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七角楼(全译本)/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霍桑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七角楼(全译本)》是美国十九世纪作家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紧接《红字》后发表的又一部重要作品。与《红字》一样,这部作品中的故事也发生在北美殖民地开发时期的新英格兰。当地要人平琼上校依仗权势,霸占了地位卑微的莫尔家的一块土地,建造了一座豪华的七角楼。为了这个目的,上校竟滥用手中的权力,捏造罪名,把莫尔当做巫师处死。莫尔临死前向平琼发出了一个永久的诅咒:“上帝会叫他流血!”……

内容推荐

《七角楼(全译本)》是美国十九世纪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紧接《红字》后发表的又一部重要作品。

作者本人对《七角楼》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认为是自己的得意之作,甚至超过了《红字》。

本书无疑是一部小说,书中的故事也并不像作者所说的那样,纯粹是虚构出来的,而是与霍桑家族的历史有密切联系。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古老的平琼家族

第二章 小店橱窗

第三章 第一位顾客

第四章 柜台后的一天

第五章 鲜花与落叶

第六章 莫尔泉

第七章 客人

第八章 今日平琼族长

第九章 克利福德与菲比

第十章 平琼家的花园

第十一章 拱顶窗

第十二章 摄影师

第十三章 艾丽斯·平琼

第十四章 菲比的离别

第十五章 怒容与微笑

第十六章 克利福德的房间

第十七章 双枭夜遁

第十八章 平琼州长

第十九章 艾丽斯花

第二十章 花开伊甸园

第二十一章 离别

试读章节

在新英格兰的一个镇子上,有条小街中段矗立着一座褪了色的木楼房,楼顶有七个尖角阁,面朝七个不同的方向高高耸立,中间立着一组巨大的烟囱。这条街叫平琼街;这座楼房是平琼家的旧宅子;门前那棵粗大的榆树凡镇子上出生的孩子没有不熟悉的,都管它叫平琼家的榆树。这个镇我并不常去,不过只要去一次就不能不去平琼街走走,为的是看看那巨大的榆树和饱经风雨的楼房,体会一下从这两样旧时遗迹的阴影下走过的感受。

这座古老楼房的外观总像人的容貌一样对我产生影响,那上面的斑斑剥蚀不仅是外部风吹日晒的痕迹,也仿佛体现了一个漫长生命的一世沧桑,同时这副外观还显示着楼房内部经历过的一系列盛衰荣辱。这些往事若经妙手叙述,准会成为饶有趣味的喻世之作,其中还自有一种显著的一致性贯穿始终,仿佛出自艺术家的匠心。但是这个故事将包括延续了近二百年之久的种种事件,加上合理的充实丰富,势岿写成一部巨书或数卷文字,甚至超过同时期整个新英格兰的编年史,因而只能是把以平琼家的楼房或日七角楼为主题的老故事中大部分内容做一个快刀斩乱麻式的处理。于是,在对这座楼房奠基时的情况做几笔简要的交代,同时朝它那古怪的外形迅速瞥上几眼,看着它在持续不断的东风中渐入黑暗,一边随意指点一下生长在砖墙瓦顶上的片片苔藓之后,我们就将在一个距今并不十分遥远的时代展开我们故事的主要情节。但故事仍需与往昔稍稍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要提及那些忘却了的事件和人物,提及那些几乎完全过时的礼数、情感和观念。若对这些陈年旧事加以适当的阐释,读者将会看到陈旧的材料会在多大程度上转变为人生中最新鲜的内容,或许还能总结出一个无人理会的道理并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即是此辈人的行为必定在遥远的未来产生出善良抑或罪恶的果实;他们如世人所言为贪一时之利任意播种,即时收获,殊不知同时却播下了生长更久的种子,给他们的后代子孙置上阴森暗影。

七角楼如今看起来虽已十分古老,但它并不是文明人在这个位置上建起来的第一座住宅。从前平琼街的名称远不如现在气派,那时叫作莫尔巷,是以这块土地原先主人的名字命名的。在他的农舍门前曾是一条牛走的小径。最初是一股清纯的天然泉水——在这个清教徒辟为居住地的环海半岛上这是一份难得的财富——吸引了马修·莫尔在此地建造房舍,那是一座简陋的茅草屋,距离当时的村子中心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然而三四十年以后,村子由小而大,变成了一座城镇,这所茅屋的地基遂使一个颇有权势的人物十分眼红,于是他设法取得了当地立法机构的认可,以貌似充足的理由宣称这块地基和周围一大块土地的所有权都属于他。根据我们所能搜集到的有关此人性格的材料来看,这位提出上述要求的平琼上校是个不达目的决不善罢甘休的人。马修·莫尔尽管地位卑微,但只要认定是自己的权利,就能挺身捍卫,不屈不挠。他连续几年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一两英亩土地,因为那是他亲手劳作从原始森林里砍伐出来的一片空地,是他自己的家园。关于这段公案迄今未见任何书面记载。我们对此事来龙去脉的了解主要来自传说,所以不能对这一事件的是非曲直妄加评论,否则会有轻率甚至不公正之嫌。不过这里面似乎仍有一个疑点,那就是平琼上校对马修·莫尔那一小块土地提出的所有权要求是否有些过分。更令人怀疑的是,争执的双方并非旗鼓相当的对手——在那个也许受人称颂的时代里,个人的影响要比现在大得多;而且多年来,这一争执始终悬而未决,仅仅是由于占有那块引起争端的土地的当事人在这期间死于非命,争执才告结束。对于他的那种死法,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与一百五十年前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他的死竟使人们带着一种奇怪的恐惧对这所茅屋主人的卑微名字大加挞伐,简直像搞了一次宗教行动似的,把他那一小片居住地整个犁了一遍,铲除了他的家园,并把他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去。

简言之j‘老马修·莫尔是以巫术罪被处死刑的。他是当时那种谬见的牺牲者之一。我们应从这种可怕的谬见中汲取教训,别的不说,首先应该明白,权贵阶层以及身为人民领袖的人其实十分容易受感情的驱使而陷入荒谬,在这方面与最疯狂的暴民并无二致。牧师、法官、政界要人——那个时代最聪明、最稳重、最神圣的人物——总是站在绞架周围靠里面的一圈,他们赞美血淋淋的场面时叫得最响,发现错误时却极力推诿,不得已才勉强承认自己不幸受了蒙蔽。如果说他们这些行径尚有可以少受谴责之处的话,那就是他们的迫害并不因人而异,不仅像从前异端裁判所的屠杀那样迫害穷人老人,而且迫害各个阶层的人,包括他们的同僚、弟兄和妻子。在这形形色色的毁灭性混乱中,像莫尔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人,随着一同赴难的人群踏着殉难者的足迹走上刑台,那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后来,这个野蛮时代的疯狂平静下来之后,人们依旧记得平琼上校曾是多么起劲地参加清除巫师的运动;人们也没有忘记他曾千方百计地罗织马修·莫尔的罪名,其狂热之中含有一种令人厌恶的毒辣,私下里,人们不免对此议论纷纷。这位受害者已经看出了迫害他的人对他怀有私仇,于是便宣称上校害死他为的是抢夺他的土地。临刑时——此刻莫尔的脖子已经套上了绞索,平琼上校骑在马背上狰狞地盯着眼前的景象——莫尔从绞刑架上向平琼发出了预言,史书和传说都把这句预言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下来。“上帝,”这位将死的人声色俱厉,用手指着仇人那副镇定自若的面孔说道,“上帝会叫他流血!”P3-5

序言

《七角楼》是美国十九世纪作家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紧接《红字》后发表的又一部重要作品。1851年春作品出版后,霍桑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认为《七角楼》比《红字》写得好,虽然我把主要人物写得也许有点儿超出了大众欣赏口味,背景也不见得和我所说的那个简陋而熟悉的地方一模一样。但我感到,其中有些部分是我能写出的最好的文字,出版商对这本书的成功也蛮有把握。”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本人对《七角楼》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认为是自己的得意之作,甚至超过了《红字》。

与《红字》一样,这部作品中的故事也发生在北美殖民地开发时期的新英格兰。当地要人平琼上校依仗权势,霸占了地位卑微的莫尔家的一块土地,建造了一座豪华的七角楼。为了这个目的,上校竟滥用手中的权力,捏造罪名,把莫尔当做巫师处死。莫尔临死前向平琼发出了一个永久的诅咒:“上帝会叫他流血!”

莫尔的诅咒果然应验了,就在平琼庆祝七角楼落成、大宴宾客的时候,这位上校忽然莫名其妙地死在自己房内。此后,平琼家族遭逢了一系列的不幸,七角楼成了一座凶宅。人们都说这是报应,是莫尔的冤魂在报复。一百五十年后,七角楼内仅住着一位平琼家族的成员,这就是老小姐赫普兹芭,另外还住着一名年轻房客,艺术家霍尔格雷渥先生。赫普兹芭因衣食无着,顾不得家族的体面,在临街的一间屋子开了一爿小卖店惨淡经营。

赫普兹芭有位年轻的侄女从乡下来看她,给死气沉沉的七角楼内带来了朝气。赫普兹芭年迈的哥哥克利福德从监狱出来,也住进七角楼,这位老人的智力似与儿童无异,赫普兹芭和菲比承担起照料他的责任。

平琼家族一名富有的成员贾弗里-平琼法官得知克利福德住在七角楼,便来逼他讲出家族大片土地的地契藏在何处,不料却像老平琼上校一样,暴死在七角楼的客厅里。

结果平琼法官全部财产由菲比、克利福德、赫普兹芭继承。原来,克利福德的三十年冤狱是伪善险恶、贪得无厌的平琼法官一手造成的。是他气死了叔父,伪造遗嘱,继承了叔父的财产,又把叔父的死嫁祸于克利福德。这时霍尔格雷渥说出了自己的身世,令所有的人都惊讶不已,原来他竟是莫尔家族的后代。他与菲比真诚相爱,终成眷属。末了,四人决定离开这座充满痛苦记忆的七角楼,搬到平琼法官的乡间别墅去住,开始新的生活。

故事说明前代人的罪孽必然会延续到后代,世仇的死结唯有“爱”才解得开。

作者在序言中声明这部作品是传奇而不是小说,并分别给“传奇”和“小说”下了定义,即前者涉及“真实”,后者涉及“事实”。但今天看来,本书无疑是一部小说,书中的故事也并不像作者所说的那样,纯粹是虚构出来的,而是与霍桑家族的历史有密切联系。霍桑出生于新英格兰一个清教望族,家族中有人积极参与了发生于十七世纪末的大规模“驱巫”活动。霍桑的曾祖任地方法官时曾以“女巫”罪迫害过一位妇女,受到其夫诅咒。这段家族史在作品中表现为莫尔预言上帝定会惩罚平琼。就连故事中菲比和霍尔格雷渥这对仇敌的后代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动人情节,在霍桑家族史上也确有其事。可以说这部小说的主题和主要情节得自于作者自己的家族史以及早年受到的家庭影响。

作者不愧是讲故事的能手,讲述得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富有戏剧性和浪漫色彩。本书在写作风格上有几个特别醒目的特点:首先,描述十分细腻,尤其是人物心理描述,比如故事中的重要人物赫普兹芭出现时,作者首先对她进行了一番淋漓尽致的全方位描述,描写之细致,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哕唆,但看过之后,落魄老淑女赫普兹芭的立体形象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眼前;其次,菩用象征手法,七角楼、客厅里的镜子、莫尔泉、地契等等,无不具有象征意义。楼房上的七个尖角阁象征七宗罪,莫尔泉象征莫尔家土地的灵魂,地契象征前辈的恶行祸及子孙;最后,充满强烈的对照,如贫穷与富有、现在与从前、年轻与衰老、贪婪与无私、阴险与淳朴、傲慢与谦卑等等,这种对照手法贯穿于整个故事之中,成为作品的一大特色。作者的文字风格也极具特色,遣词造句严谨整饬,工细缜密,深沉饱满,极具典雅崇高之美,处处体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

然而,读者看到的毕竟不是作者的原作,而是译者的翻译,因此译文的质量对于读者理解与欣赏这部作品无疑是很重要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以再现原作风格为己任,在符合原意及汉语审美标准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保持原作风格上的一切特征,特别是风格赖以存在的语言形式上的特征,如语气、意象、修辞手法、用词习惯、巧妙用语、句子结构等等。即便是作者喜欢使用的长旬,尽管在汉语文学语篇中较少见到,不到万不得已,译者也决不将其切断,因为这正是霍桑的一种风格特征。至于是否真正再现了原作的风格,唯望读者明鉴。

译者

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0年2月24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