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会馆史话/中国史话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王日根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日根著的《会馆史话》奠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广泛搜求海内外现存的会馆志、徵信録、笔记手札、地方志书、档案等资料,并开展实地踏访,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取向社会史的角度,把会馆置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大环境中,加以宏观的把握,图文并茂,具有历史深度和可读性。

内容推荐

会馆是明清以来流寓客地的同籍人以乡土为纽带而自发设置的一种社会组织,是对家族组织的超越和对社会变迁的适应与创造,具有整合流动人口的功能。它既传承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内涵上亦不乏创新,彰显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的智慧,至今仍具借鉴意义。

王日根著的《会馆史话》对中国流寓社会中具有自组织力的会馆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会馆组织与科举制度的运行、商品经济的繁荣及人口流动的大规模进行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书分析了会馆的源流,会馆的种类及其不同功能,会馆的内部设置、建筑样式、神灵崇拜及文化功能,列举了各种特殊类型的会馆,揭示出会馆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与政府关系相关协调,并成为中国“官民相得”传统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实践基地。

目录

一 悠悠乡土情:会馆萌生的原动力

 1.乡情聚乡人

 2.同乡官员的“面子工程”

二 会馆的衍扩:类型的多样化

 1.地域政治意识的强化

 2.明清京师各会馆的汇聚

 3.会馆家族的壮大

三 科第牵人心:京师会馆阵容的凸显

 1.乡人及第是京师全体乡人的荣耀

 2.科第隆替直映会馆兴衰

 3.京师会馆的个案

四 商界排座次:商业都市中的会馆竞胜

 1.会馆见证京师是晋商的天下

 2.商业都市中的会馆争胜

 3.会馆是工商城镇兴盛的标志

 4.商人会馆的内部运作

 5.中国商人“敦信尚义”整体形象的树立

五 宫庙纷列:移民新地的地域性标识

 1.人口流动与会馆的建设

 2.移民新地会馆的社会整合

六 海外乡井:世界各地华人的凝聚中心

 1.会馆向东南亚的拓展

 2.华人会馆在欧美的拓展

 3.海外会馆发展的特点

七 同殊相参:会馆家族中的别样脸谱

 1.讲学类会馆

 2.兵会馆

 3.乡仕会馆

八 时代的镜子:会馆里的人事演迁

 1.会馆成就同乡志业

 2.晚清政治变局与会馆功能的变迁

九 会馆的文化传承:建筑设置与神灵崇拜

 1.建筑设置

 2.神灵崇拜

 3.会馆内多元文化的交融

 4会馆的文化传承与更新

十 官民相得:会馆领传统社会管理之精髓

 1.明清时期政府对社会的管理

 2.民间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3.官民相得是社会管理的理想模式

 4.民国时期会馆管理中的官民相得

十一 新旧之耦合:会馆与商会的交融与链接

 1.会馆自我管理的成长

 2.会馆、公所职能的更新

 3.会馆与商会的相互链接

十二 政府与会馆的博弈:从放任、默许到认可

 1.会馆是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泛化的产物

 2.会馆具有整合流动人口的社会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3 会馆家族的壮大

首善之区的繁盛势必影响到各地,南京曾是明朝开国的帝都,其后依旧作为南直隶,成为附近许多省份科举考试的所在.设在这里的湖南会馆、安徽会馆、八旗会馆、歙县会馆都发挥过试馆的功能。南京由于地位显赫,亦呈会馆聚集之势。“金陵五方杂处,会馆之设,甲于他省,中州在糯米巷,三楚在赛虹桥,旌德在党家巷,太平在甘雨巷,陕西在明瓦廊,贵池在黄公祠,新安在马府街,洞庭在徐家巷,崇明在江东门……若评事街之江西,武定桥之石棣,牛市之湖州,安德门之浙东,颜料坊之山西,天妃宫之全闽,陡门桥之山东,百花巷之泾县,殿阁堂楹,极为轮奂。江西会馆大门外花白楼一座皆以磁砌成,尤为壮丽。”吕作燮先生又从其他史料中找到了一些有关会馆的记载:中州会馆有新、老两馆,嘉庆年间,江宁知府吕燕昭在南通州任职时便捐资修葺糯米巷的老馆,后又在其旁创建新馆一座。安德门关帝庙有浙东会馆;窑湾有安徽庐江会馆、三河会馆;钓鱼台有由曾国藩府第改建的湖南会馆;下浮桥街有由桐城商人姚氏住宅改建的安徽会馆;聚宝门外西街有安徽金斗会馆;西华门大街牛市有浙江会馆;马道街有安徽庐州会馆;栏杆桥有徽州会馆;钞库街有新歙会馆;东牌楼有潜山会馆;油市街南有旌扬会馆;油市有福建会馆;水西门外有湖北会馆;另外,还有两广会馆、四川会馆、安徽金东会馆、婺源会馆等。在这些会馆中,有试馆,亦有官商合办的会馆,同时包含了较多的商业会馆。它们的兴旺也标志着南京这一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与商业中心的繁盛。

同京师一样,省城往往是工商业或商业的中心,因而服务于工商业的会馆亦多有存在。开封是河南省城,也是商业中心。康熙年间,寓居开封的山西商人和陕西商人在龙亭东侧修建山西会馆;到乾隆年间,山西商人和陕西商人合建山陕会馆。在山东省省城济南,从道光至光绪年间,客居济南的官绅商人就曾按籍隶先后在济南建立山陕会馆(道光年间)、湖广会馆、浙闽会馆(同治年间)、中州会馆、安徽会馆(光绪年间)以及江南会馆、浙绍乡祠。这些会馆除山陕会馆的服务对象以商人为主外,其余大部分是以服务于官绅为主。山东省省城济南的会馆,绅与商的组合是基本特征,但其指向在商。湖广会馆建于清初,同治九年重修,由湖南、湖北两省绅、商设立。浙闽会馆建于嘉庆年问(1796~1820),由浙江、福建两省绅、商组建,有200多人,商人居多数。山陕会馆亦由两省绅、商创立,商人居多数。这些都体现了商人与官绅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福州,十余省份在此设立会馆,如江西会馆、湖南会馆、湖北会馆、河南会馆、两广会馆、奉直东会馆、广东会馆、安徽会馆、山陕会馆、蜀滇黔会馆、浙江会馆、全浙会馆、浙绍会馆、闽浙会馆、江苏会馆等,还有本省的兴安会馆、延平会馆、寿宁会馆、浦城会馆等,这些会馆都具有商业性质。傅衣凌先生说过:“一般方志既不提当地在京师所建的会馆,更自忽略为当地童生赴府城考生员而设的府城试馆和为生员赴省城投考举人而设的省垣会馆,但方志中亦偶有记载,如广东顺德在乾隆期间实于广州城外有‘邑馆’,诸乡绅及赴试文武生童必于此雇夫挑装入城。湖南邵阳于道光甲申在长沙建立省城‘试馆’。湖南湘乡和酃县亦有省垣试馆。又有临海县在杭州设临海试馆,金华下属八县除金华系府城无需府试馆外,其余七县都在府城设有试馆。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五县在杭州亦均设有试馆。江西乐平最早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在南昌设乐平试馆,另有府城饶州也设有试馆,又如鄱阳本身虽系府城,仍有郡城试馆。吉安府属的泰和县当同治期间在南昌已设有试馆五所,曰‘泰和试馆’、‘云亭试馆’、‘琼林试馆’、‘书升试馆’、‘五六试馆’,‘五六试馆’为该县五十六都人士所独建,专为该都赴省乡试试子所设。在福州则有永定试馆、永泰鄢氏试馆。”有的府县在省城设试馆.有的乡镇甚至也在省城设试馆,还有极少数颇有财力的家族设置试馆,似乎是在为本家族应试弟子提供更为悉心周到的服务。福建连城县就在省会福州设立了为赴省乡试士子服务的黄、罗、李、张、杨、项各姓试馆近10所。这些试馆大都在省会贡院附近,因为贡院为历代全闽士子考试的试场,试馆建在它的周围可以使参试士子就近进入贡院试场,更能使之产生如归之感,不致如飞鸦聒林,备受无处栖身之苦,士子还可以提前到省,住在试馆,静心攻读,充分准备。设在省城的州县会馆,在服务于科举之外,一般也为接待同乡同族人服务。总之,这一类主要服务于科举的会馆大多由宫绅出资兴建,也有少数为商人独资兴建,抑或为官商合资兴建。他们都把科举作为跻身仕途的有效途径,或为了相互援引,彼此奥援,扩大地方势力或家族势力,或为了使自己青史留名。这些会馆显示出较为浓厚的政治倾向性。

P14-17

序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l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

后记

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徐思彦老师的推荐,我加入了《中国史话》丛书的编写队伍,撰成《会馆史话》,徐思彦老师、王和老师等给予章节设计、遣词成篇、图片选择等多方面的指导,谨致深挚谢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