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举科、孙伟平、胡文臻编写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5版)》用动态评价模型对284个省、地级城市进行了全面考核,对政府城市建设投入产出效果及智慧城市建设状况进行科学评价排名,评选出了生态城市特色发展100强;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步实施”,给出了各城市绿色发展的年度建设重点和难点;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和雾霾治理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生态城市是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时代要求。《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5)》以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活、健康宜居为理念,以服务现代化建设、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更新民众观念、提供决策咨询、指导工程实践、引领绿色发展为己任,把生态城市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用农业带、自然带和人文带“三带镶嵌”,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生态城市发展之路。 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囿于多方面的原因,生态化仍处于“初绿”阶段,民众对城市生态的要求日益强烈,绿色、智慧、低碳、健康、宜居的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刘举科、孙伟平、胡文臻编写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5版)》仍然坚持生态城市绿色发展的理念与建设标准,坚持普遍性要求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用动态评价模型对284个省、地级城市进行了全面考核,对政府城市建设投入产出效果及智慧城市建设状况进行科学评价排名,评选出了生态城市特色发展100强。报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步实施”,给出了各城市绿色发展的年度建设重点和难点。在考核评价的同时,报告还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和雾霾治理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回归自然的目标:人的自然健康是绿色发展的首要目标,生态环境是人的自然健康的最基本保障;雾霾、城市病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更新观念、强化制度、创新驱动并以持之以恒的决心来实现;要加快建设绿色、智慧、低碳、健康、宜居的中国特色新型生态化城市。
Ⅰ 总报告
1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5)【刘举科 孙伟平 胡文臻 李具恒】
一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新进展和新理念
二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综合与分类评价
三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和战略路径
Ⅱ 整体评价报告
2 中国生态城市健康状况评价报告【赵廷刚 刘海涛 谢建民 朱小军 张志斌 刘 涛】
Ⅲ 分类评价报告
3 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常国华 石晓妮 汪永臻】
4 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李开明 康玲芬 赵有翼】
5 循环经济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钱国权 王翠云 岳 斌】
6 景观休闲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台喜生 李明涛 王 芳】
7 绿色消费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高天鹏 姚文秀 方向文】
8 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评价报告【曾 刚 滕堂伟 尚勇敏 朱贻文 海骏娇 顾娜娜】
Ⅳ 核心问题探索
9 信息化与生态城市建设【孙伟平 刘明石】
10 中国雾霾治理战略框架【周广胜】
Ⅴ 附录
11 生态城市建设国际合作(照片)
12 生态城市建设案例介绍
13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大事记(2014年1~12月)【朱 玲】
14 参考文献
15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