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见闻记》记述了作者刘文海沿途所见所闻,特别是对沿途人民生活之种种疾苦,各地政治之腐败,官、兵、匪、旱以及鸦片、滥税、苛捐之危害,颇多揭露,为后人保存了一份难得的黑暗世界的留影。书中关于山川景物、民俗风情、涉险履奇等情景的记述,令人感同身受,增广见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行见闻记/西北史地丛书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刘文海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西行见闻记》记述了作者刘文海沿途所见所闻,特别是对沿途人民生活之种种疾苦,各地政治之腐败,官、兵、匪、旱以及鸦片、滥税、苛捐之危害,颇多揭露,为后人保存了一份难得的黑暗世界的留影。书中关于山川景物、民俗风情、涉险履奇等情景的记述,令人感同身受,增广见闻。 内容推荐 《西行见闻记》是作者刘文海1928年底为探望在酒泉经商病重的父亲而一路西行中经历、见闻的记录,此次行程至1930年初结束,前后历时一年零两个月。 全书大致以所至区域分篇章,每章先逐日记旅程经见,其次对该区域之社会状况加以概述及评论,最后则提出本人建设性意见。所提主张,虽有幼稚、偏颇乃至谬误之处,但总体看,仍不失为一部较好的西北记行之作。书中关于沿途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之种种疾苦,各地政治之腐败,官、兵、匪、旱以及鸦片、滥税、苛捐之危害,颇多揭露,为世人保存了一份难得的黑暗世界留影。书中对当时恶吏、弊政多所指陈,切中时弊,而愤激之情每见笔端,正义之感时有流露,显示出作者的社会良知。此外,书中关于山川景物、民俗风情、涉险履奇等情景的记述,令人感同身受,增广见闻。 目录 第一章 一 由南京至甘肃酒泉 (一)京肃道中的情形 (二)抵酒泉以后 (三)张掖之行 (四)离开酒泉之夕 二 甘肃之社会状况 (一)属于民族者 (二)属于人民生活及经济势力者 (三)属于政治者 三 余对于解决甘肃目前诸问题之意见 (一)补救民食问题 (二)改良吏治问题 (三)平息汉回之争 第二章 一 由甘肃酒泉至新疆哈密 (一)道中情形 (二)抵哈密以后 二 新疆社会状况 (一)属于民族者 (二)属于人民生活及经济势力者 (三)属于政治者 三 余对于新疆前途之意见 (一)铲除专制魔力 (二)严防帝王思想之野心家 (三)注意维持次序 (四)提倡殖民实边 (五)振兴商业实业 (六)提倡文化运动 第三章 一 由新疆哈密至绥远 道中情形 二 蒙古社会概况 (一)属于民族者 (二)属于人民生活及经济势力者 (三)属于政治者 三 余对于蒙古前途之意见 (一)蒙古人民自动努力之方向 (二)中央政府应取之方策 第四章 由绥远返南京 试读章节 由二月四日至六月二十七日,余留居酒泉,常杜门读书,间或著作,亦时出骑马,或散步近郊调查居民生活状况,或同熟悉青海番族生活及自南疆和阗等处归客闲谈,又常游嘉峪关、文殊山及其他较远之处。兹将此时期应记录之事,除见于本篇他处者不计外,择其堪应注意者,缕陈如次: 余择定三月六日追悼先父母,拟于礼成后,即亲奉灵榇旋里安葬。是日晨,适闻山丹、永昌相继为回民攻破,杀伤无算,另有一股,旦夕即将围攻酒泉,全城震惊。城防司令周姓,以兵警力单,不敷分配,乃传令商民,挨户抽提人丁,登城协助,防备守城——居民咸有城存与存、城亡与亡之感,极踊跃。余曾有破城经验多次,从来未见居民闻讯惊慌、守城踊跃如此次者。尤怪者,酒泉居民之性情,就余所见比较,乃中国南北人民中之最懦弱者,不意今竞奋不顾身。计自是日起,商民协力守城,昼夜无断。过数日,传闻永昌失守,时张掖裴治军,部下健将徐营长,亲率少数士卒,死力奋斗,奈寡不敌众,为回民兵所执,劝其倒戈,饵以旅长,徐怒目叫骂,被割舌、剖腹、破头而死;更有消息比较灵通者云,当回民兵围攻永昌时,西北军某姓开到永昌东某处,按兵不动,用意在借第三者铲除徐营长,铲除后,则所谓当地系势力易灭。三月十五日,闻回兵已移其主力东向,就军事形势论,在酒泉方面,较为和缓;但是晚忽续得一骇人听闻之消息,即回兵东向后,围攻镇番,城破后,全城居民无论男妇老幼,尽付诸兵火,共计死亡二万有奇! 三月二十八日晨余偕小儿乘马,西游嘉峪关,另以轿车载食寝所需各物,预备留宿一日。嘉峪关距酒泉,号称七十里,实只四十余里;余等午后抵关,投一破店,旋步至街中及城上嘹望。街中有数人奏乐唱小曲,听之,为秦音(按陕、甘、新三省戏曲民谣,大半皆秦调)。城系用砖筑修,甚坚。城上小兵房之屋瓦尚完整;南城上有小房一所,壁上悬匾一方,上书“陕西肃州……”等字样(陕、甘分省,系前清康熙五年事,距今二百六十三年)。二十九日清晨,余等乘马出西门,向西北行,至距城二十里许之山麓,然后折向正东,及至城之东北角,乃绕东城墙,南向而行,寻至城之东南方高原上下马。地有庙二所,塔一座,俱系新建。遥望平原大道上,有骆驼一帮,鱼贯而行;铃声随风传来,令人闻之似觉身人幻境。憩息片刻,余等复跨马由西南角城墙隙处穿过,返至西门外。适值夕阳映照,拍照数张;旋与税关人交谈片刻,进城至宿处小食。下午信步至东门外,泉流多至数十,水味极甘,横流乱溢,几成泽国。惜无一树一叶以资点缀,殊为缺憾耳。余两日探察之目的,在明了长城形势。考秦始皇使蒙恬筑长城,西起临洮——临洮即今甘肃狄道县,是秦时之墙,距今嘉峪关尚远;嘉峪关属甘肃酒泉县——酒泉即汉元鼎三年所置之酒泉郡。嘉峪关当酒泉县治西北,关城上有碑,记城筑于明洪武五年,清乾隆间曾予修葺。长城由北面逶迤而来,至嘉峪关再分为二支脉:一脉西南向,约百数十里,至祁连山麓中断;一脉西北向,约五六十里,止于一小山山麓。 是日因骑马走路劳倦,晚间甫解衣,即酣睡去;至夜半,忽惊醒,侧耳细听,知某军官之眷属来店投宿,有兵士拥护,店房不敷用,兵士乃强令借居邻屋之贫民迁让,厉声噪叱,至将余由梦中惊醒。次晨即归。 五月一日,闻宁夏失守,但镇番已被西北军恢复。是日午,有某军官来访,某为客系军官,较有天良,喜与余谈。据云永昌、山丹原可不失,镇番亦不可失皆因奉命平乱之西北军某长官及其部下,均志在暴富,而又不便直接掠取,故任回民攻城陷邑,代为收敛。及至镇番城破后,某私计回民所掠已有相当量数,乃进兵至近郭驻扎,一面通知回民首领,许其如舍弃历次所劫,即可安全出城他去,不加追赶。事果妥协,回兵即东移至宁夏及内蒙草地一带。计该军所得,有骆驼二万头,满载物品,更有幼妇八百余人。 五月七日,余携小儿等,乘马去游文殊山。山在酒泉南郊外三十里许,所经多沙滩、石滩地。比至山麓,见桃杏方开,与山顶积雪相映,殊为奇观。山腰中有煤矿,地面可见。俄而绕过一岔,一望豁然。有房屋数幢,屋顶皆树长竿,上悬白布一方;屋前院中,遍植各种果木,甚觉幽雅可人,一面清流有声,俨然世外桃源。正异惊间,有番服者出,操汉语行礼,余即下马交谈,知其为照料庙产之青海黄番。更前行数武,有小土山一座,遍山庙宇辉煌。余等决计步行,向各处流览;经历四点钟之久,尚未游遍——奈脚疲腿酸,不便继续;又以日已西向,只得折归。据闻,文殊山初有文殊菩萨庙,山因庙而名;庙为当地汉民与青海番族公共崇拜地。惟团体崇拜,各有定期:每逢春季,先由汉民演戏、焚香、礼拜,约十日后,由番族礼拜;后者于礼拜期间,辄化装跳舞,男女均参与,手执泥人,舞后刀斩之——闻泥人为年羹尧之像,年氏平服西番时,以惨酷见称,致番族至今犹恨之刺骨。 八日有人来访,谈及酒泉市面萧条之原因,彼归咎于苛税杂捐,又涉及嘉峪关之洋关税问题,余深觉诧异;以为嘉峪关乃内地关卡,决无客商由俄境贩运货物,经过东西数千里之新疆,无人过问洋关税,而任其至酒泉方行缴纳之理。旋据解释,始知事缘十数年前有酒泉某当道借口提倡教育,巧立此项名目征收,西北商人大都不明洋关税真相,故不反抗;更可异者,则为彼税吏一味剥削,不论某项为洋货,某项为土产,如新疆出之缠头布及包仁杏干,皆作洋货纳税。结果,不外阻塞商货流通,增加小民负担——盖著缠头布者,皆为甘肃贫苦阶级,无力购服,只得赤身露体也。且此项例外收入,是否用于教育范围,亦殊为一大疑问云。P12-14 序言 “西北史地丛书”第二辑出版说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内忧外患不断。未雨绸缪,从政府到民间,都把西北看作未来抗击外辱的大后方,“开发西北”的呼声日渐高涨,有志之士纷纷利用各自的资源,前往西北进行多学科的考察。据统计,在此期间,约有一百多位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留下了百余部考察西北的著作。这些著作涉及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矿产资源、风土人情等多个方面,这些考察成果,为开发西北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储备。 当前,西部大开发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近百年前中华民族先贤们留下的智力遗产有了发光发热的阵地。为此,我社组织有关专家,精心遴选了部分价值较高的作品,加以整理,以横排简体形式予以出版,希望为西部大开发贡献绵薄之力。 本丛书依据我社所选的原著版本进行整理、编辑,对原版中明显错讹处(文字、标点、印刷问题),径予改正,不再出注;对原版中只有句读、没有标点的,则按当代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予以标点。 由于时代的原因,原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夹杂有较多对西北少数民族的不尊重词汇和评价。本社在整理过程中,对其中少量无关宏旨的内容做了删除,并用“……”替代;对于如“回乱”、“回匪”、“回逆”等词汇,做了修改,酌情改为“回事”、“回变”、“回患”、“回兵”等。虽对“缠回”、“缠头回”、“缠民”、“回子”等不便修改的历史称谓,予以保留,请读者朋友们在阅读使用时留意鉴别。疏漏之处,还请读者不吝指正。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5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