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聆听岁月的脚步(精)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王海波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聆听岁月的脚步(精)》这本不厚的书,作者王海波却写了二十多年,

在一堆发了黄的纸页中寻寻觅觅时,

总能感到这些年来似乎有一双双眼睛一直在注视着我。

在这本书里,你能够找到他们的名字,黄炎培、张澜、罗隆基、费孝通……

对于那些关注、鼓励过作者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个回报,

对于那些听过他的课,喜欢他的文章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个收藏,

对于那些尚未阅读过他撰写的东西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个启示。

内容推荐

《聆听岁月的脚步(精)》是作者王海波有关于民盟历史和其间所发生的轶事的文章汇编。全书分为《那人》、《那事》、《那屋》三篇,记述了民盟的历史发展中的一些细节,以及作者与民盟前辈的交往故事,读来不仅增长历史知识,也觉趣味盎然。书稿中的文章都曾在《上海盟讯》、《联合时报》等发表,在民主党派具有相当的影响。

目录

那事篇

 促成民盟成立的一件事

 民盟创始第一天

 民主政团同盟名称出于何时

 黄炎培辞去民盟主席的原因及时间

 从民盟名称改变看盟史上的悬案

 民盟与西南联大

 青年党是怎样脱离民盟的

 诞生于1946年的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

 1946年的上海李、闻追悼大会

 民盟与“二·九惨案”

 黄炎培“煽动”学潮

 再说“民盟被迫解散事件”

 1948年罗隆基的一封信

 1948年吴晗上海之行

 张申府的《呼吁和平》

 萧乾与《新路》

 民盟是何时公开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建国初期民盟的一次重要的会议

 与谢泳先生商榷

 谢泳又错了

 如此“别具只眼”

 闻一多“韬光养晦”?

 黄炎培在1957

 让王造时心痛的那封信

 柳亚子与民盟

 胡乔木与民盟

 民盟领袖与辛亥革命

 感今怀昔话前辈

——写在上海律师公会成立100周年之际

 说说“窑洞对”和党派的关系

 吃面识盟味

那人篇

 给谈家桢先生写稿

 潘序伦两次入盟

 和陈仁炳先生聊天

 我所知道的苏步老

 春风抚面忆陆公

 初夏时节忆超老

 抹不去的记忆

 月明时分思故人

 “黄花心事有谁知”

——忆黄大能先生

 重温往事忆陶公

 笔墨难绘苍凉味

——忆叶笃义先生

 那个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人走了

——追忆罗涵先先生

 雪中忆望老

 不能忘记这个人

——写在沈志远先生诞辰百年之际

 戴罗宋帽的办报圣手

 我和“最可爱官员”的交往

 文洁若印象

 黄裳和民盟的缘分

 难忘嵇先生

 世博开展忆老徐

那屋篇

 菊香内史第

 南海沧桑

 愚园往事

 红棉酒香今犹在

 史宅忆旧

 集益里8号

 风雨同舟周公馆

 荣宅岁月

 虹桥风云

 刘庄夜谭

后记

试读章节

黄炎培辞去民盟主席的原因及时间

黄炎培担任民盟主席的时间很短,对他为何辞去这一职务,现已出版的有关民盟的书籍大多不提。民盟中央文史委员会编的《中国民主同盟简史》只是说因出国辞去主席职务,尚丁先生写的《黄炎培》一书对此的说法是“在前进的历程中,曾经一度有所迟疑”。唯有赵锡骅的那本《民盟史话》写得清清楚楚:黄炎培担心若以民盟主席的名义署名发表民盟成立的宣言和纲领,以后他领导的职业教育社将遇到国民党强加的许多阻碍,遂于出国前提出辞职。

赵先生的说法固然不错,只是黄炎培的“担心”要比以民盟主席的名义署名发表宣言和纲领来得早,黄炎培是1941年3月12日,与张澜、张君劢、梁漱溟、左舜生、李璜、罗隆基、江问渔、冷御秋共商民盟大事时,被推为主席的。次日,他们继续讨论,通过民盟纲领12条。据梁漱溟回忆,这十二条是在黄炎培的主持下通过的,“其间文句修改,皆主席(黄炎培)亲笔于草案上涂乙批写”。

这里有个插曲:六十年代罗隆基写过一篇《从参加旧政协到参加南京和谈的一些回忆》,其中有“民盟是1941年3月中旬由十七个人在重庆特园一个秘密会上正式签名成立”的字句。奇怪的是在现存的资料中找不到有关这个会议的任何记载,对盟史颇有研究的钟奇先生曾不无遗憾地说:“如果不能发现新的更确凿的证据,这个悬案也许将成为盟史上的千古之谜。”其实,梁漱溟1942年5月写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发起成立之经过略记》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述:“约期某日(似为3月17日)同人全体齐集,在缮正之纲领(民盟十二条纲领)后各亲笔签名,以示决定,乃临时黄公(黄炎培)忽通知君劢改期,并函余主张改约少数人细谈。”梁说这次会议原定是要亲笔签名的,时间又是十七日,天长日久,也许罗隆基误将十七日记成十七人了。

黄炎培是民盟纲领通过后的第二天去拜访张君劢的,他通知张君劢原定3月17日的会议改期也是这一天,为什么呢?因为他对十二条纲领有了新的看法。这看法在3月18日聚会上通过江问渔之口反映出来,江说:“如果结束党制、反对国库负担国民党党费,反对特务机关等条文公开发表,不啻于当局决裂,在中华职业教育社一面,许多事业必发生障碍,我们不能使学生失学,工人失业。”梁漱溟反驳说:“即如此,何不早言?几经讨论修改,未闻异议,乃至亲自(指黄炎培)写订宣读,考虑应周,都无一言。今乃欲推翻成案,岂事理所许?”李璜接着说:“江先生所言盖指吾人所背负之包袱,包袱人人皆有,非独职教社为然,欲顾全自己包袱,即不必作政治运动;欲作政治运动,即不能顾全包袱。”黄炎培表示,并非他对民盟纲领忽生异议,只是担心马上发表时机不当。最后达成谅解,不到适当时机,民盟纲领不公开发表。  黄炎培的担心不无道理。民盟成立不过两天,蒋介石便在宴席上责问张群:“他们在特园集会好几次,还制定了十二条纲领,你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张群立即打电话向张君劢质询,次日又上门追问。黄炎培赶紧与梁漱溟等人商量,告以所谓组织无非是统一建国同志会,所谓十二条纲领,即统一建国同志会信约,这才搪塞过去。

这件事更加重黄炎培的担心,4月5日,他来到左舜生的住处,对民盟提了四点意见:一、对政府取协助之义,其有所见,为善良的劝告;二、对内各个地求充实,整个地求团结;三、对各友团维持友好,视情态之可能,得就某件事件与之合作;四、在不背第一点之下,设法与国人及国际间相见,咸知吾人对国事之苦心与努力。

6月底,黄炎培去了趟昆明,他与张君劢、罗隆基、罗文干等多次聚会商议。在那篇《从参加旧政协到参加南京和谈的一些回忆》的文章中,罗隆基回忆说:“黄到南洋去募集抗战公债时,对民盟常委会主任委员(即主席)职责,有不愿担负的表示。”来昆明前,黄炎培于5月去过香港,此后又于8月去过。因此罗说黄不愿担任民盟主席,从时间上说可以是5月初,也可能是7月底。但那时他不过说说而已。因为7月26日,在港主持《光明报》创办工作的梁漱溟收到了黄炎培托人自重庆带来的密函,有民盟十二条纲领,先发表八条,保留四条,力避刺激国民党,对即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除在海外的参政员可以不参加外,在内地者均出席;对外为黄炎培、江问渔保守秘密,否认他俩参加民盟等内容,但辞职之事只字未提。8月3日,梁漱溟又收到罗隆基自昆明托人带来的信件,其中亦无黄炎培提出辞职的内容。

P9-11

后记

都说写书是一件难事,可对我而言不难。因为这本不厚的书,我写了二十多年。

我们这一代,和读书没什么缘分。我进校门的第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记得小学两年级刚开学,我和同学们拿着大一号的《毛主席语录》走上街头。接着当红小兵头头、红卫兵头头,写大字报、开会,忙得不亦乐乎。到了1976年春,人家想方设法回城,我却义无反顾地去农村,在江西南丰一个叫做直源的小山村插队两年。1977年恢复高考,我因读书太少没敢去,在工厂干了多年。1985年上海各民主党派市委机关公开招聘干部,我参加了。在选择哪个党派时,我一眼看到了李公朴、闻一多的名字,于是踏进了民盟上海市委机关的大门。1986年是民盟上海市组织成立四十周年,我被安排从一堆发黄的《上海盟讯》中查录资料,编写“上海民盟大事记”,从此走上了研究民盟历史的道路。二十多年来我写了许多文章,这本书里的东西,就是从中挑选出来的。

说实话,在机关工作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我有过困惑、痛苦、甚至有过离开或走“捷径”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咬牙挺过来了。因为有一些眼睛在关注和鼓励着我。在这本书里,你能够找到他们的名字。

对于已经逝去的父母来说,这本书是一个纪念。

对于那些关注、鼓励我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个回报。

对于那些听过我的课,看过我的文章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个收藏。

对于那些尚未阅读过我的东西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个启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3: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