与的透明流程中,并得到外部鉴证——董事会应对测试的流程与结果负直接责任。 英国石油公司(BP)是利用这一测试编制重要性矩阵的先行者。BP开展了重要性测试,以筛选议题并确定主次,然后将这些议题列入了2004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福特公司(Ford)与英国电信公司(BT)紧随其后,分别在2004/2005年和2006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加入了重要性矩阵。 AccountAbility和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起初认为,重要性矩阵主要是用于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工具,但随着实践中的演进,重要性确定流程中引入了与“财务”信息的相互依赖关系。AccountAbility在观察到这一新兴的共同特点后表示:“这些(矩阵)所据的,是人们熟知的风险分析矩阵图,但所用坐标轴代表的是社会与业务重要程度。” GRI进一步给出了如下指引:“定义具有重要性的报告议题时,所设定的阈值应用于确认对利益相关者、经济、环境、社会或报告主体最为重要的,故而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值得特别关注的机遇与风险。” 不过在实践中,重要性确定流程继续演进,公司也并不总是对GRI的指引全盘采纳。举例说,GRI建议X轴显示“经济、环境、社会影响的重要程度”,Y轴显示“对利益相关者评估和决定的影响”, 但许多公司的X轴采用的是“对公司的重要程度”,或与此非常近似的定义。 问世十年之后,重要性矩阵的发展开始呈现特定趋势。虽然公司定义“重要性”(materiality)的明确程度不一,但公司倾向于将“materiality”与“importance”这两个英文单词互换着使用。矩阵虽有许多变体,但设计上都有一个基本特点。X轴通常陈列从公司角度看,各可持续发展议题的重要程度,Y轴则陈列从“社会”或“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各议题的重要程度。Y轴的确定流程,通常涉及到利益相关者某种形式的参与。对公司和利益相关者来说都高度重要的议题,将被视作“具有重要性”,并成为报告的重点。 重要性矩阵的基础,是“重要性”这一概念。公司使用这一概念,即暗示知道不列报哪些信息,或者说,暗示重要性确定流程中存在一定的准则。公司与受众能够纳入考虑的信息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关注对决策来说重要的信息。重要性作为概念,提供了将信息分类为“具有重要性”和“不具有重要性”的准则。重要性矩阵能够用于可持续发展报告或价值总览报告,还能够用于利益相关者参与、资源投入,以及通过向可持续价值矩阵之演进(见下一节)促进创新。 在矩阵发展的初期,GRI、AccountAbility及后继组织都将利益相关者参与视作矩阵建构流程中的一步,即为建构而参与。 公司确定某事项对于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程度,正是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公司还必须决定一项议题对自身的重要程度。议题是否重要,决定因素有议题的本质、利益相关者动用资源支持议题的能力,以及这种支持对公司能够施加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一旦重要性矩阵得到建构,就可以作为平台,让公司利益相关者进一步在使用中参与。以此,公司可为具体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提供背景信息,使利益相关者能从公司的全局角度出发,来看待一项议题。“为建构而参与”和“在使用中参与”,分析起来是不同的。“在使用中参与”有助于公司进一步了解在特定议题上,利益相关者观点的不同,以及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如何采取行动,在期望上的不同。“在使用中参与”还能够促进合作,寻求争议议题的解决方法。 重要性矩阵也为公司和利益相关者双方在资源投入方面提供信息。从公司角度说,出于风险与机遇方面的考虑,公司与利益相关者认为具有重要性的议题,相较不具重要性的议题,理应获得更多资源(如时间、金钱、管理高层的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等)。这些议题形成了公司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说,矩阵可以提供信息,帮助利益相关者了解在与公司互动、动员他方影响公司决策时,应该增加资源投入(若议题位序较低),还是减少资源投入(若议题位序较高)。潜在员工可以运用矩阵,来决定是否要为公司工作。客户可以使用矩阵,作为影响产品购买决定的一个因素。供应商可以在需求高涨,存货短缺时,给予公司优先考虑。 开展报告与资源投入虽然分析起来是各自独立的,但资源投入上的决定与外部报告之间,存在清晰的对应关系。这也反映出了公司报告的转型功能。公司更有可能对投入大量资源的议题加以报告。反过来说,公司也有可能因认为诉讼或竞争风险太大,而选择不列报某项重大议题。如第4章所述,虽然我们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说法是成立的。 P211-214 序言 真正的领袖,不仅志在带领人们前往未知的成功之地,而且胸怀明确的征程计划。 对向往将公司带上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我们来说,“价值总览报告”正是计划中关键的一环。 艾博思和迈克尔·克鲁斯的著作《价值总览报告运动》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今日之领袖,可借力于此书的论证,推动运动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只是大势所趋,不只是公关动因,也不只是“理应如此”。可持续发展关乎经济增长和改革创新,关乎赢得争夺人才和市场的鏖战。可持续发展即是认识到,当今,公众对公司宗旨、价值观和全球影响的关注,毫不亚于对其产品、包装和价格的关注。价值总览报告是高瞻远瞩的理念,其提供的方法,能够催生新的公司战略、模式、文化和思维,推动商业乃至世界可持续发展。 作为SAP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我为能够身先士卒,倡导艾博思和克鲁斯详尽阐述并积极支持的运动而深感自豪。SAP是一家跨国技术公司,共有66000位员工,超过260000家客户。在从孤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向制定全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孤立战略大为不同)的过程中,我们开始将财务和非财务绩效呈示于统一报告。这一大胆的转型,让我们实现了下述目标: 第一,提升透明度,加强责任承担。这也是如今客户、股东、合伙人越来越强烈的要求。 第二,更全面地落实SAP的核心愿景,即造福世界,改善生活。同时,也通过确保对气候变化等重大议题的切实处理,让SAP更好地履行作为全球性公司的责任。 第三,更统筹兼顾的公司陈述。 第四,更好地适应另一大新兴趋势,即对简约的追求。 在今天,特别是对首席执行官来说,“复杂”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这于我已是老生常谈。公司无论大小都深受其扰。希望更深入理解公司营运的需求,让人应接不暇。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数据极速增加、沟通渠道多管齐下、管理层级错综复杂、技术架构杂乱无序,公司营运之复杂也变得前所未见。对简约化的渴望,由此而生。 就可持续发展来说,应该作何抉择是明确的:将财务和非财务报告整合在一起,能减少重复、提高效率,击退复杂化的侵袭。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少可以胜多。 价值总览报告还可促成新的竞争优势。在纷繁变化的世界中,能为其客户指明方向的,只有公司自身。先行采用价值总览报告的公司,相比那些忽视甚至抵制价值总览报告运动的公司,就会处在为客户服务的优越位置。在SAP,我们将借由价值总览报告习得的经验与信息技术的力量结合,从而协助我们的客户追踪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同SAP一样,覆盖整个公司、平均到每位员工),并着手将数据与公司收益和利润率挂钩。 如此,可持续发展就不再停留在报告的纸面;而更让人振奋的是,如此一来,经济、环境和社会事务便联系在一起。这其中的机遇,或许能创造弥足珍贵的价值。公司领导层如今面临的挑战,不仅是要经营得当,还是要通过对各领域事务如何相互影响的理解,推动改革创新。 在SAP,我们相信社会投资,如志愿活动、经济援助、技术捐赠等,尤其在新兴市场,能够改善员工的参与和效率,增强吸引新客户的能力。举例来说,我们相信,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精简员工差旅,从而减少我们的碳足迹,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还能够改善公司员工的健康水平、提升SAP作为雇主的吸引力、增进客户的忠诚度。同时,随着对供应商提出该等要求的公司日趋增多,也能为SAP带来丰厚的收益。 展望未来,价值总览报告运动必将在创新的驱动下加速发展。随着云计算、数据分析、内存技术的兴起,公司对数据的追踪、评估、比较和分享将变得更为便捷,价值总览报告也将更易于推广和执行。当然,卓越的公司总是会先于形势而变。 我向来认为,只有设立打破成规的目标,才能有打破纪录的成果。打破成规,正是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商界领袖,我们的作为将载入史册,而我们的功过,将取决于对他人的影响和为后世留下的成果。因此,在阅读本书时,请您抚躬自问,从业绩、员工、公司乃至我们共同的世界出发,深思这本重要著作的意义。 后记 译事不易,而一名之立,更需旬月踟躇。鉴于价值总览报告这一概念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翻译是否到位,做到“名”正“言”顺,直接影响到引介之后价值总览报告发展的势头,译者因而如履薄冰。在本书之前,相关翻译并无统一的用法,如assurance(是鉴证,还是审验?)、materiality(是重要性,还是实质性?)等关键术语,中文译名根据出版物不同而各异。甚至连integrated report本身应如何翻译(是价值总览报告、综合报告,还是整合报告?),此前也未形成共识。这无疑对价值总览报告的相关讨论造成了困难。 本书希望能够在现有中文文献中择优定选一套通用的术语,助力中文语境下对价值总览报告有的放矢的探讨。为此目的,凡涉术语、专有名词等,均于文中圆括号内给出对应的英文词汇。此外,同时在书末附上双语对照的关键术语表,方便读者查阅。 在规范、统一使用术语,做到“信”与“达”之后,译者也勉力确保中文的通顺易懂,避免“翻译腔”,在可读性上下功夫。这一方面是为了让普通读者亦能够经由本书了解价值总览报告,另一方面也是对《国际(IR)框架》相关指导原则的遵循。 本书原著的另一精华所在,是对正文所作的详尽注释。考虑到书中所引材料绝大多数尚无中文译本,故在将作者、标题等译人中文之余,一律在中括号内附上原文引用信息以利检索。而译注则均以正文中使用脚注、注码使用圆圈码为格式。 本书作者,特别是艾博思教授,十分重视价值总览报告在中国的推广。他亲力亲为,在国内多个城市主持研讨会和交流活动,了解实际情况,回答运动各方行动者的问题。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他也给予了莫大的帮助,通过电子邮件和面对面交流,与译者讨论本书重点、难点,意在将价值总览报告的要点准确地传达给广大读者。 随着商界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联系日趋紧密和互动日益深人。价值总览报告势必将是报告领域引领未来的“明日之星”(the nextbig thing)。就国内目前的情况看,以作者总结的价值总览报告运动四阶段为背景,各方行动者可借力于后发优势,通过学习别国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实现三阶段(公司试验、专家评注、编集成典)并进。待到时机成熟时,再由监管部门因势利导,建章立制。如此,则作者在书中对中国的畅想和厚望或可在不远的将来化为现实。 译者虽已勉力而为,拙译仍不免存在疏漏之处。在译责自负的同时,也恳请本书的读者不吝赐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