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精)/童庆炳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童庆炳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导言:延伸与超越

第一章 为诗辩护

 ——文化诗学存在的前提

 第一节 西方历史上五次“为诗辩护”

 第二节 文学的独特审美场域

 第三节 文学世纪、文学人口与文学生命

第二章 走向综合

 ——文化诗学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十七年(1949—1966):“他律”作为权力话语

 第二节 新时期(1978—2007):“向内转”与“向外转”

第三章 回应呼唤

 ——文化诗学的现实依据

 第一节 现实文化存在状态与深度文化精神的寻求

 第二节 文化诗学的精神诉求

第四章 双向拓展

 ——文化诗学的基本构想

 第一节 以审美评价活动为中心

 第二节 宏观与微观的“双向拓展”

第五章 深入历史语境

 ——文化诗学的支点

 第一节 当下文学理论的困局

 第二节 摆脱困局的出路

第六章 文学语言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互构

 第一节 文学语言及其生成机制

 第二节 文学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

第七章 抒情话语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互构

 第一节 中国文学抒情话语的民族特色

 第二节 中国抒情话语的文化意义

第八章 文学叙事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互构

 第一节 故事形态学的研究

 第二节 故事形态的社会历史根源

第九章 文学修辞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互构

 第一节 文学修辞与中外修辞批评理论的遗产

 第二节 文学修辞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联

第十章 中心、基本点、呼吁

 ——文化诗学的开放结构

 第一节 “一个中心”

 第二节 “两个基本点”

 第三节 “一种呼吁”

第十一章 人文与历史的张力

 一——文化诗学的精神价值

 第一节 两种现代化的对峙及其在文学上的回响

 第二节 历史、人文、审美三者的关系

第十二章 审美文化

 ——文化诗学建构的支点与方向

 第一节 “诗意的裁判”:文学的审美品格与价值诉求

 第二节 认识论——泛文化——审美文化:范式的变革与更新

 第三节 “审美文化”作为“文化诗学”场域的原点与支点

第十三章 中外个案

 ——文化诗学理论的成功实践

 第一节 中国文学理论中的“兴”说和“意境”说

 第二节 俄国文学理论的“复调”说和“狂欢化”说

 第三节 李白《独坐敬亭山》解读

 第四节 春天对严冬的感慨与沉思——读王蒙的《杂色》

附录

 “文化诗学”的两个轮子

 ——论童庆炳的“文化诗学”构想

代后记

内容推荐

童庆炳著的《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主要收入了作者在文化诗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原书题为《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是作者生前最后完成的一部著作。

作者倡导“文化诗学”理论已有多年。这一理论受到“文化研究”的启发,也与美国学者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研究尤其是后来改称的“文化诗学”题名上相似,但它主要是从当代中国文论实际出发,具有自己内容和形式的文艺学方法论。本书着重疏解文化诗学的理论前提、学术背景、现实依据、基本构想、精神价值、实践路径,以及它与社会文化的互动等,代表了作者对“文化诗学”全面和完整的思考。

编辑推荐

《童庆炳文集》(十卷本)是童庆炳先生生前自己整理、收录、编辑的文选,辑录了从事文学研究57年来最精华的文论作品,包括《文学审美特征论集》《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美在关系”说新探》《文体与文体的创造》《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文学创作问题六章》《<文心雕龙>三十说》《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现代视野中中华古代文论系统》《寻找文学理想的灯火》,每一卷作者都进行了精心的编排和修改。反映了作者从打磨文学理论的基石到寻找文学理想的灯火的心路历程和研究进路,是不可多得的扛鼎之作。《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是其中一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5: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