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志、马林主编的这本《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2006-2010)》的内容体系较完整,研究主题涵盖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口增长和分布、自然环境和资源、财政稳健性、综合竞争力、经济发展预警、发展模式研究以及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州情分析等诸多方面,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少数民族自治州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就,系统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书作为研究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问题的开山之作,其作用和意义都是不容忽视的。
第一章 “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经济规模
第二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经济结构
第三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经济效率及增长速度
第四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的产业发展状况
第二章 “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社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教育发展水平
第二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医疗卫生发展水平
第三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文化发展水平
第四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
第五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消费水平
第六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收入水平
第三章 “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自治州的人口分布和增长态势分析
第一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常住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及变动情况
第二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常住人口家庭户人口总数及变动情况
第三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常住人口性别结构及变动情况
第四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动情况
第五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常住人口民族结构及变动情况
第四章 “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州(延边州)的资源环境状况
第二节 中南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州)的资源环境状况
第三节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状况
第四节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状况
第五章 “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财政稳健性分析
第一节 面临挑战的地方经济财政状况
第二节 2010年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经济位次分析
第三节 经济财政稳健性指标体系
第四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财政稳健性排名
第六章 “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第一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与排名
第七章 “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发展预警研究
第一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建立经济发展预警模型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经济发展预警研究综述与少数民族自治州预警机制的模型构建
第三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预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第四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预警评价分析
第八章 “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研究
第一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性与差异
第二节 现阶段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总结
第五节 结论
第九章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基本州情分析
第一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第二节 甘南藏族自治州
第三节 临夏回族自治州
第四节 玉树藏族自治州
第五节 海南藏族自治州
第六节 黄南藏族自治州
第七节 果洛藏族自治州
第八节 海北藏族自治州
第九节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第十节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第十一节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第十二节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第十三节 昌吉回族自治州
第十四节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第十五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第十六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第十七节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第十八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第十九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第二十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第二十一节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第二十二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二十三节 大理白族自治州
第二十四节 迪庆藏族自治州
第二十五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第二十六节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第二十七节 楚雄彝族自治州
第二十八节 甘孜藏族自治州
第二十九节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第三十节 凉山彝族自治州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