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索玛花开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天佑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命运有多残酷,信念就该有多坚强!

触及3亿国人灵魂的良心之书!

一个彝族年轻母亲向我们昭示的,信念在命运中的强大力量!

三个孩子,上万里的人生之旅!

于建嵘、李承鹏、杜子建、黄晓阳感动推荐!

天佑编著的《索玛花开》描写女教师尔古尔哈的生活奋斗历程,让我们深入到大凉山,触摸到彝族同胞们灵魂深处的纯真和美丽。

在异乡,尔古尔哈忍受着生活的磨难和对家乡的思念,努力拼搏,做手工,扛水泥,她凭着自己心中的信念和对生活的憧憬,咬着牙闯过一道道生活的难关。最终她凭借自己的坚强和善良,在一群真正的朋友的帮助下,在南方创出了一片天,成为生活的强者。

内容推荐

《索玛花开》由天佑编著。

大凉山深处的彝族女教师尔古尔哈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却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遭遇一系列打击,丈夫去世、学校撤销、婆婆重病、孩子面临辍学……她不得不负起整个家庭的生活,背井离乡,到南方某大都市打工。

在异乡,尔古尔哈忍受着生活的不便和对家乡的思念,努力拼搏,做手工、扛水泥,希望婆婆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但随即婆婆病危和女儿受伤,让她的精神几乎崩溃。在这样的情况下,尔古尔哈凭着自己心中的信念和对生活的憧憬,咬着牙齿面对一件件闹心的事情和生活的难关。终于,她凭借自己的坚强和善良,在一群真正的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在南方创出了一片天,成为生活的强者。

目录

第一章 大山深处

第二章 并校风波

第三章 是祸是福

第四章 艰难决定

第五章 难赎之债

第六章 远行之前

第七章 诛心之痛

第八章 初入繁华

第九章 艰难开始

第十章 世道复杂

第十一章 风雨飘摇

第十二章 何处曙光

第十三章 底层生活

第十四章 滴水之恩

第十五章 雾里看花

第十六章 前路未知

第十七章 难解纠缠

第十八章 再起波折

第十九章 纷扰不休

第二十章 步步为营

第二十一章 谁主沉浮

第二十二章 远山呼唤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大山深处

这云比墨还黑,层层叠叠地将天空挤得一点缝隙都没有。出人意料的是,居然没有闪电,雨就泼下来了,瀑布一样重重地砸向地面,山坡上顿时就出现了无数的小溪,而学校前面的小路瞬间变成了小河,水流湍急,发出一阵阵令人心悸的怪叫。整个大山立刻就隐藏在雨雾中,漫山遍野白茫茫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谷。

果吉小学代课教师尔古尔哈站在学校那栋土屋门前,心里不禁暗自庆幸,幸亏刚才她提前给学生们放了学,不然的话,有的孩子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家。这样的大雨,孩子们走在大凉山陡峭的山路上,非出事不可。山里不止一次出了路遇大雨人滑倒山崖下面摔伤甚至摔死的事。如果是自己的学生出现危险,那可是会让尔古尔哈心疼死的。

尔古尔哈是一个看起来身材高挑,有点瘦削,面目清秀但颧骨有点高的女人,穿着一身半旧的西装,衣服有些脏。这不是尔古尔哈人懒,只是因为山上缺水,洗衣服不方便。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这套西装是尔古尔哈平时仅有的两套夏装之一,她不敢洗得太频繁,一旦洗坏了,可是没钱去买的。尔古尔哈每月的工资只有一百九十五块,具体是教育局发四十五块,乡里补助一百五十元。而在山下中心校的十六岁的大阿姆(彝族话:女儿)依火阿依每月的生活费就要交一百五十块,余下的钱还要给她买点文具什么的。对于尔古尔哈和丈夫来说,给自己添置衣服比登上村子后面的那两座海拔四千多米的山峰更难。

因为家里艰难,很多次,尔古尔哈都想去大山外面打工。可是,一想到自己如果走了,这些孩子就没有人教,她就心软了,一心软就不想出去,一来二去的就这么耽误下来了。周围有人去外面打工赚了钱,寄回来钱家里人就能吃上白米饭,每当孩子们说到别人家吃米饭的时候,尔古尔哈总是觉得很对不起孩子们。

教室里只剩下尔古尔哈和她的两个孩子:十三岁的女儿依火阿呷,十岁的惹娃(彝族话:儿子)依火伟古,这两个孩子的衣服也有些脏,不过,令尔古尔哈稍微有点欣慰的是,他俩的身高跟山外的孩子差不多。为何会这样,尔古尔哈也说不清,可能一是遗传,二是丈夫偶尔会从山外带回些东西给他们吃,营养比村里其他孩子稍好的缘故吧!山里的孩子因为营养不良,一般个子都比较矮,十几岁的孩子的身高都要比山外的孩子矮不少。尔古尔哈的三个孩子跟这些孩子站在一起,个子明显要高。

下这么大的雨,尔古尔哈之所以没走,是因为她怕教室在大雨中会有危险。果吉小学的教室只有三间房,就是一、二、三年级,学生有三十一个,教师却只有尔古尔哈一个人。以前山下中心校曾经派过公办老师来山上,可没有一个能在这里待上超过两个月,原因很简单,这里太苦了。头一个公办老师是因为跳蚤太多,没来几天浑身就给咬烂了,山里的跳蚤凶得很,山下来的人只要被咬就是一个大红疙瘩,好久不消肿,即使消肿了,也会留下一个黑点,据说需要两年才能消退。那个老师还是个刚从成都师范大学毕业的女娃子,怎么能受得了这个?不到两个礼拜就跑下山,再也不上来了。第二个老师是男的,是山下镇上的娃子,可他来学校的第一天晚上,吃完了晚饭没盖锅盖,第二天起床,发现一只半尺多长的老鼠淹死在他煮洋芋(土豆)的锅里了,搞得他大吐了好一阵子。又过了几天,他一觉醒来,发现一条蛇正睡在他的被子上,这下他受不了了,卷起铺盖就下了山,再也没见他上来。而以后,也再没有公办教师上山。

这场雨刚下,教室就漏水了。果吉小学的教室还是二十几年前建的,用草和泥巴编的土墙,上面铺着黑色的瓦片,里面间或有几块明瓦用来采光。教室的窗子是没有的,就是几个方形的土洞洞,冬天的时候冷风从洞洞里吹进来,教室里比外面还冷,所以,必须隔一会儿就带孩子们烤一会儿火。可是,再冷这窗子也不能封上,因为单是屋顶上面的几块明瓦保证不了教室里的采光。太黑,孩子们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说到黑板,这块黑板还是尔古尔哈的丈夫做的,就是用几块木板拼在一起,因为没钱买黑油漆,尔古尔哈就用那年她到中心校去培训时,向中心校校长莫色自古讨的两瓶墨汁涂在上面。可是,前一阵子墨汁用完了,黑板上的黑色已经几乎看不见了。尔古尔哈一直希望村长吉伍学才能在山下镇子给买一盒新油漆,村长总说没钱,所以,这事儿一直在拖着。

教室里很快就成河了,污浊的水夹着纸片恣意地蔓延,教室的墙角被尔古尔哈挖了两个洞,以便水能流出去。这是她的经验,如果不及时把水排出去,土墙就会变软,教室就有可能坍塌。这可是不得了的,羊朋村的教室塌了,好几年都没钱盖教室,孩子们只好搭席棚上课,一到冬天,冷得要死。如果这几间教室坍了,那可是大事。

教室里的课桌和椅子——严格来讲不算是课桌和椅子,只是一些厚木板。它们已经被尔古尔哈和两个孩子搬到了一间教室里。然后,用尔古尔哈的步子(彝族话:丈夫)依火不吉为别人运货时用旧的一块蛇皮布将这些木板遮起来,这样,不管教室怎么漏雨,明天孩子来上学都不会用到湿的课桌了。

同时,尔古尔哈也把一些柴塞到了蛇皮布下面,有了这些柴,明天如果有孩子衣服淋湿了,就可以给他们烤烤火。如果不给孩子烤火,穿湿衣服上课那可是会生病的,大多数孩子家里都很穷,一旦生病,基本上就是靠身体抵抗着,很少有家庭能买得起药。实在是病严重了,他们的父母就找毕摩(彝族话:巫师)做法事,说白了还是挺着。

收拾完教室,尔古尔哈领着两个孩子在一间漏雨情况轻一些的教室里坐下,她开始跟两个孩子用普通话聊天。这么多年尔古尔哈一直坚持这样做,这样至少能让自己的孩子跟外界的人能沟通,能沟通就能出去打工,就能走出大山。

尔古尔哈所在的果吉村和周围的几个村子里住的都是彝族人,大多数从来没走出过大山,也不识字,不会算数,当然也不会说普通话,就是想到外面打工也不可能。村子里的孩子像依火阿依、依火阿呷、依火伟古姐弟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简直凤毛麟角。

在山下镇子里,路边就写着标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念完初中再打工。标语是这样写,可是能读完初中的孩子又有多少?

“这雨真大啊,也不知道你们的爸爸回到家没有?”尔古尔哈忧心忡忡地望着门外说。外面的雨已经将学校的院子变成了一个小池塘,水至少能淹没脚面。靠山坡的地方有一颗大松树,树干上挂了个没有底的筐子,那就是果吉小学的篮球架,孩子们课间游戏时唯一的器具。只是最近学校唯一的篮球破了,孩子们没得玩了,叫村里给买,他们一直都说没钱。

“阿达(彝族话:爸爸)应该回来了,他今天就是把布夫家的荞麦送到镇子上,然后,再把呷觉家的化肥带回来。”阿呷说。阿呷今年十三岁了,上三年级,明年就要到镇里上四年级了,想起来每月又要增加一百五十块钱的开销,尔古尔哈不禁心情沉重。两个孩子去读书,一个月要花掉三百多块,这可是一大笔钱。

“阿莫(彝族话:妈妈),你怎么啦?”阿呷问,阿呷很懂事,马上就看出了母亲的心情不好。

“哦,没什么,我就是担心你爸爸回来得晚,赶上大雨,经过那几处悬崖危险。对了,刚才你又说彝族话了,以后记住,咱们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说普通话。阿莫一定叫妈妈,阿达一定叫爸爸,知道吗?”尔古尔哈摸摸阿呷的头,低声说。阿呷的头发黄黄的,很柔软,她虽然只是初中毕业,但当了这么多年代课老师,还是读了一些书,知道这是营养不良所致。唉,怎么可能营养充足呢?这大凉山上只能种植玉米、荞麦、洋芋,孩子们一年除了少数的日子能吃点荞麦饼、玉米粑粑,大部分时间在吃洋芋,营养怎么可能跟上?有句民谣说:“要想吃苞谷坐月子,要吃干饭二辈子”。尔古尔哈生阿依、阿呷的时候就是吃的苞谷,生伟古的时候,好歹有了点白米。阿呷今天穿了件运动服,脏兮兮的,这件运动服还是乡上中心校奖给阿依的,她穿小了就给了阿呷,家里的孩子的衣服都是阿依的给阿呷,阿呷的如果不鲜艳再给伟古。

“阿莫,不,妈妈,明天是我生日。”在一旁一直没作声的伟古忽然说。伟古是三个孩子里面最小的孩子,看起来小肚子鼓鼓的,其实,那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长年吃洋芋就会这样。伟古今天穿了件毛衣,这还是阿呷穿过的,已经破了,袖子、下摆都脱了线。尔古尔哈整天忙,早晚要侍弄家里的几亩地,地里种了玉米和荞麦,那是一家人的口粮,还要上课,晚上还要批改学生的作业,她想今晚一定要抽出点时间,把伟古的毛衣找点布缝一缝。

P1-3

书评(媒体评论)

天佑的作品让我能反复拜读的一点就在于:他总是能让我们发现这个世界上不为人知的东西,有的轻松,有的沉重,却都能引发我们拷问自己的良心。

——著名学者:于建嵘

那一片热土我到现在都还魂萦梦绕,怀念那里的人和事,而天佑的《索玛花开》又让我回到了那里,也再一次感受那里的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似火。从这一点上,我很感谢他,感谢他让我们永远不会忘掉那些可爱的山里人。

——著名时评人,作家:李承鹏

在我看来,天佑这部作品称得上是近两年来最好的类型文学作品。一部《酥油》让我了解了藏族地区支教的生活,而《索玛花开》则让我们深入到大凉山,触摸到彝族同胞们灵魂深处的纯真和美丽。

——著名作家,学者:杜子健

很钦佩天佑转型的勇气,更钦佩他为那里的人们做的那么多的实事,所以这部《索玛花开》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她更是一部生态录,折射出许多让我们深思的事实。

——著名作家:黄晓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8: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