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书在哪法是个啥(对话以书法为轴)(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于明诠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于明诠编著的《书在哪法是个啥(对话以书法为轴)(精)》是作者与各书法家谈话内容的集结,聊流行书风、答书法江湖、答艺境杂等,是书法文化、与之交往的书法家、文人以及作者那个年代的时代感怀,书法与人生,交相辉映,文化性与可读性并重。于明诠,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沧浪书社社员,山东青联委员。

内容推荐

于明诠编著的《书在哪法是个啥(对话以书法为轴)(精)》是书法艺术家于明诠与欧阳江河、朱新建、赵雪松、柳原等书法名家、画家的对谈录,设计书法创作的思考、传统艺术的继承、书法美学教学、流行书风等问题的探讨与对话,主题鲜明,妙语连珠,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访谈录。书法的伟大与不朽,终究是文化与思想的支撑。因为,只有文化与思想的淹雅与深刻,才能蒙养出笔墨格调的高妙与超拔。

目录

关于当下书法创作的思考和自我反省l

书在哪,法是个啥

传统就是生,活

书法美学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

文心生万象——与赵雪松谈书法与文学

做半个文人,养一颗文心

让我们荡起双桨——关于书法的一次非典型对话

还说“书法有意思的那点意思”——与柳原先生聊书法

聊聊“流行书风”

答《书法江湖》网友问

试读章节

关于当下书法创作的思考和自我反省

时间:201 3年7月

地点:济南见山见水楼

采访单位:中国书协三名工程展览组委会、河南电视台

书法是个“事”,而不是“物件”

记者:来之前,中国书协组织评论家为你们每位入选作者分别写了评论稿,当然,你们本人还不知道。评论家对您的评论是这样的,说您洞悉当今书法的天下大势。

于明诠:这个评价过高了,不敢当。

记者:您觉得当今的书法创作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

于明诠:每一个喜欢写字的人,肯定对当代书法创作都有着自己的思考。我是这样看的,我觉得书法往近了说是新时期以来,往远了说就是五四以后,它整个的“生存方式”跟传统意义上的书法相比,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说书法在今天变成了一门“展览艺术”。我在2012年写过一篇小文《说展览体》,发表在上海《书法》杂志上,我认为这种展览的形式必然催生出这样一种“展览体”:一是通过对古人的简单模仿、复制,把古代经典庸俗化、平庸化;二是玩形式、玩花样,制作“水墨图案”,以求视觉冲击。前者标榜技术主义,炫耀手头功夫,美其名日“继承传统”;后者标榜形式主义,借西方构成理念,抒发所谓“现代情感”,自作多情地为时代代言。这两个倾向在当下愈演愈烈,表面看来似乎完全相反,但实际上殊途同归,根源都在于把书法当作了一个死的“物件”,认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书写技法就能重新“组装’’书法作品。这两种情形的最大问题,是只见“形式”与“花样”,降低了书法艺术应有的文化内涵,稀释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一句话,只见“作品”不见“人”。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似乎很难简单地判断是非对错。谈到这一点就不能不说到中国画,它一开始并不是以客观地描述自然现象、客观世界为旨归,它不是这样的,它是中国画家自己内心里的艺术,他在画人的时候,画山水的时候,画花鸟的时候,其实是在说自己内心里的心事,借这个东西来说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心事,所以才有了一个说法,叫“因心造境”。它注重的是什么呢?是气韵,是内涵,是韵味,是风采,是意境和境界。西方的美术呢,在这一点上不完全一样,西方美术是客观地描述事物对象,比如说画人,它定要从人体写生开始,要画素描,要讲比例,要讲光影,要讲造型,必须准确。中国画不是这样的。中国画,我个人觉得,一定应该叫“笔墨,,艺术,它不是一个纯粹的造型艺术。中国画虽然也有造型,但是它的这种造型跟西方美术所讲究的科学造型完全是两码事。把中国画纳入到西方美术学这个框架里来以后,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大小小展览里面的很多中国画作品,实际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了。它是什么呢?比如说要创作一个主题——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先要拍很多照片,或者实地现场写生,然后把它们拼凑在一起,这边一只胳膊,那边一个脑袋;这边武警战士抬楼板,那边白衣天使救伤员。用铅笔起稿,起稿以后,再用毛笔勾线,然后用国画的颜料慢慢地去涂。一幅作品,起码要画半年,甚至几年才能完成,这样的一件作品,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已经不是一回事了。中国画发展到这样一种状态,有的人觉得它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而有的人感叹它是中国画精神的失落。那么这两种观点到底哪家更有道理呢?这里咱不展开讨论。但无论如何这是当下美术教育一个无法回避且引人深思的现实问题。P1-3

序言

刚开始写字时,坚信书法就是技艺;后来,觉得书法既是技艺,也是学问;今天,我感到了问题的复杂,书法既是技艺,也是学问,但更根本的,应该是其背后的文化与思想。书法的伟大与不朽,终究是文化与思想的支撑。因为,只有文化与思想的淹雅与深刻,才能蒙养出笔墨格调的高妙与超拔。因此。我们不妨经常问一问:书在哪?法是个啥?问谁呢?问自己。

于明诠

2015年9月5日于见山见水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