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有很多孩子只听说过这些人,知道他们是有卓越成就的伟人。孩子们很仰慕崇拜这些名人,但实际并不很清楚他们真正有什么成就,怎么得来的成就,成功的秘密是什么……这套书完美地解答了这些问题,介绍成功者孩童时期对生活的憧景、学习成长、奋斗成材直到影响世界取得卓越成就的光辉历程。屈平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余志慧编著的《屈原(爱国浪漫诗人)/中外名人传记》将向您介绍屈原不平凡的一生,以及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一一楚辞,主要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屈原(爱国浪漫诗人)/中外名人传记》由余志慧编著。
家族背景
据史书记载,屈原与楚国君王同出一源,都是芈姓贵族。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高阳”是上古帝王之一颛顼的别号,是楚国远祖,被周成王封于楚。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屈原)是上古高阳帝的后裔,父亲名叫伯庸。
根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颛顼帝的六世孙季连,姓芈,是楚国的创业之祖。西周初年,季连的后代鬻熊被周文王封为子爵,成为周王室的臣子。后来,鬻熊的曾孙熊绎因祖上的功德,被周成王封于楚地。熊绎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成为楚国的开国之君。由此可见,楚君本姓芈,自鬻熊开始姓“熊”。
公元前741年,楚王熊蚡因病逝世,弟弟熊通杀死熊蚡的儿子,夺取楚国大权并自立为王。熊通自恃武力强大,上疏要求周王晋封自己为公爵。周桓王知道后非常恼怒,没有同意。熊通自认为兵强马壮,地处偏远,便无视周天子的,公然宣称道:“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于是在公元前704年,熊通自称“武王”。
熊通有个儿子叫熊瑕,因功受封于屈邑,当时人们称他为“屈瑕”,他的子孙后代便以“屈”为姓,并逐渐成为楚国的一支望族。屈原便是屈瑕的后代,也是楚王的远支同族。
在楚国受封的贵族中,屈氏受封早,家族也为兴盛。自春秋以来,屈氏子孙名人辈出,为楚国的兴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楚武王时期的屈重,他沉着稳健、临事善谋,跟从武王伐随国,不辱君王之遗命;楚成王时期的屈完,他临危不惧、有胆有识,与前来进攻的齐国军队和平谈判;楚庄王时期的屈荡,他跟随楚王攻打晋国,生擒晋国大将赵旃,取得重大胜利,等等。
春秋时期,随着楚国疆域的扩大,楚王将国都迁于郢,屈原的先祖也随之迁居郢都,并成为楚国统治集团中的显贵。屈原的几位祖辈曾在楚国朝廷里担任“莫敖”一职。莫敖在楚国的地位非常显赫,为楚国独设。未设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立,为楚国高官职,执掌军政大权)之前,莫敖是楚国的高行政长官;令尹、莫敖同设时,莫敖仅次于令尹。
到战国时,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在楚国进行变法,实行“贵族外放”的政策,即将楚国的一些公卿、贵族派到边远地区或地方重镇担任职位,以巩固边防。就在这个时期,屈氏家族的大批子孙,包括屈原的祖父,被迫迁居秭归一带,从此家道中落。
等到屈原父亲这一代时,屈氏家族在楚国朝廷中的地位大大下降。屈原的父亲伯庸,虽然是官吏,但已非重要职位,没有什么实权。另外,根据资料记载,屈原一系在家族中并非嫡长子,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先祖领地和封号的“采邑制”,屈原先辈这一支没有资格继承没落贵族家族仅有的富贵,而只能成为大家族边缘的“远支别庶”,所以,他的家庭实际身份与庶民(即平民)并无两样。
少年生活
屈原小的时候,家境贫寒,这使他从小养成了甘守清贫、不畏困苦的性格。父母迫于生计,不得不终日劳累,小屈原会不时地主动宽慰父母,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屈原的早慧和孝顺,让父母十分欣慰。
尽管家境贫寒,父亲伯庸仍然全力培养屈原各方面的才能,希望他成才。因此,屈原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从小聪颖过人,过目不忘,遍读古籍,如晋《乘》、楚《祷杌》、鲁《春秋》等正史,《论语》等儒家经典,以及广为流传的诸子学说,屈原都认真诵读,精心领会。在阅读书籍时,他特别留意历代兴亡盛衰的原因,积极探求治国安邦之道。在屈原心中早已有了一个目标:他要像商代伊尹辅佐商汤、周代吕尚辅佐周武王那样,将来辅佐楚王振兴楚国,统一天下。在这种信念的鼓舞下,他刻苦读书,即便是酷热的夏天,也不懈怠。
P4-P7
中国有句俗语,“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说的是在这大千世界中,各种类型的人都有。我们有时会疑惑:为什么有些人碌碌无为,平淡过完一生;有些人却有着非凡的名气,就如同天上那耀眼的星星,不仅让自己拥有精彩的人生,还影响着世界的各个方面一一科学进步、文艺发展、朝代变更……我们会好奇:他们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们又是如何取得那些辉煌成就的。
《中外名人传记》系列丛书可以解答我们心中的困惑。编者精心挑选了30位在中外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名人,将他们精彩的一生,用精练简洁的语言和精彩纷呈的故事呈现出来。读完这些故事,我们会发现,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会不同。但是,这些成功的名人背后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天将降大任”之前,他们几乎都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一一爱迪生曾被当作“低能儿”;拿破仑落魄的时候,和弟弟路易每餐的食物就是一块面包;莎士比亚在剧院打过杂……但是,面对种种困难,他们都没有放弃,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行业中。他们正是因为拥有坚强的意志、过人的胆识、超人的勇气,才能克服重重困难,披荆斩棘,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希望读者能通过本丛书了解中外名人的真实故事,探索他们成功背后的秘密,从而体会并学习他们刚毅坚忍、拼搏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品质,最终迈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