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迅速发展,问题千变万化,而这所有问题,均与“人”有关。如何活得豁达清明,如何解脱烦恼困惑,星云大师智慧开示,提出解决现实人生之道。《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共3册)》收录星云大师于五大洲弘法的精华内容,篇篇针对人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见解,精辟智慧,风趣幽默,既发人深省,又为人喜闻乐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共3册)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星云大师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问题千变万化,而这所有问题,均与“人”有关。如何活得豁达清明,如何解脱烦恼困惑,星云大师智慧开示,提出解决现实人生之道。《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共3册)》收录星云大师于五大洲弘法的精华内容,篇篇针对人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见解,精辟智慧,风趣幽默,既发人深省,又为人喜闻乐见。 内容推荐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共3册)》将星云大师近年来,弘法五大洲于各地,针对不同领域的社会人士所作的讲演、座谈,结集成册,提供大众参酌,从中读出应对现实人生之道。 目录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社会议题探讨 第一讲 佛教对环保问题的看法 第二讲 佛教对伦理问题的看法 第三讲 佛教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第四讲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第五讲 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第六讲 佛教对政治人权的看法 第七讲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第八讲 佛教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族群伦理探讨 第一讲 佛教对族群问题的看法 第二讲 佛教对宗教之间的看法 第三讲 佛教对人生命运的看法 第四讲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第五讲 佛教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第六讲 佛教对应用管理的看法 第七讲 佛教对杀生问题的看法 第八讲 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3:心安诸事安》 生死关怀探讨 第一讲 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 第二讲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第三讲 佛教对身心疾病的看法 第四讲 佛教对宇宙人生的看法 第五讲 佛教对修行问题的看法 第六讲 佛教对丧葬习俗的看法 第七讲 佛教对民间信仰的看法 第八讲 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试读章节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世界,它是虚空大宇宙中的一个行星,其上自然界的大地山河、森林草原及社会环境的好坏,对我们的生存很重要。我们的身体,则是一个小宇宙,所以讲到环保问题,不仅地球需要环保,身体也要环保。因为地球不加以保护,它会生病;我们的身体不注重保健,也会生病。 一般人对自己身体这个小宇宙比较重视,比较勤于保护。例如我们每天要吃饭、睡觉,要刷牙、盥洗,甚至妇女要化妆、美容养颜,都是注重身体的环保。进而对家居、周围环境的维护,也会注意。但对于生态、宇宙的环保,总觉得与自己的关系遥远而忽视、不在意。 其实这个世界,大宇宙与小宇宙是息息相关的。讲一句话,透过电波可以传遍整个地球;吐一口气,可能成为地球上的一个风暴。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人,在世界上能拥有多少;地球那么大,虚空那么大,自己哪能关心那么多。目前世界最惊慌恐惧的就是禽流感。禽流感原本只是小动物的一个小感冒,因为我们人体没有抵抗力,就会受到感染,甚至死亡。从这个事例可以说明,现在世界上的很多事是没有国界的,因此,怎么可以说世界的环保对我们不重要呢? 佛教认为宇宙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合而成。如果没有大地的普载,我们要安住在哪里?没有雨水,我们怎么生活?没有阳光的温度,我们又怎么活下去呢?风,就是空气,对我们的生存更是重要。 我们的身体也是靠四大和合来维持生命,人体的毛、发、爪、齿、皮、骨、筋、肉,是坚硬性的地大;涕、唾、脓、血、痰、泪、津.便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所以佛门里有时见到人会问候:“你四大调和否?”同样的,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我们也应该关心它的地水火风四大是否调和?因为不管大宇宙的地球,或小宇宙的身体,如果四大不调,就很麻烦了。 除了有形的、看得见的环保,我们的思想、身体、观念、心灵,也都要环保。有一些人被垃圾知识、不正确的观念所影响而误入歧途,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要奉行“八正道”。八正道的第一条就是“正见”。正见是远离颠倒邪见的正观,是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因果的智慧。正见好比我们照相,如果光圈、焦距没有调好,照出来的相片就不会清晰好看,所以有正见就是思想的环保。我们常常保持微笑,维持良好风度,讲话得体,不恶口,不两舌,即是做到语言和身体的环保。 心中没有烦恼,没有怨恨、嫉妒等情绪,便是良好的心灵环保。每个人都可能影响社会大众,如有些人语言不清净,行为不正派,常常欺骗别人,让人吃亏上当;由于个人没有重视自己身心的环保,使得家庭、社会都不环保。 地球是我们的大地,大地是我们的母亲,能让万物生存、成长。在中国社会里,一般人对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都觉得很亲切。地藏王菩萨如同大地,地有“能藏”“能载”“能生”的功能。《菩萨啖子经》说啖子菩萨“履地常恐地痛”,他每走一步路,都不敢用力,怕踩痛了大地;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大声,怕吵醒了熟睡的大地:他不敢乱丢一点东西在地上,怕污染了大地。啖子菩萨那么爱护大地。也可以启示佛弟子要重视环保。 为什么要重视环保、爱护大地呢?因为世间的一切都和我们有关。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P4-P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