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家风系列图书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选题”,从家风文化的角度总结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大主题,四本书分别从家国天下、维护统一;勤奋好学、勇于实践;诚信做人、诚恳待人;宽以待人、孝亲敬长等四方面用历代名言警句、家书家训及家庭教育故事分别阐述。本丛书融理论诠释于精彩故事中,加上简明扼要的点评,寓教于乐,力求使普通读者喜闻乐见。
《诚信》该系列之一,由拓路、陈红编著,阐释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诚信传统,为当今社会和家庭提供了丰富的素质教育资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诚信/中华家风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华家风系列图书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选题”,从家风文化的角度总结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大主题,四本书分别从家国天下、维护统一;勤奋好学、勇于实践;诚信做人、诚恳待人;宽以待人、孝亲敬长等四方面用历代名言警句、家书家训及家庭教育故事分别阐述。本丛书融理论诠释于精彩故事中,加上简明扼要的点评,寓教于乐,力求使普通读者喜闻乐见。 《诚信》该系列之一,由拓路、陈红编著,阐释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诚信传统,为当今社会和家庭提供了丰富的素质教育资源。 内容推荐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它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历史上,从商鞅立木为信到季布一诺千金,从唐太宗以诚待臣到胡雪岩经商戒欺,诚信设计社会诸多方面,成为齐家治国、立业经商、修身养性等行为的道德规范。拓路、陈红编著的《诚信》从表里如一、抱诚守真、信守不渝、赤心相待、一诺千金、诚信经商、诚信治国七个方面,通过古代诚实守信的故事,并结合相关古语名言,阐释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诚信传统,为当今社会和家庭提供了丰富的素质教育资源。 目录 第一章·勤奋好学 人求上进先读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三更灯火五更鸡 为往圣继绝学 第二章·心怀远志 非志无以成学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人无志,非人也 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 第三章·砥砺意志 宝剑锋从磨砺出 业精于勤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第四章·持之以恒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韦编三绝 行之贵日新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为学读书,须是耐烦 第五章·清廉自守 毋为财货迷 不徇私情 威武不能屈 气节千载如斯 持坚守白,不磷不缁 第六章·尽忠职守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臣之所贵者,忠也 位卑未敢忘忧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第七章·奉公为民 民胞物与 以爱民为第一义 为人民服务 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八章·躬行大道 吾道一以贯之 虽千万人吾往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修己以安百姓 出版说明 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第五章 一诺千金 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 古语说:“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诚信是金。君子一言既出,重于黄金百两。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大丈夫一诺千金”,都同此理。“轻诺必寡信”,不承诺则已,一旦承诺,无论大小,都要尽力践行。 古语说:“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夫诚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怀下人也。”诚信不但是君子修身养性的风范,更是一种无形的财富,难以用金钱来衡量。在春秋战国年代,战乱频繁,当时民间流传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说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诺千金”。信守承诺,首先要做到童叟无欺。 在春秋战国时代,流传着“曾子杀彘”的故事,那是古代家庭诚信教育的典范。曾子,名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门生。一个晴朗的午后,曾参的妻子梳洗完毕之后,换上一身素净的新衣裳,准备去集市买些东西。她出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妈妈一起去。曾子的妻子心想孩子太小了,集市离家又比较远,带着他去很不方便。因此,她对儿子说:“乖孩子,你回去在家等着,妈妈买完东西一会儿就回来。 你不是爱吃酱烧猪蹄和莲藕排骨汤吗?等妈妈买完东西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好吃的。”孩子听到这些话,就不再拉扯妈妈了,乖乖地望着妈妈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有抓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夫,说道:“家里一共就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我是为了哄孩子安静地在家里待着,才说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你也真是的,怎么把哄小孩的话当真了呢。” 曾子说:“别看孩子小,但是他们很有自己的想法。作为父母,是不能在小孩面前撒谎的。孩子年幼无知,常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学习做人,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以为他年纪小,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以同样的方式去欺骗别人。虽然做妈妈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孩子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了。这样下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孩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所谓童叟无欺,不但是要重视对孩童的许诺,也要践行对长辈的承诺。汉代的张良从小就是尊敬长辈、信守约定的好孩子。张良,字子房,是秦末汉初杰出的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出身名门世家,家风严谨,从小就养成了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有一天,张良在桥上散步,遇到了一位穿着粗布短衣的老人。老人走到张良身边时,故意把脚上的鞋掉到了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子捡回来!”张良感到诧异,但是看着老人年老体弱,顿时心生怜悯,便走到桥下捡回了鞋子。然而,老人坐在桥头,又跷起脚来,对张良说:“给我穿上。” 张良十分纳闷,但还是蹲在地上,为老人穿上了鞋子。老人连一声感谢都没有,就笑着离开了。张良吃惊地望着老人的背影。谁知,那个老人走了不远之后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说:“孺子可教矣。 五天后,天一亮,你就来这里等我。”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点头应诺。五天后,天刚刚亮,张良来到桥上,只见那个老人已经坐在桥头了。老人很生气地说:“现在天已经亮了,年轻人和长辈约会竟然迟到,这么不守信用,长大后还能有什么作为!五天之后,鸡叫时来见我。”说完老人就走了。过了五天,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赶到桥上,谁知老人又先到那里了。老人斥责说:“我已经听见三声鸡叫了,你怎么现在才来!五天之后再早一点儿来等我。”又过了五天,张良索性半夜就来到桥上。不久,老人也来了。他看见张良,高兴地说:“年轻人要成就大事业,就要遵守诺言,说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 张良信守承诺的虔诚态度感染了老人。老人从怀里掏出一本书,对张良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可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老夫。”说罢,老人扬长而去。天亮之后,张良看了看那本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十分珍惜这本书,此后日夜研习,反复诵读,并遵守老人的教诲,信守诺言,严格要求自己,终于成为一名文韬武略、令人信任的“谋圣”。后来,张良果然帮助汉高祖刘邦完成了统一大业,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谋士。 评说 古语说:“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诚信,千金难买。曾子杀猪教子将家风教育与日常生活联系了起来,父母对孩子的承诺一样重如千金,不要因为孩子年纪尚小就不了了之。我国传统教育向来重视“言传身教”,在诚信问题上,长辈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风才能代代流传。张良三次赴约,真诚践诺感动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人若信守承诺,童叟无欺,自然得道多助,也能获得社会尊重和信任。 P84-87 序言 张颐武 中央电视台在201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关于“家风”的一组街头访问,让社会上的普通人都讲讲自己的“家风”。这样一个策划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反响。“家风”的议题成为了春节期间公众热议的话题,春节正好是人们回家团圆,全家一起过年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探讨家风问题、凸显了这个议题的当下意义,也显示了社会公众对于家风议题的关切。 以前这些传统家教均身处私人平台,很少在公共平台展示。现在通过公众采访将之放大到整个社会,引起关注,更能让清白、正面的家风得到更广泛传播,对整个社会都有益处,引导公众给予孩子好的传统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门楣、家风。过去有一副著名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是希望世世代代传承正面的家风,把做人做事的本分一代代传承下去。家风当然是家里的长辈老人的言传身教,让子女后代明白自己家庭的正面传统。中国人历来讲究的是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家风的传承其实就是传统家庭教育,大致可分为三方面:传承价值观、与价值观相关的伦理观与道德观以及实现这些观念的基本方法与规矩通过血缘关系教导子弟是中华家风传承的重要路径,其传承主要通过每代人的言传身教,也有很多写成文字传播下来,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等,教育族中弟如何与人相处。这些著作也具有永恒的价值,今天对于我们的家风的传承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任何时代,人们都需要清清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谦和有礼待人。这些基本的做人法则并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家庭教育应从一些小事出发,如从基本的礼仪开始了解待人接物之道,如看到长辈主动起身迎接,代表长幼有序;有客人来访应主动打招呼,这是家风的基础。人类社会要讲求传统礼仪的庄重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这些礼仪便是家风的基础。有礼仪才能关爱别人,按照礼仪和人相处才会取得较好结果,否则个人很容易被排斥在社会之外。同时家长应教导孩子尊重他人,明晰做人的基本道理,比如不能欠钱不还,正确看待日常生活中小的争执,知道以善意待人的道理。家风的传承方方面面,内容涉及人生的各个领域,但从总体上看,这种教育其实就是让孩子从小知道生活之道、待人之道、交友之道、读书之道。一点一滴之间,经过耳濡目染,这些传统教育会内化为年轻人的自身行为,有利于他们走上社会后得到更好发展,也会让他们的正面品质对社会有好的影响。有些社会的不良风气,其实也是家庭的不良风气的展开。家庭里的长辈沾染了一些不良的风气,子女也难免就受到影响。当然家风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观的传承和延续,一代代人通过家庭的传承,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传承,才会让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得到不断提升,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当下的社会已进入“小家庭时代”,社会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家庭教育失去空间,即使三口人的小家庭也要有规矩,讲究长幼有序。小家庭的父母一样非常需要注重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影响,也要从小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虽然家庭变小了,但社会仍然非常大,一些年轻人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便是传统家教不够,缺少家风的传承,缺少对于传统待人接物的方法的领悟和继承。目前有一种声音,认为传统礼仪是繁文缛节,“太虚”。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但这些礼仪其实是长久积淀的社会基本规范。试想如果不能以礼对待他人,偶遇轻微剐蹭便大发雷霆,学生宿舍里一个脸盆的位置都会引发大的矛盾,这样的风气持续下来,社会将会失去秩序。 中国传统的家风当然也有随着时代改进的需要,但这并非过时。它的核心价值没有改变,甚至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家庭是社会细胞,通过类似家规等教导后辈,潜移默化地传达社会规范。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致力于向子女传播正面的家风,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否则将来社会将很难发展。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和我们一起推出了家风丛书,希望通过我们精心编辑评述的传统家风故事、格言让人们更好地继承中国人的优秀家风。我们期望读者喜欢这套丛书,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门楣、家风。过去有一副著名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就是希望世世代代传承正面的家风,把做人做事的本分一代代传承下去。 ——张颐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