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四、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产生的背景
一、哲学博士学位的产生与发展
二、专业博士学位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
一、教育学科的发展与教师教育的转型
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扩张
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特点、培养模式及其比较优势
第三节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管理与评价制度
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管理制度
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认证与评价制度
第二章 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问题与争论
第一节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问题与困境
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二、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两种学位的趋同
第二节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性质之争
一、定位与使命的异同
二、培养模式的异同
第三节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与教育学博士学位的关系之争
一、价值与地位的争论
二、存废与关系的争论
三、解决问题途径的争论
第四节 追根溯源:关于争论的反思
一、实质:高等教育目的与功能的分合
二、焦点:理论与实践的张力
三、根源:质量观与文化观的差异
四、争论本身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章 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动力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博士生教育转向
一、博士生教育目的的转向
二、博士学位结构的转向
三、美国社会转型与专业博士学位的互动
第二节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
一、知识与知识生产
二、知识生产模式与模式转型
三、对知识生产模式的讨论
四、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对博士生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专业博士学位的代际嬗变
一、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哲学博士+课程
二、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混合课程+专业实践
三、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学生自我管理
第四节 专业博士学位代际嬗变的发展动力
一、博士生教育所处教育背景的变化
二、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变化
第四章 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变革模式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CPED模式
一、CID:CPED的前奏
二、舒尔曼重建教育博士的设想
三、CPED的理论基础和主要任务
四、CPED的主要议程和运行机制
五、CPED的变革主题
六、CPED的主要研究成果
七、成效与评价
第二节 Peabody模式
一、Peabody的概况
二、Peabody Ed.D.项目改革的理论基础
三、Peabody创新Ed.D.培养模式
四、成效与评价
第三节 HGSE模式
一、Ed.D.项目
二、Ed.L.D.项目
三、成效与评价
第四节 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变革模式的共同经验
一、坚守大学自治与学术自主
二、突出第二代Ed.D.培养模式
三、追求制度完善与个性突出
第五章 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制度的反思与建构
第一节 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发展与变革的基本结论
一、高等教育的变革促进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
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通过发展与变革解决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存在的问题
四、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变革必须依靠多方利益主体的合作
第二节 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初步实践与存在问题
一、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产生的背景及初步实践
二、当前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制度的建构
一、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以保障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良性发展
二、厘清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理念
三、在比较视野中构建我国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教育领域的博士学位专业
附录2 CPED参与院校
附录3 2010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Ed.D.毕业生情况
附录4 人名中英文对照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