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吕氏春秋/微经典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微经典》编委会编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孟春纪本生

【题解】

“本生”就是将保全生命作为根本。在作者看来,外物既可养生,又可伤生,而保全生命的方法就在于正确处理人与外物的关系。圣人讲究重生轻物,认为“以物养性(生命)”,也就是对外物“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才能够“全其天(生命)”。富贵的人重物轻生,多为外物所迷惑,所以“以性养物”,贪图物质享受,这样年深日久必将导致伤生亡国。作者的这些思想主要来源于杨朱一派的“贵己”学说,目的在于劝谏那些骄奢淫逸的君王修身养性,励精图治。

【原文】

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天子①。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则失所为立之矣。譬之若修兵者,以备寇也。今修兵而反以自攻,则亦失所为修之矣。

【注释】

①撄(yīng):触犯。

【译文】

最初创造生命的,是天;养育生命的,是人。能抚养上天创造的生命而不触犯它的人是天子。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以保全生命作为要务的。这也是设立职官的原因。设立职官,就是为了保全生命。当今世上有一些愚昧的君王,大量设职官反而违背上天意愿,则失去了设立职官的本来意义。譬如整饬军队,用以防备外敌入侵。如今训练军队反而是攻打自己人,这也就丧失了整饬军队的本来意义。

【原文】

夫水之性清,土者抇之①,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以此为君,悖;以此为臣,乱;以此为子,狂。三者国有一焉,无幸必亡。

【注释】

①抇(gǔ):搅乱。

【译文】

水本来是清澈的,泥土使它变浑,所以水无法保持清澈。人本来是长寿的,外物将他迷惑,所以人无法达到长寿。外物,本来是用来供养生命的,而不是损耗生命来供养外物。当今世人,愚昧者大都损耗生命去追求外物,所以不知轻重。不知轻重,就会以重为轻,以轻为重。像这样,无论做什么都是会失败的。持这种态度做君王,就会违背百姓意愿;持这种态度做人臣,就会败乱朝纲;持这种态度做人子,就会狂妄无礼。一国之中有三者中的一者,就无法幸免,必定灭亡。  【原文】

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已①,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喑②,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世之贵富者,其于声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则遁焉③。遁焉,性恶得不伤?

【注释】

①慊(qiè):惬意,满足。②喑(yīn):哑。③遁:沉浸在里面无法自拔。

【译文】

现在有这样一种声音,耳朵听到一定会感到惬意,但是听了就会让人耳聋,那么人们一定不会去听。有这样一种颜色,眼睛看到一定会感到惬意,但是看了就会眼瞎,那么人们一定不会去看。有这样一种味道,嘴巴吃了一定会感到惬意,但是吃了就会变哑,那么人们一定不会去吃。所以,圣人对于声音、颜色、滋味的态度是,对生命有利就会取用,对生命有害就会舍弃,这便是保全生命的做法。世间的富贵之人,对于声、色、滋味的态度,大都很糊涂。他们日夜索求,有幸得到就沉浸在里面无法自拔。放纵自己沉浸其中,如此生命怎能不受伤害呢?P1-4

目录

 孟春纪 本生

 仲春纪 功名

 季春纪 尽数

 孟夏纪 用众

 仲夏纪 大乐

 季夏纪 明理

 仲秋纪 决胜

 季秋纪 审己

 季秋纪 精通

 孟冬纪 异宝

 仲冬纪 长见

 季冬纪 士节

 有始览 去尤

 有始览 听言

 有始览 谨听

 孝行览 本味

 孝行览 首时

 慎大览 贵因

 慎大览 察今

 先识览 察微

 审分览 知度

 审应览 具备

 离俗览 贵信

 恃君览 观表

 开春论 期贤

 开春论 贵卒

 慎行论 疑似

 贵直论 知化

 不苟论 自知

 似顺论 别类

 似顺论 慎小

 士容论 上农

序言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撰而成的道家著作,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先秦时期黄老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博采众家学说,集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于一体,兼收并蓄,内容庞杂,是先秦思想文化之总结。

全书规模宏大,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全书按照天、地、人三个层次展开论述,彰显道法自然之意。其中,十二纪依月令编写,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变化排列,应和天时之意;八览以人为中心,围绕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个人修养展开,重在察览人情;六论以人的行为及事理为主题,包括行为尺度、情境条件及地利等方面。

《吕氏春秋》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体现出道家虚静无为的特色,明显受到老子和庄子的影响,但又在这些道家思想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摒弃了道家思想中某些唯心的成分,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思想,这种思想在两千多年前显然是难能可贵的。

为方便读者阅读这部道家经典著作,我们在保留其原始风貌的情况下,对儒、墨、法等思想进行了删减,只保留了道家思想集中的篇目。本次整理,以清代乾隆毕沅校本为主,同时参考了其他文献,除对原文进行校注外,还配有题解和译文,以便读者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这部道家经典,感受道家思想的深邃博大!

内容推荐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包含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为方便读者阅读《吕氏春秋》这部经典著作,微经典编委会除对原文进行校注外,还配有题解和译文,以使读者能够更加轻松地感受道家思想的深邃博大。

编辑推荐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时代,春秋时期,老子总结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正式成型。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方便读者阅读《吕氏春秋》这部经典著作,微经典编委会在保留典籍原始风貌的情况下对风貌的情况下对其部分篇目做了删减,以便让读者一举领略道家的精髓思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