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宇主编的这本《劲旅雄风(江南铁军征战纪实)》以新四军一支队老二团的战斗历史为基础,从老战士及他们的子女那里广泛收集了一手的资料,反映了“老虎团”的战斗风貌以及他们在红军时期、新四军时期、抗美援朝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立下的丰功伟业,配以丰富的历史图片,是一部图文并茂的纪实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劲旅雄风(江南铁军征战纪实)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晓宇主编的这本《劲旅雄风(江南铁军征战纪实)》以新四军一支队老二团的战斗历史为基础,从老战士及他们的子女那里广泛收集了一手的资料,反映了“老虎团”的战斗风貌以及他们在红军时期、新四军时期、抗美援朝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立下的丰功伟业,配以丰富的历史图片,是一部图文并茂的纪实作品。 内容推荐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缅怀先辈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传承铁军精神,弘扬革命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张晓宇主编的这本《劲旅雄风(江南铁军征战纪实)》介绍了新四军六师一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转战大江南北,驰聘华东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抗日战中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目录 书名题词 题词 祝贺 将帅谱 序言 开篇 新四军的一个主力团 本师坚持大江南北抗战的六年 六师十六旅坚持江南抗战的战斗历程 老虎团威震大江南北 回忆战斗历程缅怀革命先烈——第二十四集团军前身参加苏南抗战的历程和贡献 战斗篇 韦岗大捷扬军威 虎口拔牙巧袭麒麟门 火烧连营夜袭新丰车站 新四军首次攻入句容城 救援友军战珥陵 虎将攻点打援战东湾 浴血突围上下会 刘培善发奖 陈毅化险为夷 威震江南的延陵大捷 赤山大捷歼倭寇 策应陈玉生部起义 身担大义战高庄 我与独立二团 黄桥决战中的老虎团 黄金山三战三捷 虎团浴血攻裕华 血战塘马气贯长虹 二旅南下两溧反顽 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苏南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日寇细菌战 夤夜奔袭北经巷 火烧竹篱笆 夜袭延陵反“清乡” 中秋之夜歼冈奇 杭村缴炮和郑大芳烈士 长兴暨泗安战役纪实 浙西三次自卫反顽战役 决战张家岗 苏南抗战的最后一战——记东坝战斗 大反攻中巧克金坛城 七战七捷旗开得胜 忆莱芜大捷 打七十四师绝对不要忘了六纵 狂飙呼啸卷豫东 淮海决战中的华野第六纵队 豪情壮怀过大江一——二十四军渡江征战亲历记 勇士弹指长山岛 光荣永远属于祖国的英雄儿女——二十四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记事 浴血奋战美三师——抗美援朝的最后一仗 缅怀篇 尊崇缅怀陈毅老军长 缅怀父辈苏南抗战事迹,学习父辈的革命精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战友情深——粟裕和“叶王陶” 塘马英烈永垂不朽——记“纪念塘马战斗70周年研讨会” 双峰并峙的民族英雄罗忠毅、廖海涛 永不忘却的纪念——记外祖父廖海涛烈士 忠魂归来——父亲刘别生烈士的遗骸现身记 父亲的“遗产”——怀念父亲刘先胜 故乡寻根忆母亲——怀念母亲李珊 我当了吴团长的警卫员 父亲给予我的启迪 长白山下的一棵赤松——怀念张鏖同志 永远的榜样——深切怀念父亲的亲密战友林胜国伯伯 战火洗礼的铿锵玫瑰——新四军女战士张志衍抗日战争中的小故事 在苏皖区与敌伪顽对阵——记父亲杨长青和张岱一对亲密战友的战斗生涯 在首个烈士纪念日——在父亲墓前的思念 一个新四军上海兵的成长——记父亲张彪在抗日战争中的战斗纪实 走近“老虎团”——“老虎团”后代回到“老虎团” 难忘新登战地行 后记 试读章节 王必成团长、刘培善政委和政治处萧国生主任对敌“情报”反复阅看和研究,认为如果敌人确已行动,那我们立即集合部队越过丹句公路,但又感到这一“情报”与前天日军放出要对我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的风声差不多。况且我军刚进入新的营地还不到3个小时,镇江的日军不可能知道得那样快。不如提高警惕,原地不动,加强战备,待查明敌情后再定。于是王团长要司令部立即派出侦察兵对丹阳、上党和东昌街敌军据点进行监视。同时要求驻地各分队要指定值班分队,加强各级干部查哨带班,做到一有情况能立即投入战斗。 然而这次是我军对敌情判断有误。实际上敌人对我的行动情况已掌握并展开,而我军还以为敌人的网还没张好,结果形成时间上的差错,致使战斗一开始我军就陷入被动地位。 上下会离茅山主峰约30千米左右,仍属茅山之脉,是中等起伏地的丘陵地带,标高一般为15~20米,最高的也超不过30多米。这些山冈都是茅草杂树,因常年被雨水冲刷,出现各种颜色,平日里被人称之为白石山、小青山等等。 3月7日凌晨4时前后,白兔镇的日军倾巢而出,向我二团二营六连设在毛榨村的排哨发起进攻,我奋起还击,连长率主力很快赶到,制止了日军的进攻。 王必成团长听到西南方向的枪声和二营的情况报告,判定这不是一般日军向我的袭击,即下令全团来丰陈村集中待命,同时要六连抗住敌人的进攻,以确保全团胜利转移。 凌晨5时前后,全团在丰陈刚集合完毕,从丹阳方向的侦察人员跑回报称:丹阳城日军沿丹句公路开来,先头部队已到丁庄铺,具体人数不清,离这里有7千米。看来日军的出现是企图封锁我不让向延陵方向转移。南去的道路已被切断,王团长即与萧国生主任商定,先向北走尔后俟机再向南转移,具体顺序是三营八连为前卫,团直、二营、一营依次跟进,六连在原地继续抗击日伪军的进攻。 八连接受任务后,立即指定尖兵排,要他们拧松手榴弹盖,持枪搜索前进。此时天色已亮,部队走不多时,就发现薛村前面有敌人,我即先向敌开火,主动发起进攻。敌人退入村庄,用火力阻拦我前进,我则展开兵力和火力,准备继续战斗。此时王团长赶到,要部队暂停进攻,因他发现薛村后面还有大批日军向前开进。可以判定这股敌军的出现肯定是东昌街、上党、镇江三处之敌,不然不可能有这样多的敌人。 王团长对刘政委、萧主任说:“敌人今天是八路分进合击啊。看来日军先对丹句公路进行封锁,迫我北走,尔后北面再出重兵,拦我去路;东边是南北大运河及宁沪铁路这天然障碍,我无法越过,西边句容即是日军重兵集结之处,显然我已处在敌重重合围之中。唯一还有一块小小的空隙地区就是上下会和丰陈村还可以去选择和占领,而且必须迅速行动,否则我更加被动。”刘政委和萧主任赞成这个办法,王团长即下令一营由后卫改作前卫,二营仍进入上下会坚决阻止句容白兔方向的日军,三营八连和特务连掩护,最后坚守丰陈村抗击镇江方向日伪军的进攻,同时让萧主任负责在后指挥几个后续分队,而王团长则去前卫营了解他们执行任务的情况。在这严重而紧急的情况下,王必成同志清醒地抓住了重要一环,就是前卫营一营完成任务与否是涉及全团能否转危为安的关键,必须自己去。这是使部队由被动转入主动的得力措施! 王必成将任务交代完毕后,带着一些必要的作战指挥人员飞速赶到一营前卫分队。他登上小青山的顶端,用望远镜向南看去,只见约千余日军的步骑兵成散兵队形蜂拥地向我压来,形势相当危急。王团长大声喊一连连长彭寿生,让他火速占领南面那个有白石头的山岭,越快越好。他怕彭连长听不清楚,就用手比画着说:“就是前面那个有一块白石头的山,快去快去。”正说着,白石山的顶部浓烟升起,炮声隆隆,敌我双方都意识到这个30米高的小山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必须占领。 彭寿生连长立即按团长的要求向全连下达命令,抢占白石山,顺序是一排为先,二、三排跟上。站在他身边的副连长姚友生率一排向白石山顶部飞快跑去,且边跑边喊:我们一定要抢在敌人的前头。此时大家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劲,不仅无人掉队,而且有的边跑边拧松了手榴弹盖。当他们登上白石山的顶部向下一看,日军也快爬到顶了。“打!”一排手榴弹下去,山坡的敌人不是倒下不动,就是向山下跑去,死的伤的一片嚎叫声,敌人进攻停止了。真险啊!仅先敌一步,主动权便为我控制,大家感到无比欣慰。 彭连长率二、三排随后到达,清点一下人数,一排伤亡10多个战士。他命令二排接替一排任务,三排扩大正面防御。各排争取时问挖工事,迎接新的战斗。话音刚落,一阵阵排炮铺天盖地向白石山袭来,敌人第二次冲击开始了。日军像潮水般地涌向山上来,早已作好充分准备的二、三排,个个手扣手榴弹环等待连长的命令,当敌人接近到20多米时,一声叫打,轰隆隆的手榴弹声在山坡响起,接着就是机枪火力。成批的日军死在山坡上,钢盔满地,三八式步枪横七竖八地压在尸体身上。受伤的在叫喊,活着的向山下跑去。山坡上顿时出现一片平静。然而,这只是暂时的景象,输红了眼的敌人是绝对不肯善罢甘休的。 敌人恼羞成怒,把成吨的钢铁倾泻在这座小小的白石山上,彭连长要部队除留观察人员外,其余均在工事内防炮火轰击,迎接日伪军又一次新的进攻。 就在一连与日军争夺白石山时,王必成团长又令二连向白石山的右翼出击。这一方面减轻敌人对一连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威胁到日军的侧后。二连前出,攻占了一些小高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稳住了阵地。接着三连继续跟进扩大战果,对一连阵地的稳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就在此时,我二营各分队按团部的要求,在上下会周围控制了一些有利地形,制止了日军多次的进攻,尤其是六连和八连的阵地,是日伪军进攻的重点。好在上下会和丰陈村之间距离不大,且是三角关系,便于我组成环形防御。在这许多胜利中,对白石山的控制是最重要的胜利,因为它能居高临下地掩护我整个阵地的巩固。 P72-73 序言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分会王苏炎会长让我为他们出的书写序。我平时不研究文字工作,不知书的序言该如何写,想推脱掉。但苏炎再三要求,还讲到我们家两代人与六师的渊源,我也就只好答应下来了。因为在战争年代,我的父亲粟裕曾指挥过这支部队,打过许多胜仗。在和平年代,我曾带过这支部队,和同志们一起努力续写新的篇章。 新四军六师的前身,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当年先遣队转战闽浙赣皖四省,宣扬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宣传共产党的革命道理,与沿途的革命政权结合,播撒和扩大红色火种。这些火种作为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一部分,历经三年锻造,造就了新四军最初的部分骨干。以后在战争中番号不断变化、部队不断壮大,就有了六师、六纵、二十四军、二十四集团军。这支部队的辉煌太多了,我只能概略地点一点。 抗日战争时期,六师参加了黄桥战役,打出了苏中的抗日根据地;参加坚持了苏中抗战,歼灭日伪军,保卫了新四军军部的安全;参加了车桥战役,使苏中、苏北、淮北、淮南四个根据地,连成了华中一个大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天目山反顽战役,开辟和坚持了苏浙根据地,准备迎接苏皖浙闽地区的抗日大反攻。 解放战争时期,六师逐步发展成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军。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奠定了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先在内线作战的指导方针;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击毙了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参加了豫东战役,活捉了国民党军兵团总司令区寿年;参加了淮海、渡江、京沪杭战役;接着担任南京市警备部队;又北上渡海解放了长山列岛。 抗美援朝时期,二十四军先在东海岸防御,担负守备元山港的任务;不久就接防上甘岭、金化和平康地区的防御,坚守阵地五个多月,与敌反复争夺前沿要点,集小胜为大胜,逐步改善防御态势;又参加了金城反击战,迫使敌人签字停战;然后驻守西海岸,坚持持久斗争。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二十四军驻守京津唐和燕山地区,参加抗洪抗震,帮助人民重建家园;参加北京戒严,维护首都地区稳定安全;为了打赢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开展科技大练兵,研制“集团军级野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在全陆军野战部队领先;带头实行野战化、基地化训练,进行整师整旅实兵实装自主对抗演习,走在全军部队最前列。 这本书中汇集了新四军六师老战士以及他们的后人,对这支部队辉煌历史的记述和感言,希望能以此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续写辉煌。 2015年2月6日 (作者系粟裕同志长子,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将) 后记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日子,我们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苏南)研究分会全体会员鼎力倾心编撰了《劲旅雄风——江南铁军征战纪实》一书。 为了编辑出版这本记录父辈光辉征战史的书籍,我们六师分会的会员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回忆书刊,拜访了仍然健在的新四军老战士,参观了遍布大江南北的新四军纪念馆,搜集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所有这些,都成了这本书的丰厚土壤,以至于这本书如此的厚重。 在这些日子里,那些铁军将士们英勇战斗的故事让我们一次次地热泪盈眶,让我们的灵魂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更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我们是含着热泪来学习父辈的光辉战绩,含着热泪来编纂这本书。 编好这本书是为了纪念伟大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为祭奠在那场民族解放的战场上英勇献身的抗日勇士,更是为了把父辈的光荣战绩和铁军精神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传扬我们新四军六师前辈们的辉煌业绩,记住他们驰骋大江南北、转战苏浙鲁皖奋勇杀寇的丰功伟绩,让前辈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世世代代地传扬。当本书付梓之时,我们了却一桩心愿。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我们为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尽了微薄之力。 新四军老军长陈毅元帅之子、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吴苏同志倾注豪情为本书赠诗抒怀;常胜将军粟裕大将之子、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集团军军长粟戎生中将为之欣然作序;97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王必成将军的夫人陈瑛同志亲笔为此书的编辑出版写来了贺信。 许多抗战亲历者、新四军六师老战士,不顾年迈纷纷为本书撰写文章,回顾当年挥刀怒斩日寇的战斗岁月;许多新四军的后代怀着敬畏和崇敬的心情,点点滴滴地回忆着父辈们曾经讲述过的战斗经历,回顾着父辈们献身于崇高理想的革命情怀。 书中转载了陈毅老军长对这支英雄部队的讲话以及原新四军六师十六旅(现为北京卫戍区警卫三师)的主要领导王必成、江渭清、钟国楚、段焕竞等人对历史的回忆。本书征集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照片,披露和纠正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事实,聚集了许多新四军六师及其后续部队金戈铁马、英勇征战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这支英雄部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崇山峻岭的南方八省游击根据地走出来的红军战士和中央主力红军到达陕北后从抗日军政大学分配来的同志汇合在一起组成的。他们共同集合在抗日的旗帜下,为了中华民族的存亡,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一样慷慨激昂地奔赴战场。他们挥舞起手中的大刀,举起了长枪,前赴后继英勇奋杀日寇。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着祖国母亲的尊严,使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得以延续。 我们看到这支英雄队伍就是这样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战争中学会了战争,成为新四军中的一支主力劲旅。它是驰骋在江南抗日战场的抗日先锋,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抗击日寇的“老虎”;它是日伪军眼中的针芒,是缠绕于他们身边的凶神,是高悬在他们头顶上的一柄利剑。 我们看到这支英雄队伍在日伪控制区的心脏浴血奋战:从韦岗战斗“脱手斩得小楼兰”,到夜袭新丰、攻占句容、巧袭东湾、奔袭延陵;从抗击敌寇转战茅山方圆数百里,到反“清乡”火烧苏南百里竹篱笆;从浩瀚太湖扬帆征战,到苍茫峻岭游击杀敌;从黄桥镇决胜韩顽,到黄金山痛击逆流;从杭村反“扫荡”打得日寇南浦旅团丢炮卸甲,到发动长兴战役攻克长兴城,收复国土1500余平方千米,为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向着日、伪、顽军勇猛进攻,雄风威震大江南北。 我们看到这支英雄队伍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首战苏中七战七捷;奇兵百里夜袭垛庄;孟良崮上击毙宿敌张灵甫,豫东(睢杞)战役活捉敌酋区寿年;淮海战役阻击李、刘两兵团,北上宿县参加围歼杜聿明;中路勇破长江天堑防御线,劲旅飞兵渡海解放长山岛。 我们看到这支英雄队伍奉命入朝参战,在上甘岭、平康和金化战斗的阵地上,运用积极防御、主动歼敌的战略战术,涌现出32天用436发子弹毙伤敌人214名的神枪狙击手张桃芳;参加金城反击战役,迫使美帝国主义侵略者最终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我们看到从这支英雄的部队中,走出了数十位开国将军。他们身经百战,英勇无畏,铁骨铮铮。他们经受了严酷战斗的考验,也接受了党和人民授予的勋章与荣誉! 我们更看到在这支英雄的部队中,有许多英雄的指战员在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中,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用生命和身躯撑起了共和国的脊梁,用热血染红了鲜艳的五星红旗!烈士的英灵也为这支部队铸进了永不磨灭的军魂! 作为参与编辑本书的我们感到无上的荣耀!也有着深刻的感触。整个的编写过程,是对我们这支英雄部队历史的了解过程,也是我们对前辈的革命精神的一个学习过程。希望读者们在阅读本书之后,会与我们一样产生心灵和思想的共鸣。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新一代劲旅的雄风永存! 编辑中,我们也有遗憾,限于本书篇幅与题材的局限,尚有一些回忆和纪念文章无法登载,在此我们表示深深地歉意。 最后,我们向为编辑出版本书而给过我们无私帮助的同志和单位表示敬意! 向给予我们出版本书而慷慨赞助的单位:浙江海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汉神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大舜财行,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景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广州分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为出版本书的中国中福会出版社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编委会 2015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