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涛编著的《坦克利爪--现代西方的坦克炮》抓住了坦克这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中的最主要矛盾,将RH120、M256、L1A1、L11A5等几种西方现代坦克炮的来龙去脉和技术特点一一讲名,为读者在这个领域奉献了一道少有的科普大餐。本书介绍了,T-34/76的F-34 76.2mm炮、T-34/85的D-5T/ZIS-S-53 85mm炮、PzKpfw VI“虎”的KwK 36 L/56 88mm炮、PzKpfw V“黑豹”的KwK42 L/70 75mm炮……等等坦克炮。
邓涛编著的《坦克利爪--现代西方的坦克炮》介绍了,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对一辆动辄五六十吨,由上万个零件组成的坦克来讲,尽管集火力、机动、防护于一身,但最后真正用来“干活儿”的,还得说那门“纤细”的坦克炮。事实上,翻开一部坦克发展史,任何一部最终能够扬威沙场的“名战车”,抛开那副或粗糙或精细的“皮囊”,我们会发现,其赖以成名的根本无不在于一门犀利的火器。毕竟,炮,才是一辆坦克的“灵魂”!
前言
第一篇 西方大口径坦克炮的开端——英国L1A1 120mm线膛坦克炮
一、背景
二、第一代120 mm线膛坦克炮
三、并没有停止的脚步
第二篇 领先于时代的领跑者——英国L11A5 120 mm线膛坦克炮
一、第二代120 mm线膛坦克炮的上马
二、L11 120 min线膛坦克炮结构及主要
技术特点
内道弹方案设计
材料与加工工艺
起落部分
弹药部分
三、定型与列装
四、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五、经历了进一步完善
六、自信满满,市场却反应“冷淡”
七、110 mm“销售炮”的小插曲与1975—1977年的三次“试炮会”
八、重拾信心——由EXP32M1到第三代120 mm线膛坦克炮的过渡
九、本篇小结
第三篇 “干掉苏联坦克!”——德国RH120 120 mm滑膛坦克炮
一、背景——“M1965”的威胁与导弹时代的“不合时宜”
二、线膛还是滑膛?这是个问题
三、主要技术性能特点、材料工艺与整体结构
四、曲折的研制历程及量产型火炮的制造工艺
五、与苏制2A46 125 mm滑膛坦克炮的简单对比
第四篇 “拿来主义”也犀利——美M256 120 mm滑膛坦克炮
一、背景
二、RHl20与我国的历史渊源
第五篇 强弓配硬箭——西方现代120 mm坦克炮弹药
一、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T)
二、多用途破甲弹(HEAT—MP—T)
三、教练弹
第六篇 别样的长矛——以导弹代替坦克炮的尝试
一、背景
二、法国的旱期导弹坦克项目
三、苏联的早期导弹坦克项目
四、美国早期的导弹坦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