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历史,当然首先是了解,但了解了之后干什么呢?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政治家需要通过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学者则可以通过历史来进行研究。
听葛剑雄讲历史,谈笑间揭开中国历史的玄机。赵武灵王、汉武帝、唐太宗、王莽、海瑞……他们是如何影响历史的?
《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收录了胡服骑射、轮台罪己、庙乐之争、王莽改制、谁主神器、汉魏禅让、鲜卑汉化等15篇历史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葛剑雄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们学习历史,当然首先是了解,但了解了之后干什么呢?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政治家需要通过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学者则可以通过历史来进行研究。 听葛剑雄讲历史,谈笑间揭开中国历史的玄机。赵武灵王、汉武帝、唐太宗、王莽、海瑞……他们是如何影响历史的? 《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收录了胡服骑射、轮台罪己、庙乐之争、王莽改制、谁主神器、汉魏禅让、鲜卑汉化等15篇历史故事。 内容推荐 《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由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的讲课录音辑录而成,内容从春秋至清末选取了期间较有代表性且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分为胡服骑射、轮台罪己、庙乐之争、王莽改制、谁主神器、汉魏禅让、鲜卑汉化、江陵焚书、玄武门之变、冯道长乐、亡国诸君、天书封禅、道君末日、悲剧海瑞、乾隆“肃贪”等15篇。 目录 胡服骑射 轮台罪己 庙乐之争 王莽改制 谁主神器 汉魏禅让 鲜卑汉化 江陵焚书 玄武门之变 冯道长乐 亡国诸君 天书封禅 道君末日 悲剧海瑞 乾隆“肃贪” 试读章节 我将要带领大家走进中国历史的长廊,从中定格若干个中国历史的片段。这其实是有一定随意性的,中国历史那么长,要讲的实在太多,我们都看过一本书——《天方夜谭》,又叫做《一千零一夜》,如果说阿拉伯的故事可以讲“一千零一夜”的话,我们中国的历史,“一万零一夜”甚至“十万零一夜”也讲不完。一个人学习了解的内容毕竟有限,个人兴趣也都不同。这些年来,我在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写了一些文章,给各位讲的就是我已经写过的中国历史上的这些片断,这些片断并不一定就是最重要的,但是我认为,它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者说也是比较有趣的。 我们学习历史,当然首先是了解,但了解了之后干什么呢?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政治家需要通过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学者则可以通过历史来进行研究。我们平时讲,通过了解历史可以得到智慧、得到乐趣,所以我希望所讲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或者让大家会心一笑,或者可以引起各位的思考。 至于我定格的这些片断以外,还有更重要的内容,请各位让我慢慢再学,再思考。这些片断有的正好可以串联起来,但有的中间隔开了,所以需要一个一个片断讲。首先要讲的是“胡服骑射”。 大家都知道秦国的商鞅曾经实行变法,这对秦国的发展壮大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今天我要告诉各位: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也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改革,并在当时以及后来都对历史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讲到“胡服骑射”,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胡服”。“服”就是服装、服饰;“胡”就是胡人。以前,在中原的华夏诸族,他们把生活在北方包括西北、东北的非华夏诸族,统统称之为“胡人”,所以所谓“胡服”,就是胡人的服饰。那么“骑射”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骑着马作战,打仗射箭。大家可能觉得这个很正常,马就是用来骑的。其实不见得这样,因为中国古代,华夏诸族的马不是用来骑的,主要是用来拉车的。打仗的时候,双方都是赶着马车,然后马车上的人用长武器打仗。 之所以要实行“胡服骑射”,就是要使华夏诸族能够接受胡人的服装,改变传统的作战方式。 那么谁实行“胡服骑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赵武灵王。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进行这一改革?这不能不讲当时赵武灵王所面临的形势和他的抱负。 赵武灵王做出这个决定是在公元前307年,也就是他继位十九年后。赵国原来跟魏国、韩国一样,不是独立的诸侯国,而是晋国的三位大臣于公元前403年分晋创建的,并且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 在三家分晋之后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里,魏国在这三家里经常执牛耳,占主导地位。赵国则国势衰弱,经常受到邻国的欺压。赵武灵王继位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使赵国很受辱的事情。赵武灵王的父亲赵肃侯死了,周边几个诸侯国如秦国、楚国、燕国、齐国、魏国,都来参加葬礼,可是这些来参加葬礼的诸侯国君都派了一万精兵随同,外人看着是来参加葬礼,实则是给这位少年新君一个下马威。 赵国在其他方面也不容乐观,比如说赵国的近邻中山国。魏国曾经把中山国灭了,后来中山又复国了。尽管中山国的实力不强,但作为近邻的赵国却奈何它不得。另外,赵国曾经跟齐国、魏国一起想进攻秦国,结果被秦国打败。后来赵国跟齐国、魏国发生冲突,齐、魏两个国家又联合进攻赵国,赵国作战失败,最后还是想办法掘开了黄河大堤,让黄河水溃堤,才阻挡住了对方的攻势。 所以赵武灵王继位的时候,赵国国力非常衰弱,又面临着一些强邻。在其即位以后不久,赵国又被秦国打败。这一次,赵国的损失很大,八万士兵被秦国屠杀。秦国还步步深入,攻下了赵国的蔺、离石,就是今天山西离石这一带,威胁到赵国国都安全。赵武灵王就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继位的。继位之初,他就设置了两个以前没有的官职,一个叫做“博闻师”,“博闻”意即知道的事情很多,他设立了三位博闻师,实际上就给自己找了三位顾问,他不知道的事情随时可以请教。如果这还不算什么了不得的话,他又专门设立了三位叫“司过”的官职,专门监督国王有什么过错,然后随时向其提出意见。赵武灵王一边学习一边找大臣专门监督他,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当时诸侯林立,大家争着要提高自己的级别,很多国君纷纷称王。赵国本来是子爵,祖上有赵简子、赵襄子等。到赵武灵王父亲的时候,谥号是赵肃侯,已经称侯了,但是赵武灵王却只把自己的称呼定为“君”。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赵武灵王认为还不到称王的时候,那就不要用这个名义。不过,他始终在观察周边的形势,积蓄力量,随时准备在必要时发挥出来。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亲自到东北的边疆九门,就是今天河北的西北边界一带,筑了一个嘹望台,叫做野台,在这里观察邻邦中山国的形势。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终于找到了机会。当时,秦国君王是秦武王,力气很大,而且很喜欢表演。有一次他跟·个武士比武,大家说把鼎举起来,结果他举起来好几次,突然一下子站立不稳,被掉下来的鼎压断了胫骨,很快就死了。赵武灵王得到这个消息,就采取了一个措施,他知道当时秦王之位一时之间没有人继承,而秦武王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在邻国燕国,于是他赶快派人到燕国护送这位公子回到秦国。后来果然这位公子继位了,这个人就是秦昭王,因为秦昭王是在赵武灵王的支持下回到国内继位的,这样就改善了赵国跟秦国的关系。当时秦国很强大,赵国与其改善关系以后,当然就能摆脱这个主要威胁,去处理其他的事情了。接下去,赵武灵王大举进攻中山国,攻占了中山国一些战略要地。他还亲自率领军队向北及西北推进,一直把赵国的疆域扩展到了今天内蒙古河套一带,所以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赵国的疆域一下子就大规模地扩展了。疆域扩展到了河套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赵国的势力范围到了秦国的北边,不再被动地处于秦国的威胁之下,而是从北方扼制了秦国。而中山国呢,被赵武灵王这样接连地进攻,战略要地都失去了,只能苟延残喘。经过十九年的苦心经营,赵武灵王已经摆脱了原来处处受压、受邻国打击、无所作为的境地。 赵武灵王是不是就满足了这样的形势呢?不是。他下一步酝酿着更大的改革,那就是“胡服骑射”。P3-6 序言 书院产生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最初是指官方收藏和校勘书籍的场所,后经由士人大儒的文化自觉,成为官学体系之外的研习讲学机构。自唐初至清末,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承继孔门遗风,以修己安人、成德济世为宗旨,不仅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贤人志士,也形成了一整套教学与管理的优良传统。宋以后的大儒,从范仲淹、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到王夫之、姚鼐、戴震、钱大昕、康有为等,无一不与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晚清以降,随着近代学堂兴起,书院逐渐衰落而最终被废,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出现断层。近百年问,几代国人失去了传统文化与精神的滋养。 梁启超先生曾言:“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然而,本国学术思想之发明非一代人可以成就,须“由其民族自身递传数世、数十世、数百世血液所浇灌,精肉所培壅,而始得开此民族文化之花,结此民族文化之果”。 秋霞圃书院肇创正是希冀通过对传统文化之研究与教学,继承和阐扬中国优秀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己之力。书院由沪上著名学者沈渭滨、葛剑雄、傅杰、朱学勤、李天纲、汪涌豪等教授联合发起,并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香港、台湾和海外数十位著名教授、学者共同创建,是民间学术研究团体和教育教学机构。几年来,书院浸淫于文学、历史、哲学与艺文等领域,延请名师驻院讲学,畅谈文学想象、纵论历史分合、仰望哲学星空、顿悟艺文美感,海阔天空、其乐融融。 当然,文化的薪火相传仅靠一己之力尚难以点亮国人心灵,希冀更多高士大德汇聚,摒弃地域之见、门第之分、院校之别,超越功利,集聚起来,和合共生,让经典重光。 若有重建人文精神之意愿,则书院传统必为珍视之资源。汲取传统文化精华,以现代表达方式使其重现,发挥“匡翼”学校之不逮功能,正是今日振兴文化、重建民众心灵家园不可忽略的课题。 “秋霞圃人文典藏”由登临秋霞圃书院的学者讲授经典之记录或于他处讲演之文字稿汇编而成,陆续结集付梓,“纫秋兰以为佩”,经由诸多学人精心培育,必会给读者带来怡人馨香。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个中差错敬请批评指正。 心如风,尚待吹起,对望深沉,百年如一,书院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醇情亦如是! 李耐儒 于嘉定孔庙·秋霞圃书院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学习历史,当然首先是了解,但了解了之后干什么呢?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政治家需要通过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学者则可以通过历史来进行研究。我们平时讲,通过了解历史可以得到智慧、得到乐趣,所以我希望所讲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或者让大家会心一笑,或者可以引起各位的恩考。 ——葛剑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