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二战图文史(战争历程完整实录彩色精装典藏版上下)(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英)理查德·奥弗里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1:披露1000多张珍藏图片,近200份档案资料,120张大事表,100余种战时物品,超50幅特制战争态势图……一部独出心裁的二战原创专业巨著!

编辑推荐2:通过镜头的透视,记录每个时间段里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集历史影像、档案文件、叙述文字于一体,构成了一部独有的编年体著作

编辑推荐3:本书文字由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知名史学家担纲主编,图片则由大不列颠帝国战争博物馆提供,堪称一部二战专业作品,可为读者提供一种与众不同的图文体验。

内容推荐

从战前各大国的政治角力,到1939年德国对波兰的闪电战,再到1945年日本遭原子弹轰炸后投降,直至战后国际大审判及全球政治格局,本书讲述了人类史上很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前因后果和具体过程。全书共分上下两册,囊括了120个关键主题,包括超50幅特制战争态势图、100余种战时物品图(武器、徽章、制服和勋章)、约120个大事表、近200份档案资料和1000多张珍藏图片以及数十万文字,展现了一部全景式的二战图文史。同时,作者也用了一定篇幅讲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尤其是国共两党的抗战活动,并如实记录了日军的战争罪行。
本书叙述简洁、图片独特、编排实用。它由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世界知名史学家理查德·奥弗里担纲文字主编,大不列颠帝国战争博物馆(IWM)提供大量珍藏影像资料,堪称一部与众不同的二战史专业著作。

目录

前言
1. 缔造和平
2. 日本侵华战争
3. 意大利的侵略战争
4. 德国破坏凡尔赛体系
5. 武装备战
6. 慕尼黑危机
7. 占领和分割捷克斯洛伐克
8.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9. 德国入侵波兰
10. 英法对德宣战
11. 苏芬战争
12. 拉普拉塔河口海战
13. 德国入侵挪威
14. 丘吉尔掌权
15. 德国进攻西线
16. 敦刻尔克大撤退
17. 法国沦陷
18. 德国“新秩序”
19. 不列颠空战
20. 东非战场
21.“海狮行动”
22. 德国空袭英国
23. 三国同盟
24. 地中海海战
25.“ 罗盘行动”:意大利在北非的失败
26. 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
27. 德国占领克里特岛
28. 击沉“俾斯麦”号
29. 希特勒转向东方
30.“巴巴罗萨行动”
31. 围困列宁格勒
32.“台风行动”
33. 北非败局
34. 盟军进攻伊拉克和叙利亚
35.《大西洋宪章》
36.“十字军行动”
37. 偷袭珍珠港
38. 亚洲“闪电战”
39.《租借法案》
40. 万塞会议
41. 新加坡沦陷
42. 突击队奇袭:从挪威到圣纳泽尔
43. 围困马耳他
44. 科雷希多岛:菲律宾陷落
45. 日军占领缅甸
46 珊瑚海海战
47.“铁甲舰行动”
48. 首次千机大空袭
49. 石油:战争血液
50.“蓝色行动”
51. 中途岛海战
52. 埃及危机:加查拉和图卜鲁格
53. 大西洋海战
54. 进犯高加索
55. 所罗门群岛争夺战
56. 迪耶普袭击战
57. 北非战局的转折
58.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59.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60.“火炬行动”
61. 瓜岛争夺战
62.“天王星行动”
63. 兵败斯大林格勒
64. 卡萨布兰卡会议
65.“钦迪特”远征缅甸
66. 轴心国的非洲末日
67. 突袭德国大坝
68. 食物争夺战
69. 库尔斯克会战
70.“哈士奇行动”:进攻西西里岛
71. 汉堡大轰炸
72. 法国抵抗运动
73. 苏军的突破:从哈尔科夫到基辅
74. 进攻意大利
75.“ 马车轮行动”:新几内亚岛争夺战
76. 太平洋“跳岛战略”
77. 三巨头:德黑兰会议
78. 游击战
79. 北角海战
80. 安齐奥争夺战
81. 血战卡西诺山
82. 秘密战:间谍、密码和欺骗
83. 日军进攻印度
84. 日本侵华战争:“一号作战”
85. 诺曼底进攻日
86. 诺曼底争夺战
87. 希特勒的“复仇武器”
88. 马里亚纳群岛:日军死战到底
89. 菲律宾海海战
90.“巴格拉季昂行动”
91. 德国空军的失败
92. 意大利战场的僵局
93.“七月密谋”:失败的政变
94. 突破:“眼镜蛇行动”
95. 华沙起义
96. 维希法国的覆灭:“龙骑兵行动”
97. 巴黎解放
98.“市场花园行动”
99. 南斯拉夫:自我解放
100. 收复菲律宾
101. 莱特湾海战
102. 铁丝网后:战俘的命运
103. 突出部战役
104. 苏军挺进德国: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
105 雅尔塔会议
106. 血战硫黄岛
107. 东京大轰炸
108. 从西线攻入德国:从莱茵河到易北河
109. 冲绳战役
110. 解放集中营
111. 缅甸战场的胜利
112. 攻占柏林
113. 希特勒的地堡末日
114. 意大利战场的胜利
115. 德国投降
116. 原子弹轰炸日本
117. 日本投降
118. 二战的伤亡人数
119. 审判战犯
120. 从二战到冷战

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代价最高昂的战争。其范围真正遍及全球,几乎没有留下一个不受波及的角落。二战的结束完全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为现代国家体系的出现搭好了舞台。虽然在1945年胜利代表的转折有可能被夸大,但从战前充斥经济危机、欧洲帝国主义和激进民族主义的世界,到战后经济繁荣、殖民地独立和冷战意识形态对立的世界,这才是根本的改变。
别忘了,没人在战争之初就能确定战争将走向何方,预计到战争造成的损失和暴力的程度。多个不同区域的冲突汇合成一场大战,如同星星之火连成一片火海:在欧洲,德国要打破一战失败强加给它的桎梏;在意大利,法西斯扩张主义野心勃勃,领导人贝尼托·墨索里尼梦想着重建罗马帝国;在东亚,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战争,决心争取非白人民族以分享殖民地的权利;在西亚,1941年以希特勒德国为中心的反共国家同盟发动了对新生苏维埃制度的讨伐。
随着战争范围扩大,所有大国纷纷卷入。经常有人坚持认为,1941年12月美国的参战,使同盟国纯粹依靠经济力量获取胜利成为一种必然。但是,这个结果并非预先就已注定。德国及其盟友拥有大量资源,夺取的资源更多;德国和日本军队也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要赢得战争,同盟国需要增强战斗力,协调他们的行动,在困难时期维持人民夺取胜利的士气。同盟国必须学会更有效地战斗,必须学会充分利用他们自己的科技和情报资源;而由于轴心国,尤其是德国自己的愚蠢输掉战争,这样的观点扭曲了同盟国自身努力的程度。战争并非简单地作为人们维持自身生存的手段,而是作为建立此种或彼种世界秩序的途径,正是对战争意义的这个认识促使他们前赴后继。人们强烈感觉到,这确实是一场将改变历史的战争。
本书讲述了从1919年《凡尔赛条约》引发新战争的根源,到同盟国最终胜利,重新建立一个更稳定世界的故事。它始于战争初期的小范围战争,德国军队以较小的伤亡快速征服了欧洲大部。仅仅19个月,德国占领了从挪威到克里特岛(Crete),从法国大西洋沿岸到华沙的大片地区。希特勒和德国领导层信心满满,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在旧秩序的废墟上建立一个“新秩序”(New Order)。
战争继续,轴心国入侵苏联、东南亚和太平洋,几乎打到苏伊士运河。苏联使出浑身解数才暂时避免了失败,但也遭受了惊人的损失,若换作其他国家早就缴械求和了。斯大林激励人民继续战斗的能力成为1941和1942年的关键因素,这时的西方盟国正竭力避免太平洋和大西洋败局,对德军的推进束手无策。对同盟国而言,这几年打的是一场努力避免更坏情况发生的持久战。对他们的轴心国敌人来说,新的世界秩序的诱人奖赏似乎在向他们招手——德国士兵登上高加索山脉,日本士兵离澳大利亚近在咫尺,德国和意大利军队深入埃及。
然而,形势远非如此。在陆地,在海洋,在空中,缓慢而踏实地,战争风向开始转向同盟国。人们终于看到,一度似乎势不可挡的轴心国军队也会在大规模战役中被打败。沙漠战争的胜利,铺平了重新征服地中海的道路;所罗门群岛(Solomons)的胜利在日本帝国防线前沿撕开一个口子,通过它,同盟国投入了压倒性的陆海空力量;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向全世界宣告苏联红军已经壮大,德军轻易取胜的时代结束了。
结束战争的战斗,在整个战争之中代价是最高昂的。西方、德国和日本的大部分伤亡发生在最后18个月的战斗中。遥远前方的胜利不会让战争进行变得更容易,而是要求投入最大努力。惨败的前景要求轴心国军队做出孤注一掷的防守。战争于1945年8月最终结束时,世界不得不接受战争留下的一片废墟。这一次,这场战争带来的改变比1918年那次更持久。二战结束后的70年中,没有一件可与二战相提并论的事件发生,二战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理查德·奥弗里
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
英国人文社科院院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