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是世界著名的心灵导师,他的讲话、对谈、日志和信件在60余册书籍和数百卷录音带中得以保存。《克里希那穆提集》丛书就是从他浩瀚的教诲中采集汇编而成的,其中的每一册都集中讲述了一个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又十分紧迫的话题。
《论恐惧(精)》为丛书之一,收录了克里希那穆提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关于恐惧这一主题的不同论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论恐惧(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克里希那穆提是世界著名的心灵导师,他的讲话、对谈、日志和信件在60余册书籍和数百卷录音带中得以保存。《克里希那穆提集》丛书就是从他浩瀚的教诲中采集汇编而成的,其中的每一册都集中讲述了一个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又十分紧迫的话题。 《论恐惧(精)》为丛书之一,收录了克里希那穆提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关于恐惧这一主题的不同论述。 内容推荐 恐惧,一个无人不知、贯穿人生始终的话题,没有人可以逃脱它的阴影。它因何而生?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该如何应对? 在《论恐惧(精)》中,克里希那穆提以其一贯的敏锐而毫不妥协的风格,直指人内心最深处的欲求,为在恐惧中挣扎的芸芸众生,点明了洞察自我、解放心灵的一种可能。他提出,用意志力来逃离、抵抗恐惧无助于解决问题,唯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恐惧的根源,才能获得生命的自由。 目录 前言 倾听恐惧的声音 过一种毫无攀比的生活 面对真实的自己 想法而非事实造成了恐惧 比较滋生了恐惧 恐惧对心灵做了什么? 逃离恐惧只会增强恐惧 安全感 让心灵清除恐惧 抵抗恐惧并不能终结恐惧 教育的功用在于根除恐惧 直接接触恐惧 恐瞑存在于对现实的逃离中 如何应对恐瞑 恐惧和爱无法并存 时间带来了恐惧 看着恐惧 心灵究竟能否自由? 是什么导致了关系的混乱? 恐惧就是时间 与恐惧的事实共处 审视快乐 恐惧可以被连根拔起吗? 恐惧从来都不真实 了解思想 探明恐惧的存在 我们为什么忍受恐惧? 出处及版权声明 试读章节 面对真实的自己 生活中你最主要、最持久的关注点是什么?抛开各种拐弯抹角的回答,直截了当地、诚实地面对这个问题,你会如何作答?你知道吗? 难道不是你自己吗?不管怎样,这就是大部分人的回答,倘若我们诚实作答的话。我关心我的进步、我的工作、我的家庭、我所生活的那个小角落,我想得到更高的地位、威望、权势,以及对他人更大的支配权,等等。我想,“我”字当先——这便是我们大多数人最主要的兴趣所在,坦承这一点,是顺理成章的,不是吗? 我们中的有些人会说,主要关心自己是不对的。可是,除了我们很少正直地坦承这点以外,那又有什么不对呢?如果承认,我们会觉得相当羞耻。总之,事实便是如此——人最感兴趣的就是自己。而由于各种观念上的、传统的原因,人们认为那是错的。但是一个人怎么认为并不重要,那为什么还要引入“那是错的”这个看法?那不过是一个观点、一个概念罢了。事实就是:人基本上一直就是对自己最感兴趣。 你或许会说,帮助别人比为自己着想更令人满足。可那又有什么区别呢?你关心的依旧是自己。如果帮助别人带给你更多满足,你关心的还是什么会令你更满足。为何要引入意识形态上的观念?为何有这种双重思维?为何不直接说:“我真正想要的就是满足,无论是性,是帮助别人,还是成为伟大的圣人、科学家或者政治家”?那都是同一个过程,不是吗?各种形式的满足,无论隐蔽还是明显,就是我们想要的。我们都说希望得到自由,那是因为我们以为自由或许能令人极度满足。当然了,最终极的满足便是“自我实现”这个古怪的想法了。我们实际上追求的就是没有任何不满的一种满足感。 我们大多数人都渴望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因为我们害怕自己一无是处。社会的结构便是如此:位高权重的人即可享有无上礼遇,而没有地位的人则被呼来喝去。世上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某种地位,无论是社会地位、家庭地位,还是坐在上帝右手的地位,并且这个地位必须为他人所公认,否则就根本算不上地位了。我们必须始终端坐高台之上。由于内心满是悲伤与不幸的漩涡,因此被外界当作大人物会令我们非常满足。这种对地位、威望、权力的追求,在某方面被社会视为杰出人物的渴望,是为了主宰他人,而这种主宰的愿望正是侵略性的表现。寻求神圣地位的圣人所具有的侵略性,与农家庭院里争抢啄食的小鸡并无二致。而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侵略性?不正是恐惧吗? 恐惧是生命中最为庞大的问题之一。深陷恐惧之中的心,活在困惑与冲突当中,因此必定是暴力、扭曲以及颇具攻击性的。它不敢偏离自己的思维模式,而这导致了虚伪。除非我们摆脱了恐惧,否则即使爬上最高的山峰、发明出各路神明,我们仍将长久地滞留在黑暗当中。 我们活在如此腐朽、如此愚蠢的社会上,接受了充满竞争进而催生恐惧的教育,我们都背负着恐惧的重担。而恐惧这可怕的东西已将我们的日子变得扭曲、败坏而又阴郁。 我们确有身体上的恐惧,但那是从动物身上遗传下来的本能反应,而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心理上的恐惧。因为,当我们看清了根深蒂固的心理恐惧,才有能力应对动物性的恐惧。反之,若是先处理动物性的恐惧,则绝无可能帮我们看清心理上的恐惧。 我们都对某种东西怀有恐惧,抽象的恐惧并不存在,恐惧总是与某个对象有关。你是否熟悉自己的恐惧——害怕丢掉工作,害怕食不果腹,害怕金钱匮乏,害怕邻居或公众对你的看法,害怕不能成功,害怕丧失社会地位,害怕遭人鄙视、受人讥笑,害怕痛苦与疾病,害十白被人主宰,害怕不知何为爱或是没人爱你,害怕失去妻子或孩子,害怕死亡,害怕活在一个死气沉沉、极端乏味的世界上,害怕辜负别人为你塑造的光辉形象,害怕失去信仰,诸如此类以及不计其数的其他恐惧——你熟悉自己那些特定的恐惧吗?你通常又会如何处置它们?你逃避它们,或是发明出各种理念和意象来掩盖它们,不是吗?然而逃避恐惧却只会令恐惧增强。 恐惧的一大肇因,即是我们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因此,除了各种恐惧本身,我们也必须审视为了消除恐惧我们所编织的逃避网络。只要心灵——包括头脑一一试图克服恐惧,或是压抑它、约束它、控制它、转化它,就会造成摩擦和冲突,而冲突正是能量的浪费。 那么,我们首先要问自己的问题便是:什么是恐惧,以及它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所说的“恐惧”一词,本身是何含义?我现在问自己的,是何为恐惧,而非我恐惧的对象是什么。 我过着某种生活,我以某种模式思考,我抱持某些信仰与教条,我不希望这些生活模式受到打扰,因为我扎根于其中。我不希望它们受到打扰,因为打扰会带来一种未知状态,我不喜欢那样。如果我熟悉与相信的一切都要被剥离,我便需要对自己将要去到的境界,有相当确定的把握。所以说脑细胞塑造了一个模式,同时拒绝建立另一个或许不太确定的模式。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的那种运动,就是我所谓的“恐惧”。 P6-9 序言 吉度·克里希那穆提1895年出生于印度,13岁时被“通神学会”(The Theosophical Society)领养,后者之前已经预言了“世界导师”(world teacher)的到来,认为克里希那穆提即是“世界导师”的载体。克里希那穆提很快便成为了一名强大有力、毫不妥协而又无法被归类的导师,他的讲话和著作与任何特定的宗教都毫无关联,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而是属于全世界。克里希那穆提坚拒被冠以救世主的形象,并于1929年骤然解散了那个围绕他建立起来的庞大而富有的组织,同时宣称真理是“无路之国”,借助任何形式化的宗教、哲学或者派别都无法到达。 此后的一生,克里希那穆提始终拒绝接受别人试图强加给他的古鲁地位。他不断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庞大听众,却从不宣称自己是权威,也不想要任何门徒,而是始终作为一个个人在与他人对话。他教诲的核心即是教导人们领悟这一点:社会的根本改变只能通过个人意识的转变来实现。他时常强调自我认识的必要性,强调需要对宗教和民族主义的制约所产生的局限和分裂性影响加以了解。克里希那穆提不断指出保持开放的紧迫性,指出我们迫切需要“大脑中那个有着不可思议能量的广袤空间”。而这似乎正是他自身创造力的源泉,也是他对世界上如此广大的人群产生催化剂般影响的关键所在。 克里希那穆提在世界各地持续进行演讲,直至1986年去世,享年90岁。他的讲话、对谈、日志和信件在60余册书籍和数百卷录音带中得以保存。这套主题丛书就是从他浩瀚的教诲中采集汇编而成的,其中的每一册都集中讲述了一个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又十分紧迫的话题。 书评(媒体评论) 有一个卓尔不群的名字,与所有神秘、可疑、迂腐、令人迷惑而又奴役人心的名字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就是:克里希那穆提。此人来自于我们的时代,堪称真相的大师。他独立于世,无人能及。 ——亨利·米勒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