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歌妓才女,其生命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极富传奇色彩和阅读性。《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柳如是传》作者词奴儿古文功底深厚,以娓娓动人的笔触说尽了柳如是从出生、成长到与宋征舆、陈子龙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嫁给钱谦益的前前后后,直至最后柳如是投缳自尽的波折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柳如是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词奴儿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柳如是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歌妓才女,其生命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极富传奇色彩和阅读性。《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柳如是传》作者词奴儿古文功底深厚,以娓娓动人的笔触说尽了柳如是从出生、成长到与宋征舆、陈子龙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嫁给钱谦益的前前后后,直至最后柳如是投缳自尽的波折人生。 内容推荐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柳如是传》由词奴儿编著。 “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是诗人,也是画家。她天生娇媚动人,却偏生“不类闺阁”。虽沦落风尘,却敢与命运抗衡,要在乱世之中寻一知己,白头偕老。 然而,她与宋征舆的少年之恋,与陈子龙的知己之恋,都成了过眼云烟。钱谦益虽给了她一个明媒正娶的名分,然国难当头,她为抗清义士慷慨解囊,出资招兵,夫君却做了清兵的降臣,让她理想幻灭。 国破家亡之时,她在绝望之中自缢,伴随香消玉殒的是一曲令人扼腕的泣血悲歌。 目录 第一章 杨花朝去暮复离 第二章 豆蔻梢头二月初 第三章 青山见我应如是 第四章 凭多红粉不须夸 第五章 垂杨枝上月华生 第六章 杜宇声消不上枝 第七章 不肯开花不趁妍 第八章 但求无愧是我心 第九章 风雨秋塘浩难极 第十章 止缘幽恨减芳时 第十一章 满城风雨妒婵娟 第十二章 寒蕊浮香见影初 第十三章 别时红泪有些些 第十四章 道是多情还不是 第十五章 春光何用向人遮 第十六章 弱柳三眠春梦杏 第十七章 此际断肠谁可比 第十八章 点点香魂清梦里 第十九章 空怀神女虚无宅 第二十章 桃花啼里不曾回 第二十一章 桃花得气美人中 第二十二章 何妨风雨照婵娟 第二十三章 春水东风折柳齐 第二十四章 遥怜处处烽烟事 第二十五章 春日酿成秋日雨 第二十六章 一室茶香开澹黯 第二十七章 折柳章台也自雄 第二十八章 杨柳丝多待好风 第二十九章 今夕梅魂共谁语 第三十章 南国春来正薄寒 第三十一章 莫将花月等闲看 第三十二章 合尊饯岁羡辰良 第三十三章 错莫春风为柳狂 第三十四章 香暗真疑夜月来 第三十五章 玉蕊禁春如我瘦 第三十六章 多情落日依兰棹 第三十七章 邀勒君恩并许长 第三十八章 田横墓下益堪愁 第三十九章 只愁风雨似秦淮 第四十章 娟娟独立寒塘路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杨花朝去暮复离 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杨白花,不恨飞去入闺闼,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窠里,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杨花朝去暮复离。 ——明柳如是 冬天的渡口透着彻骨的寒冷,如刀般冷峭的北风掠过湖面,岸边那些早已枯萎的芦苇顺风而倒,了无生机。天阴沉沉的,似一张厚厚的帘幕低垂着,水天相连处溶为一色,几只叫不上名字的水鸟,贴着水面盘旋,啼声低回哀竭,给这冷清的渡口平添了几分肃杀。 晌午时分,码头上的人渐渐多起来,却也行色匆匆。只有这个女子,倚栏而立,宁静如斯,清澈如湖水般的眼眸专注地凝视着迷蒙的湖面,那身半新不旧的湖绿色衣裙,在这寒冷的冬天虽显单薄,却更衬出女子的清灵秀雅。她就是被周府买去而又卖给归家院的杨爱。 杨爱并不急着跟人群一起去挤着登船,她在等归家院徐佛姨娘的画舫。 徐佛小字阿佛,生得娇柔俏丽,聪颖过人。自幼习琴棋书画,工诗词歌赋,尤善画兰,只把个兰花画得精妙传神,让时人称绝。其父丧后,随母自嘉兴迁来盛泽,不得已流落风尘。 盛泽镇隶属苏州府吴江县,地处太湖流域,以盛产丝绸而闻名海内外,这昌明隆盛之邦,自然是商贾云集,青楼群聚,真可谓是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奢华至极,自不必说。只是千万别小看了这秦楼楚馆,风月楼台,可是出了一代又一代名妓,更是文人骚客、公子王孙、商贾名流、纨绔子弟征歌狎妓、寻欢作乐的风月场所。徐佛以她的姿色和聪颖,在吴江盛泽的青楼中芳名大噪,红极一时。 杨爱第一次被卖到归家院时还只有十岁,面黄肌瘦,身量矮小,只知道姓杨,便不知其他。归家院的妈妈叫她做徐佛的侍女,一边侍候徐佛一边跟徐佛学些技艺。无依无靠的小女孩,便把这归家院当做了能给自己遮风挡雨的家了,十二分的殷勤听话乖巧,深得徐佛的爱怜,被徐佛收为养女,教以琴棋书画、社交礼仪。因她姓杨,又因有宋人王鲲写诗称赞当时的名妓杨爱:柳荫深处十间楼,玉管金樽春复秋。只有可人杨爱爱,家家团扇写风流。徐佛便为她起名为杨爱。 今天,徐佛是来接杨爱的。 北风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天空的乌云却已散开了去,虽没有阳光普照,湖面却渐渐明朗起来,鸟儿的叫声也不如先前那般凄厉。 凭栏而立的杨爱依然凝视着湖面,忽然,她忧郁的面容粲然一笑,因为她看到了,水天相连处有一艘船向这边驶来,那是一艘与众不同的船,船起楼台,雕梁画栋;方格轩窗,帷幔飘忽;两舷扶栏,色彩明艳。这便是她最熟悉的归家院的画舫了。 不待画舫靠岸停稳,杨爱一改文静之态,早已跑近来,急急地登上画舫。徐佛一把将她搂在怀里,无语凝噎。短短的一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竟恍如隔世。徐佛慈爱地拍着杨爱的肩背,俩人相携着进了船舱。 坐定之后,徐佛仔细打量着眼前这孩子,身段窈窕,皮肤白嫩,俏丽的面孔上,一双俊眼修眉,顾盼之间,神采飞扬。一年不见,出落得更加超凡脱俗了。寒冬时节,虽衣着单薄,却面若桃花,娇羞可人。心里不由得暗暗赞道:如此天生丽质,足令众生倾倒。 看着如花般美妙的杨爱,徐佛内心却满是怅然,美人迟暮之感袭上心头。她已老大不小,早已厌倦了倚门卖笑、迎来送往的生涯。如果洗尽铅华,隐逸于灯红酒绿之后,红颜憔悴,年老色衰,谁又是可以托付终身之人? 杨爱可没有她想的那么多,上得船来就如回到家一般,扒着舷窗望向船尾溅起的雪白浪花,几只洁白的海鸥在浪花中欢快地盘旋呜叫。心想,这些鸟儿该是多么快活,一点儿都不知愁滋味呢。 看了半天的浪花海鸥,杨爱见徐佛姨娘没说话,只不住地打量着自己想着心事,便转过头来,拉上窗帘。却被徐佛姨娘忧伤的面容吓得心里不安,转念又想起自己的身世和在周家的遭遇,那股回家的兴奋之情也已悄然退去,便倚着徐佛的肩膀,暗自神伤。 船在湖面上随波摇荡,风在船舷两侧呼啸,徐佛没有说话,却听杨爱轻声吟唱道: 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可怜杨柳花,忍思人南家。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杨白花,不恨飞去入闺闼,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窠里,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杨花朝去暮复离。 徐佛听她唱得婉转凄凉,缠绵哀怨,心想这如花般艳丽的女孩儿,小小年纪就尝尽世间凄楚,犹如飘忽不定的杨柳花,也不觉泪湿衣襟。 “姨娘,你别伤心了,都是爱爱不好,总让姨娘操心。” “原本以为,你到周府做妾是你的造化大。周道登毕竟做过宰相,家道殷实,过个三年五载的,若你生得了一男半女,在周家你也就有了身份地位了,谁知你竟差点送命!” 杨爱默然无语。 “如今回归家院也好,大户人家的姬妾也是不好做的。”见她低头不语,徐佛又转而说道。 P1-2 序言 1 这部传记是雷君推荐我读的,他说,作者是位中年女性,在此之前,她从未从事过小说创作,这部长篇是她的处女作。雷君说,她还创作了数百首古典诗词,纯粹是一种爱好情趣,极少公开发表。我有幸读了几首,对其中的《临江仙·谁》记忆犹新: 谁解丁香千结?谁怜兰露清寒?谁陪鸾镜整花冠?谁聆鹦鹉语?谁倚碧栏杆? 谁踏征途南去?谁怀离恨千般?谁于月下理诗笺?谁期双燕子,巢恋早归还! 读过之后,大为惊奇,若不是雷君解释,我还以为此词是出自某位古人之手呢!有了如此扎实的传统文字功底,故而作品才会如此简约、厚重。 2 前些年,女性文学大行其道,描写历代名媛才女的作品比比皆是。而明清时期,作为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却鲜为人知。究其原因,除商业因素外,便是人们对这位女诗人知之甚少。她之所以被人称道,除了她亮丽的容颜,更重要的是她“不类闺客”的气节。如,她劝说丈夫投水殉国,她为丈夫殉情,也不肯归顺外来的清军;她毅然将家资捐给郑成功,以支持他反清复明;为了反抗卑鄙宵小的欺凌,她以自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她又才华横溢,传世的一些诗词文章与丹青作品,就足以说明她的不同凡响了。 3 柳如是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了,我们无法当面听她吟哦,也无法与她沟通。无情的时光长河,流淌过多少兰心蕙性的女子!透过历史的尘埃,遥望她渐行渐远的倩影,一种无端的惆怅与遗憾,如影相随。 国学泰斗陈寅恪穷其一生研究,考证柳如是,在他双目失明的垂垂暮年,撰写了洋洋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让世人对这位奇女子有了新的认识,还原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柳如是。而这部传记,作者在创作中围绕女主人公坎坷悲壮的一生,融进了一些稗类野史和逸闻掌故,正野互补,雅俗兼收,增加了可读性,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风物人情,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个形象鲜明的女子。 4 在虞山拂水岩下,我找到了柳如是的长眠之地。一位负责守护墓地的花甲妇人,正在墓前洒水,让萋萋芳草陪伴着黄土下的美丽灵魂。 红豆山庄的那株红豆树,虽经风刀雨箭所伤,但依然亭亭玉立,年年结出鲜艳如珠的红豆。微风拂过,树枝婆娑,似在吟哦王维那首红豆诗: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田雨 2014年3月于古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