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霜天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陆昕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忆学界耆宿,文采风流,山高水长,写人间风物,任意而谈,斐然隽永,记忆陆宗达、启功、朱家溍等文化名流的精神风骨,回溯动荡的少年记忆、知青岁月和诗性的京味情怀,《霜天集》是陆昕先生一生的文章汇集,兼具较高的文学意味和史料价值,具有出版价值。

内容推荐

《霜天集》是陆昕先生的散文集,主要有记人篇,讲述作者与祖父陆宗达、启功、朱家溍、许嘉璐、叶嘉莹等人的交往旧事;回忆篇,回顾自己的人生阅历以及交往的故交挚友;北京民俗篇,复原地道的老北京风情;国学论述篇,阐释自己的藏书轶事、学术见解和文学赏析;微创作十八篇收尾,日常琐事,任意而谈,耐人寻味。

目录

祖父的故事

师生情深

《诗书继世——启功》写作缘起

读《启功日记》的联想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我所知道的启功

我所了解的朱家溍

我心目中的许嘉璐

生活在诗歌中流光溢彩

第一实验——我的小学

少年情怀——动荡中的记忆

初历人间——遥远的东北

柳暗花明——改革开放前夜的日子

迷乱的星空——我的大学

人生驿站——事业的抉择

爱我所爱——不灭的红烛

围炉琐谈

遥远的来信

漫长的五七

老莫纪事

月色依然

唱片故事

雅俗之花

美好人生

昨夜星辰

远梦

珍藏

乡愁

梦影

昨日

雪泥

噩梦

北京爷

北京话

“胡同串子”

亲切的家乡话

寻找消失的文化地图

不可忘却的收藏

说规矩

说忠厚

回望苍茫——内心清凉如水

悠然神会——妙处难与君说

张中行与《还轩词》

论苏轼的婉约词

国学与美食

人文之意蕴

从“狗屁文章”说开去

民国范儿、名士派和文人气

走进《走不出的门》

三界

“霸”的联想

世家与市井

民谣·代沟·交流

从“八戒背老婆”说起”

史学与八卦

谁之过?

无声之教

姑妄言之

生与死

一段辛酸史?

人活得要有尊严

“京城小吏,不足挂齿”

记“浒记”

好为人师与自以为是

推理文学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红颜祸水——东野圭吾笔下的女人

微创作二十七篇

无梦不成眠

记西单商场

夜莺在歌唱

“早请示晚汇报”

“落难少爷”落难记

《堂吉诃德》及其他

一课难忘

遥远的梦想

我为什么爱吃土豆?

一个午睡

爱的教育

狼群和月亮

昔日时光

政协礼堂

南锣鼓巷

梦想如初

我的书房

灯火阑珊

灯影迷离

落照满天

母爱父教

民以食为天

京城小儿女

胡同、院落和树

穿林而过的阳光

少女和果子酱

俄罗斯,灯火闪亮

后记

试读章节

也就是这一年(1928年),祖父从北大毕业,系主任马裕藻先生聘任祖父留校任教。当时祖父一边开设训诂学课,一边跟罗庸先生讲汉魏诗,并兼任国学门研究所的编辑。在这期间,祖父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接替戴明杨先生编写《一切经音义》的索引;一件是整理王念孙《韵谱》与《合韵谱》遗稿。祖父在整理过程中,发现王念孙晚年分周秦古韵为22部,于是撰写了《王石腥先生韵谱合韵谱遗稿跋》和《王石腥先生韵谱合韵谱遗稿后记》两篇文章,发表后引起当时古音韵研究者的重视,并被语言学界接受。这部整理稿,罗常培先生本要印出,后因抗日战争的爆发,便搁下了,至今整理稿还留在北大善本室。

祖父留校后,一直教预科。这期间,系主任马裕藻曾准备官费送祖父去日本留学。但家里不同意,主要是我的曾祖母怕祖父去日本后冷了热了没人照顾。正赶上这时系主任换了胡适,此事也就作罢了。

胡适做主任时,祖父做主任办公室的秘书。那时事多人简,除去教书,一应行政事务,都由主任和秘书二人承担。国文系在编职工,从主任胡适到祖父,一共七个人。教师都是聘任。祖父说,胡适为人很平和。并举例说,有次胡适告诉他第二天有外国人来参观,嘱祖父做些准备。祖父倒是做了些准备,但第二天因为去瞧一部新出的外国电影,把这事忘了。房门钥匙带在自己身上,胡适和客人们谁也进不去。后来祖父见了胡适解释这事,胡适也只一笑置之。

祖父当时的情况,任继愈先生曾向我讲过一些。那时他还是学生,因为办事和祖父有过接触。抗战快爆发时,祖父不再教预科,也不再兼办公室秘书,秘书一职由刚毕业留校的吴晓铃先生承担。吴先生跟我说:“不过我也没当多久。我从你爷爷手里接过国文系那颗‘关防’没几个月,抗战就爆发了。”

从1931年起,祖父先后被聘任为辅仁大学、中国大学、冯庸大学(“九一八”后冯庸大学遣往关外)、女子文理学院和民国大学的讲师和教授。1932年除夕,季刚先生到了北京,在中国大学上课。祖父则组织了“兴艺社”,专门请季刚先生讲书,大约有半年之久,直到第二年春末夏初季刚先生返回南京。

抗战以后,北大南迁,祖父未能同去。他不愿在日本人接管的学校教书,于是到了辅仁大学。

关于祖父在辅仁的情况,当时的《华光》杂志第一卷第四期有一篇题为《介绍辅仁的国文系》的文章,文中写道: “陆颖明,中国大学教授兼本系讲师,所担任的科目是,声韵学史、文字学纲要、古韵源流、《尔雅》、《方言》,等等。先生是中国有数的声韵学家,同时又是一个文字训诂的专家,尤其先生的循循善诱和随随便便的态度,是最受着同学们的拥戴。”

在这期间,祖父还曾遇到一件“悬事”。那是某日他坐在三轮车里看一本宣传抗战的刊物,忽听车帘外边日本宪兵喊站住,祖父知道是突击检查。他急中生智,掀开座位底,把刊物塞了进去。

P10-11

序言

曹丕说:“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俗语道:“他人妻妾,自己文章。”以此对照自己这些文字,既非自家敝帚,亦非他人妻妾。既然如此,在下就要叫卖两声儿。

人不能两次越过同一条河流。所以,已经越过的河流印象就特别深刻。这就体现在集中文章以回忆过去和已逝生活为主。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伤春悲秋,而是通过回忆重新认识了当时许多认识不清的事物。无论人与事,总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一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朦胧的过程,一个清醒的过程;一个云山雾罩的过程,一个拨云见日的过程。这就让我有了写作的冲动,文字也就有了留存的价值。

青年时,有一度特佩服“宏大叙事”,好像写出来特带劲儿,词藻纷繁,一泄千里,大言滔滔,气势如虹。后来才明白,这不过是小文人的雕虫技、应制文,处处显出可怜虫的本色。谩说这些小人物,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又如何?“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即便你不输文采不逊风骚,曾如日中天,万民叩拜,也将归去不来。放在历史长河里,不过一粒沙尘,所谓恒河沙数。一切丰功伟业,浪漫梦想,最终“雨打风吹去”。巍然独存的,只有千古江山。喧嚣鼓噪的“宏大叙事”,不过蚂蚁缘槐蚍蜉撼树。

又一度喜欢新词语。不懂时仔细揣磨,还查过词典。最后发现上当了,这些玩儿新词语的人,你不懂,他们也不懂。但不懂一定要装懂。让你看出来,我还没法混了。但大家都靠课徒为业鬻文谋生,一时虽能被震住,最终还能被震醒。所以我对学生两条要求:人说人话,鬼说鬼话。你说话,要么让我明白,要么别说。写文章不是鬼画符。要画,可以,去阴间画。在阳世画,我看不懂,不及格。

以此审视自己文章,一无“宏大叙事”,二无“卖弄新词”,甚慰。是为序。

甲午年重阳后二十有二日

陆昕书于南窗

后记

此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杨良志、安东两位先生的关照和悉心擘划,高立志编辑还从内容审校和封面装帧方面提了些颇为可采的意见,值得特别感谢。

文字既经刊布,则成铁案,好坏优劣,大众评说。即使评说阙如,也是对自己有了交待,感觉总算完成了自己想完成的事。生活中如愿以偿地完成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容易。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日暮春

陆昕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